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1 / 1)

中国猎人 步枪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睛都能找到去饭堂的路。但是她觉得饭堂的东西不好吃,于是走到外面街上买早点。经过办公楼,就看见老妈从里面走了出来。

  冯玉叶的妈妈梅院长也看见她了,大步走过来。

  “妈。”

  “妮儿,你怎么在这里?来看我?”梅院长惊喜,她是河南人,说话带着一点口音。

  冯玉叶走过去拉着母亲的手,犹豫了一下,说,“不是,我们部队有个兵负伤了,我陪他。”

  一开始,梅院长以为是女兵,自己女儿是女干部嘛,需要她陪的,自然是女兵,但一看女儿那略微有些羞涩的神情,于是猛地一皱眉,猜到了什么,“男的?”

  “什么男的女的,不都是兵吗。”冯玉叶说。

  梅院长又抓住了重点,“是兵?不是干部?”

  冯玉叶就不往下说了,甩开母亲的手,“我出去买早点,妈,回头找你说。”

  “哎哎哎!”梅院长喊也喊不住,冯玉叶快步就离去了。

  看着女儿的背影,知女莫如母,梅院长第一个感觉就是——冯玉叶谈恋爱了。想了想,梅院长微微一笑,大步走向住院部大楼。

  很快,梅院长就找到了李牧的病房。她知道她女儿肯定是打着她的旗号找的病房,而且整个陆军医院没有多少人是不认识冯玉叶的,一问,就是什么都清楚了。

  李牧的主治医生一边陪着梅院长沿着长长的走廊走向李牧的病房,一边低声介绍着情况,“……那个兵是从a大山火场上下来的,据说是救老百姓负伤了,主要是体力透支得很严重,其他的就是一些挫伤,问题不大。不过在送来的路上,出现了十三次心脏骤停……”

  “十三次?”梅院长一听,不由的站住了脚步,吃惊地看着主治医生。

  主治医生点头,“昨天下午马上组织了会诊,找不出具体问题来,但是经过一夜的观察,情况很好,他恢复的速度很快。”

  梅院长点点头,她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绝对老资格院长,工作履历囊括了七大军区中的五个,经验非常的丰富。因为她是跟随着丈夫走的,丈夫调任到哪里,她就跟随到哪里。

  “当年九八年抗洪,也出现过一例,最合理的解释是,人体经过高强度的连续的运动,骤然停下之后就可能发生这种现象。”梅院长说道,“对了,那个兵的个人情况如何?”

  主治医生回答,“第三旅的兵,不知道为什么会跟着特大行动。刚转士官的小伙子。”

  “为什么给安排超规格的病房?”梅院长问。

  主治医师苦笑了一下,说,“院长,上级首长直接电话过来要求务必不惜一切手段保住他,而且又是您千金亲自送过来的……”

  “既然是英雄,那么接受高规格的待遇也是应该的。”梅院长点头说着,此时已经来到了李牧病房前面。

  主治医生连忙上前敲了敲门随即推开,“李牧同志,早上好。”

  李牧正沉在回忆当中,听到唤声便扭头看过去。

  梅院长看清楚了李牧的样子,当即心里暗道了一句:好一个英雄出少年。李牧在她眼里,就是个少年。要知道,梅院长可是近六十岁的人了。

  “李牧同志,休息得还好吗?这位是我们院长,特意来看看你。”主治医生很客气地介绍着。

  梅院长走过去。

  李牧看到这位老阿姨常服肩膀上赫然是少将军衔,连忙的就要爬下床。梅院长急走几步摁住他,“小伙子,躺着躺着,呵呵。”

  “首长好!”李牧问好。

  “好。”梅院长打量着李牧,笑得很慈祥。

  李牧也看着这位少将老阿姨,看上去有差不多六十岁了,但是精神头很好,刚才看她走路的那几下,身子骨也是硬朗得很,也能从话里感觉到这位院长同志的思维很清晰。

  只是,李牧不知道怎么的,总是感觉这位院长同志看自己的目光,有点乖乖的,就是有点感觉自己像是商品躺在货架上,等着被人挑挑拣拣,挑好了完了还要用欣赏和喜欢的目光打量一番,这才付款买回家。

  当然,李牧不知道眼前这位从战斗部队出来的少将院长是他的准丈母娘。

  “小伙子,感觉怎么样?”梅院长慈祥地笑了笑,就跟看自己的孩子一样,问道。

  李牧点头道谢,“好很多了,谢谢首长关心。”

  梅院长缓缓点头,又问,“听口音,你是湖南人?”

  “广东的。”李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哦?”梅院长惊讶了一下,“可是你的普通话,带着湖南口音。”

  “以前跟一湖南的朋友学的,有一点点他们那的口音。”李牧解释道。

  梅院长说,“原来如此。完全听不出你的广东口音来,你们广东人,说话都很好辨认。”

  “首长,应该是都比较怪,难听。”李牧呵呵笑道。

  梅院长也呵呵地笑了下,说,“每个地方的口音不一样,正常。好了,小伙子,好好休息,抓紧早日恢复回部队。有什么要求,可以找你的主治医生,你是英雄,我们要照顾好你的哟!”

  “不敢当!谢谢首长!”李牧连忙道谢。

  梅院长和主治医生离去,李牧目送他们,皱着眉头在那想,英雄?什么英雄?

  狗屁的英雄!

第268章 这样秀恩爱!?

  冯玉叶拎着两袋早点回来,才走进住院部大楼,就听见有人喊他:“冯干事!”

  站住脚步扭头看去,冯玉叶看到一个熟人,凌铭枫少校,军报驻南京军区记者,在军队宣传系统里,是个名人,采访报道过很多大事件,比如上合组织军演每一次他都没有缺席,又比如历次维和行动,更多的是他撰写的人物新闻,都成了名新闻。

  卜美玉的事迹,就是他操刀的。

  “凌干事,你好!”冯玉叶一笑,举手敬礼。

  凌铭枫笑着还礼,此人笑起来非常的阳光,而且他身材高大,长着一张明星脸,就是那种一看就觉得像是明星的相貌。

  “玉叶同志,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你。”凌铭枫提着公文包,大步走过来。

  笑了笑,冯玉叶说,“你怎么来医院了?这一回,又是采访什么先进事迹?”

  凌铭枫呵呵地笑了笑,说,“还真让你猜对了,我过来的确是采访先进人物的。咦,说起来也巧了,主角是你们第三旅的。”

  “李牧?”冯玉叶一愣,惊讶地问。

  “就是他!”凌铭枫点头,“我一收到消息,马上就赶了过来,早餐都来不及吃。”

  冯玉叶顿时高兴起来,“那还真是巧了,是我陪同他来的医院。这不,他刚醒,我刚买了早点回来。”

  “那真是太好了,哈哈。”凌铭枫笑道,“有熟人带着,我就放心了。咦,早点可不少,我还能噌顿早饭。”

  “那当然没问题,你这个大记者,只要你把我们旅的兵给写好了,肯定饿不着你。”冯玉叶说。

  以前凌铭枫多次下到第三旅找素材,接待的当然是政治部,一来二去,两人也就很熟络了。

  “走走走,先去看看主角!”凌铭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