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1)

我是十七皇子 卖笑的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砸向李烨的八号,心里升起了股希翼。

谁都知道李烨身体孱弱,一个人砸在李烨身体都能把李烨砸死,能拖一个皇子身死也能让他宽慰一下。

大奖没有,得个安慰奖也好。

可惜,事实上并没有如他所愿。

李烨站了起来,反手就是抽刀砍去,那熟练的刀光掠过八号的颈脖,同时也斩灭了黑衣人的希翼,更让他为之惊恐的是,他发现众人被骗了。

“这不可能?”

黑衣人有些难以置信,双眼瞪得老大,可在紧跟而来的香玉截脉手法,整个人只能呜呜叫喊,被点了穴。

李烨看了眼黑衣人,又看了眼躺在地上身首两分的尸体,心中看着正滴落血液的唐刀,心中没有半点触动,反而像是做了件普通事。

这是他第一次亲手杀人,可他没有半点不适。

这些年,不知不觉间,他的心已经黑了。

李烨脱去沾了点鲜血的衣袍,迈步走向旁边的屏风,把挂在上面的大氅取下,给自己披上,遮住那可能暴露的痕迹。

“殿下,他怎么处理?”

香玉提着被取下面罩的黑衣人,步入到房间内,开口问道。

“四季庄?听说这个四季庄之前投靠了我那个二皇兄,与他的娘舅家结了姻亲,有意思,有意思。”

李烨并不认为今晚这事是二皇兄安排,但他也没有完全否决,万事皆有可能。

比起二皇子‘李勇’,他更偏向是太子,是太子背后的华妃,这才刚让探子搞了点小动作,凶手未尝不是太子所委派。

好处是能来个一石二鸟,李烨的死既能打击李治他们,也能让李治他们和李勇生嫌结仇。

不过,这事还需要确认一下。

“先废了他。”

听到这话,面相粗犷的黑衣人凶光毕露,恨不得把李烨啃其骨,噬其肉。

练武之人最怕就是被人废了内力,毕生努力一朝被废,对个人而言是滔天的仇恨。

“是。”香玉一掌击在黑衣人的丹田,把人给废了。

院外的交战声渐少,急促的脚步声响在李烨的耳边。

他坐到左边椅子,身形伛偻下来,脸色泛白,好似命不久矣的模样。

“还请殿下恕罪,属下救驾来迟,外面的贼子活捉了三人,其他尽皆伏首。”

老辛和卫兵们看着地上流淌的鲜血和尸体,连忙俯身告罪。

“认识他么?”

李烨颤着手指,好似无力般指向黑衣人。

“是他!”有人一声惊呼,好似认出了黑衣人。

香玉看向李烨,见到他低垂的眼皮,立马开声喝道。

“说,他是谁?”

染着血的甲胄卫兵迈出一步,单膝跪在地上说道。

“我是在月前在西城门张榜处看到他追捕文牒,我忘了他叫什么,但他是四季庄的叛徒。”

李烨看了眼黑衣人,心里嘀咕一声,“叛徒?”

他向香玉使了个眼色,不想与其他人多呆,别人知道越少,他越容易隐藏自己。

“你该有的赏赐不会少,殿下身体不适,你们都下去,记住要把活口看牢了。”

众人带着尸体和黑衣人离去。

换了个休息地点,李烨坐在桌前,灯火映照下他的身形扭曲,手指托着下巴似在思考。

“香玉,你明天一早拟份奏折,说我府上受到四季庄弟子的刺杀,控诉四季庄的恶行,说四季庄藐视皇权,并且点明我垂死之人还要遭受这种凶险之事。

嗯然后记得润润笔,突出我的悲哀。”

香玉有些是懂非懂,看向李烨。

“殿下,你觉得是二皇子派的人。”

李烨摇了摇头。

“谁派的人根本就不重要,我这折子一递上去,只怕太子不傻就会死咬着二皇兄的娘家与四季庄的联姻一事,大肆打击二皇兄,甚至想剿了四季庄,断二皇兄的一臂。

太子与二皇兄斗了起来,我这也能好过点,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别整天就记挂着我这条小命。”

递折子对他来说,有利而无一害。

甚至还有一点,若二皇子就抓住凶手是叛徒的说法,想要洗脱嫌疑,减低些惩罚,那四季庄怎么也要争得他这个当事人的宽宏大量。

现在李烨都感到穷疯了,这种可能送上门的闷棍,他不敲一大笔怎么能行。

随后,香玉退去,而李烨则继续打坐。

翌日。

阳光明媚,气温回升了几度。

开阔的院子,李烨穿着一身短打衣袍,手持着唐刀,看着被香玉带来的四季庄叛徒,嘴角带着笑意。

“给他解穴。”

香玉的手指在四季庄的叛徒连点数处穴道,同时松开钳制住他人的手臂。

“呜呜呜。”

李烨看着来人口不能言和疑惑的眼神,开口说道。

“抱着杀我的心来跟我练练,这样的话,我会给你个痛快。”

四季庄的叛徒看着身上血液凝结的肮脏黑袍,似乎懂了些,怒目圆睁地冲了过去,赤手空拳攻向李烨。

本来李烨根本就不是对手,可惜,这个对手是被废了内功,只有一身熟练的武技。

而他就是想借助见识不同的功法,加强对敌的实战经验。

游蛇步。

李烨脚步晃动,踏着玄妙的步伐,时而侧左身避开,时而上跳下窜就这样,他好似戏弄着对手,偶有感悟时就停下来,独自一人演练对战所得。

略微休息了会,他又再次上场。

013话 朝会

朝堂上。

李源高坐在象征无上权柄的皇位上,俯视着下方诸多大臣。

忽然,他的眼神落在旁边穿着蟒袍的李治身上,没有多停留,而后一闪而过。

李治的脸色有些难看,在昨夜他许多的产业都遭受了不明人士的袭击,折损不少手下,本来准备送到西境的财货也被洗劫一空。

他也感到了李源看向他的目光,大臣们汇报的政事也没有多听,而在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出手之人是那方。

“臣有奏上禀。”有人出列。

李源点头示意,“说。”

“西境大捷,征西将军在望敦山大破黔氏逆贼主力,琅琊国上表臣书,大军胜捷当有厚赏。”

有人惊,有人慌,亦有人脸色平静。

位列在宗亲旁边的几个皇子纷纷脸色大变,若论谁最不想李庭立功,那么非他们莫属。

“当赏,十四又立下大功,五年来屡立战功,扬我大虞武威,礼部当拟郡王名号,并按照章程,在大军班师回朝后,一并赐下赏赐。”

李源仿是很开心的说了句。

大战虽胜,但后续的镇压清缴余孽还需不少时日以及回程,班师回城估计都要半年或是一年之后。

这段时间足够他平衡朝堂。

“诺。”礼部尚书步出来说道。

‘这么爽快。’

李治不露痕迹地看向高台上的李源,心里忽然有些明白,或许出手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坐在皇位上的李源。

又是议论声响起。

过了段时间,一个小太监跑到李源的随身窦老太监耳边低语几句,令窦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