第 1217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关了,可喜可贺。”

延陵皇帝和李昌谷算是有半师之谊,因此即便李昌谷是这样说,延陵皇帝也不会生气。

“皇祖说人能转世,还问我要不要再做皇帝。”

延陵皇帝笑着看向李昌谷。

李昌谷微笑道:“那之后都和陛下无关了。”

延陵皇帝点头,比之前要平静得多。

李昌谷这才看向那个跪着的十二皇子。

“昌谷先生觉得,十二是否可以继承大统?”

李昌谷只怕是从来都没有见过十二皇子,这才是第一次见面,要说十二皇子的好坏,应当也说不定。

李昌谷笑道:“这位皇子殿下倒是适合修行。”

这是之前延陵皇帝一点都没有提及的事情,这会儿却是被李昌谷点破了。

延陵皇帝想要十二皇子继承皇位,不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十二皇子有能力,还知道他适合修行,只要适合修行,那么就能活很多年,他做不成的事情,他都能去做。

而且活得这么长,自然也能够对朝堂和延陵都有着把握。

楚王殿下看了一眼李昌谷,然后缓声说道:“他本来有一条路可以走,你为什么又要让他在两条交叉的路上混行呢?”

这句话虽然是对李昌谷说的,但是却在问延陵皇帝。

修行便修行,做皇帝便做皇帝,两者都要做,便会很麻烦。

延陵皇帝沉默下去,他没有说话,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意。

李昌谷说道:“此言有理。”

他和楚王殿下的意见一致。

他们两个人的意见,本来便是延陵皇帝需要考虑的,要不然也不会等到他们两人都来了。

延陵皇帝忽然问道:“十二,你面前有两条路,是修行成为山上人还是在朕之后,成为延陵的君王?”

延陵君王,短短百年光景,但是能够有统治一座王朝的权力,成为修士,则是能够活很长,要自在一些。

这两条路,摆在十二皇子面前,延陵皇帝要他选。

十二皇子把这些全部都听了进去,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回。

按着皇祖的意思,他是不能在这两条路上交叉混行的,只能选一条。

沉默了片刻,十二皇子抬起头说道:“回禀父皇,儿臣想要替父皇看着延陵,也想今后不必依靠旁人,也能保延陵太平。”

李昌谷没说话,只是没有想到十二皇子还真选了这么一条路,一旁的楚王殿下也没有说话。

之前他是担忧而已,现在十二皇子自己都做出了选择,他便更不想说些什么了。

延陵皇帝问道:“在治国和修行上,若是冲突,你要选什么?”

十二皇子回道:“治国。”

“没有假话?”

“儿臣绝无半句假话!”

十二皇子的眼神很坚毅。

延陵皇帝笑了起来,“路是你选的,没有走好,死了也怪不得旁人了。”

说完这句话,他便让十二皇子出去了。

然后看着程贵妃说道:“遗诏已经拟好,你等会儿带出去宣读便是。”

他没有说有问题怎么办,因为现在两位沧海都在,绝对是不可能有什么问题的。

程贵妃点头应下,然后也被延陵皇帝遣出去了。

于是这宫殿里,就只剩下两位沧海了。

李昌谷和楚王殿下都在看着延陵皇帝。

延陵皇帝的生机已经开始渐渐逝去,他有些迷糊不清,只是喃喃道:“我一辈子做的事情,在你们眼里会不会觉得太无趣了呢?你们求长生,那才是世间最难的事情?那我做的事情,算什么呢?”

和长生比起来,好像的确没有什么其他事情能够比得上。

李昌谷说道:“其实并无不同。”

不知道延陵皇帝是不是还能听见,但他却是没说话了。

那一双眼睛,也在缓缓闭上了。

这样一位不出意外就一定会在延陵的史册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男人,就要离开人间了。

这种事情,想来也没有人会觉得好受。

楚王殿下朝着门外走去,等会儿延陵皇帝的魂魄便要出来了,他要看着他去转世为人。

一位沧海保驾护航,也算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李昌谷却是读起了一首年轻时候写的诗词。

楚王殿下推开门,接过那盏灯笼。

很快便离开了皇宫。

程贵妃已经开始宣读遗诏。

然后李昌谷走了出来,也走了。

这时候,皇宫里便真的响起了一声声带着真情实意的哭声。

不过大多是太监宫女的。

有个青衫年轻人,提着一盏没有灯火的灯笼,牵着一个同样是一身青衫的女子,就站在远处。

青衫年轻人看着寝宫那边摇头道:“来晚了些。”

第七百八十三章 却有暖意

皇帝死了,这是延陵最大的事情,新帝登基的事情也要排在后面。

洛阳城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白绫,皇宫里更是如此。

现在不是冬天,但是一眼看去,还真的有些像是重新入冬了一般。

触目可及的白色。

不管这位已经故去的延陵皇帝今后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样的描述,但是现如今,他还是那个百姓真心觉得贤明的先帝。

街上一下子变得很冷清。

“我年少的时候便常常喜欢在这里看星星,之前这里有棵树,树叶会挡住一些,但是这样会更有意思,真的,我不骗你。”

一条巷子深处,一个青衫年轻人看着尽头的那墙壁,指着那边笑道:“不过什么都会变,现在什么都没了。”

在他身侧的青衫女子看着那面墙壁,想象着当年这个地方有一棵树,然后那个年纪不大的小孩子在这里抬起头看着天上的光景,想到这里,青衫女子没来由的就笑了起来,眼神一下子变得很温柔。

在几乎人人缟素的洛阳城,有这两位一身青衫,其实也很难得了。

不过既然这两人是李扶摇和青槐,也显得很正常。

李扶摇和青槐说完了这个,然后便牵着她往巷子口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笑道:“很多年前,这里有个铺子的,只卖面,味道十分好,不过后来我再回来的时候,也没了。”

青槐跟着他,忽然问道:“那你在离开洛阳城的那些年里,会想着这里吗?”

李扶摇一怔,随即笑了笑,不过那个笑容怎么看怎么苦涩。

“当初被人送出洛阳城,去了白鱼镇之后,那几年只想着怎么吃饱饭活下去,最多想过有朝一日回到洛阳城之后要做些什么,真说想,还真没有怎么想。至于之后,做完了事情,便到处跑,修行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哪里有心思去想?”

洛阳城是故乡,哪里有人出门不想家的。

不过李扶摇不愿意去想太多,毕竟事情很复杂。

青槐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两个人离开巷口,李扶摇和青槐走在街道上,四下无人,便显得有些寂寥。

青槐看着李扶摇的衣衫说道:“你只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