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9 章(1 / 1)

中国猎人 步枪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边上,那场景一辈子都忘不了。

  “如果暴露了,不要犹豫,马上按照计划撤入交战区域,到指定地点与我们汇合。”陈韬叮嘱道。

  “明白。”李牧说,“车子怎么处理?”

  “车子就别管了,随便找个地方一扔,我会让陆航联系地方去看管起来。”陈韬说道。

  那台V32再烂,也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财产,显然是不容有失的。

  “明白!还有什么嘱咐的吗?”李牧问道。

  陈韬想了想,说,“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根本前提,你们要小心。”

  “收到!”

  挂了电话,李牧向杜晓帆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走到车子那边去,上车发动,朝着镇政府方向就开了过去。

  太阳完全的隐没在了群山的那边,西边黑暗了下来,东边的天空却是还亮着黄昏的橘黄色,面积在慢慢的缩小。

  此时此刻的景色很美,群山在这种如梦如幻的光线之中,引人遐想。黑夜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刻灿烂犹如将死之人说的最后一句话,使人珍惜。

  杜晓帆却是无暇欣赏这般美色,专心致志地开着车,而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道路两边的建筑物以及寥寥的行人身上。

  李牧却是有点兴致,他取出单反机,对着这落日的晚霞就来了一通咔嚓,广角镜头将半明半暗的崎岖陡峭的群山给定格在了一个景象之中。调出刚拍的照片仔细地浏览,同时一半的注意力在前方,嘴巴里指着路,“前面路口左拐。”

  总之杜晓帆自认没有李牧这个眼观八方一心二用的本事。

  “李牧是历史上著名的屠夫这事儿你知道?”杜晓帆没来由的问了一句。

  李牧眉头跳了跳,摇头说,“不知道,我是历史白痴。民国之前的历史,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苦笑着摇了摇头,杜晓帆说道,“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赵国四大名将。据史记记载,李牧一生无败绩,他镇守北边的时候,匈奴十几年不敢来犯。要知道,这些可是汉武帝倾国之力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歼灭的敌人数量虽然比不上白起,但质量更高,而且当时他所处的环境更加恶劣。是名副其实的战神。”

  “那就是战神,怎么是屠夫。”李牧很感兴趣地说。

  “他整个战斗生涯杀了近百万人,你说是不是屠夫?”杜晓帆反问。

  李牧一下子没话说了,笑了笑,“你要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

  说着,他又低头去看刚拍的照片了。

  杜晓帆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总感觉,要是战争时期,你估计也会是一个屠夫。”

  慢慢抬起头,李牧看向杜晓帆,皱着眉头问,“为什么?”

  显然这个结论引起了他的重视。

  杜晓帆缓缓说道,“可能你自己感觉不到。第一次参加实战军事行动之后,你的变化很大。相信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那种感觉。差不多就是你******看见目标都是一副恨不得把他撕碎了吃的表情。”

  愕然,李牧却是奇怪了,“这不很正常吗,难不成还笑着请敌人吃饭喝酒?同志哥,革命工作可不是这么干的。”

  杜晓帆无奈笑着摆了摆手,“算了,我也说不清楚。”

  说着话,前面就是镇政府大院了。

第402章 偷鸡摸狗搞起来

  此时镇政府大院门前的马路只有寥寥几个行色匆匆的行人经过,想必是赶着回家吃饭的居民。镇政府也早就空荡起来,只有那门卫室聚集了几个吃完饭的在那里抽水烟筒,一边侃大山。

  远远的,杜晓帆就靠边把车停了下来,他没开车灯,因此就隐蔽性来说,除非有心,不然是不会注意到这辆车的古怪。

  “手机调静音。”李牧吩咐说道,“你在留在车上,我过去看看,保持联系。”

  “明白!”杜晓帆把手机拿出来调成了静音。

  李牧推门下车,掏出烟来一边点了一根一边往镇政府大门那边走过去。

  边抽着烟边往那边走,李牧的目光留意着四周,主要放在门卫处门口围坐在一起的几个中年人身上,穿保安制服的老头估计是门卫,其他几个人要么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要么是附近居民。

  说着话时而发生大笑,时而是高声争辩,茶余饭后的样子。

  李牧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尽量让自己像个吃饱了饭出来溜达看看能不能遇上三两落单的妹纸的不良青年。

  径直走到门卫那边,李牧拿出烟来,一边散出去,一边笑着说,“大爷大叔,吃了吗?来来来,抽上抽上。”

  还别说,李牧这人本身长得就比较斯文,这一副乐呵呵的笑容挂着,就更显得平易近人,给人极强的亲和感,何况他本身岁数就不大。

  “哟呵,好烟。”一踩着拖鞋翘着二郎腿的大叔一看,接过烟来说了句。

  李牧当着大家的面取了根出来点上抽,这会儿,接烟的这才放心地点上抽。李牧随即再次给方才没有接烟的发,这会儿他们拿在了手里,放心地抽了。

  “小伙子,你干嘛来了,下班了,有事明天早点过来吧。”门卫大爷打量着李牧说。

  李牧呵呵地笑了笑,说道,“大爷,我没事。我是过来旅游的,路过这里歇个脚,这不吃了饭到处转转。”

  说着,李牧佯作欣赏地抬头环视了一圈周遭的群山,这会儿那些群山顶多也就是个黑乎乎的影子了,他说道,“这地方离十万大山不远了吧?景色是真好看。”

  那跷二郎腿的大叔问道,“你从哪来的?听口音像是北方人。”

  李牧笑了笑说,“这位大叔好眼力,我从北京过来的,旅旅游散散心,呵呵。”

  “看看,我一看就是。”二郎腿大叔对其他几位说,说的是方言,顿时就是几个人之间的笑骂,李牧没听懂。

  门卫大爷说,“过了咱们冲沟镇就是十万大山。小伙子啊,你要去十万大山风景区的话,可就走错路了。”

  “这话怎么说?”李牧做出疑惑的表情,这时有人给他拽了一把凳子,李牧顺势的就坐下来。

  门卫大爷还没说话,二郎腿大叔就说了,“谁说走错路,沿着国道走也能到那边去,就是远了点,路也不太好走,这几天都在下雨,可是有些危险。小子啊,你是开车呢还是坐车?开车的话,你最好上午走下午休息,下午一般都会下雨。”

  看得出来,二郎腿大叔是个话唠,肯定是每次茶余饭后的主讲人。

  李牧点点说,“谢谢大叔提醒。”

  突然,李牧问道,“对了,我刚刚好像看见有当兵的,这地方还有部队?有部队真是太好了,我以前就是当兵的。”

  二郎腿大叔又说了,“看看看看,我就说了嘛,这小子像个当兵的。”

  若是李牧听懂了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