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2 章(1 / 1)

中国猎人 步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仓库,磨炼个一年半载以观后效。”

  慕容明晓和顾九的关系,李牧和李啾啾最清楚,他们俩不但是发小,而且顾九还救过慕容明晓。恐怕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让慕容明晓产生信任感。

  部队是对信任感很重视的,各种战术的配合,各个科目的配合,兵们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感,会导致集体上的危机。上了战场那就更不用说,简直就是灾难。

  支撑107团运转的,有一个专门的物资仓库,军区直属部队派有部队看守,理论上,那里也属于107团的管辖。但是物资仓库并不在营区这里,也不在驻地周边,而是在金陵远郊,距离遥远,想管也管不了。不过往里面塞新兵,这点权利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没有彻底调出去,还保留在107团的编制里,说明徐岩还是对慕容明晓心存希望的,毕竟他的军事素质是有目共睹的,思想上的缺陷弥补足了之后,就是个好兵。

  温朝阳看向李牧,说道,“三号,你怎么看?”

  “那就按照参谋长的意思办。守一年仓库,这心性不能磨过来的话,咱们也就不要在这个兵身上浪费时间了。”李牧说。

  众人点头。

  此时,张以陌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委,三号,这里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入围的这些兵里,有好几个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幸福县籍的兵,加上慕容明晓,有五个人。”

  三十个兵里有五个兵是来自同一个县的,这个事情是要提出来讨论的。

  温朝阳缓缓点了点头,说,“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攀老乡关系这种现象,影响很坏,与部队的稳定息息相关。要好好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是尽量用缓和表达方式来表达。

  这个现象,放在几十年前,那就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拉老乡关系就意味着会产生小山头。部队只允许有一个山头,其余的出现的大小山头,都必须要打掉,这样才能完全地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完整,以及部队的稳定。

  历年来的征兵工作都在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定:异地征兵。军校除外。包括武警部队通常都是异地征兵。而且不是每年都固定的。比如说今年东南和北方的到广东去征兵,那么明年就有可能是东南和西北的到中部征兵。每年都是随机的。同样不是按照军区管辖的区域来划分。

  这么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打乱部队的籍贯成分。

  几十年前这么做的考虑是杜绝兵变,避免出现新军阀。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营三四百号人,一名当了营干部或者连队指挥员的军官,加上十几二十名同乡,就构成了起义的所有要素。

  我党是干什么起家的,岂能不防着这一手。

  几十年下来形成了一个惯例,但是政治色彩已经不像是以前那么厚重。同一个营出现四五个同一个县的兵也不再是特例。

  但,三十人之中有五人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还是得引起注意。

  涉及到政治问题,李牧通常很谨慎,因此此刻也是表情严肃地思考起来。

  注:今天继续搞起?春节不断更,弟兄们票票也不要断?

第794章 三十人名单

  具体名单还没出来,就先是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都沉思起来。

  按照107团的编制,下面三个地面作战营,一个保障营,按照比例来分配的话,每个营可以分到七名新兵。当然,这仅仅是107团新兵营的新兵,从军区直属部队那边还会调过来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兵,人数在20人到30人之间。

  也就是说,每个营可以分得10余名新兵,另外几个单位会分到一名到两名新兵。至于直升机中队,那是不会分过去士兵的,全部由经验丰富的军官和士官组成,毕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下属部队。

  仔细想了想,温朝阳用商量的口吻对李牧说,“三号,我看要不这样,把这五个兵打散分下去,各营一名,勤务保障营那边给两个兵。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免他们见面交流的机会。”

  李牧却是依然在沉思着,钢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众人一看都觉得有些奇怪,三号这是干什么呢?政委的办法很显然是最稳妥的。不过李牧的确有他的考虑。他综合了一下这个五个人的情况,赫然发现,这就是一支突击队的雏形。

  他写写画画就是在把五个兵的名字和特长写出来,于是就一目了然了。

  有两个问题,适不适合整合起来,如果适合,现阶段适不适合做这件事?要做,就只能放在空中突击连里。这支连队是李牧最看重的连队,是他心目中未来中国陆军空中突击部队的原型。

  此时需从长计议。

  想毕,李牧点头说,“我同意政委的意见。”

  其他人都纷纷表示同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座的都是主官,一营长是李牧兼任,二营长赵旭,三营长李啾啾,纷纷就自己心仪的兵开始抢夺,李牧敲了敲桌子,说,“我说,名单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现在就开始抢食,是不是早了点。再说,你们这么做,老张是会有意见的。”

  老张说的就是张如松,勤务保障营的营长。

  “在座诸位都要靠老张吃饭,你们自己考虑考虑,是不是等名单确定了,几个营的主官在坐在一起好好地分配。”李牧微微笑着说。

  勤务保障营管着全团的供应,从弹药到饭菜,从军人福利到装备的维修保养,可以说,勤务保障营是全团的大后勤,张如松这么老持稳重的人担任这个营的营长,也只有他属于平调,足以看出团领导对这个营的重视。

  四个营中有三个营的营长进了新兵营担任职务,只有张如松没有进新兵营,因为他忙不过来,整个基地的后勤工作都压在他的肩膀上,分身无术。

  这个时候讨论过线的兵的去留,的确有些早,也有些不拿张如松当回事。老张同志要是知道了,他稍稍卡你两天物资你都没地方诉苦去。

  给不给发物资什么的,决定权不在张如松手里,什么时候发怎么发,这就完全是张如松的事情了。

  107团内部一样有斗争!

  谁都不会也不敢轻视手握后勤大权的张如松,或者说,从财力来讲,张如松是第一人,肥的流油的衙门,什么快速战斗营什么战斗支援营,这些战斗部队是赫赫有名的清水衙门单位。

  训练辛苦又没两个钱,苦逼中的战斗机。

  当初不少人口水勤务保障营营长这个位置,每个人自己的猜测也是都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