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他眼里都是纸糊的,军刀团再厉害也终究只是个民间的事业联合体。
他这么问,是因为军刀团对中国人很好,他是出于对朋友的尊重。
“既然是废弃的,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李牧说。
说着,他推开了又一个房间的门,然后眉头跳了跳,说,“我想咱们可能不需要再为武器弹药这个问题头疼了。”
蒋忠毅看清楚了里面的状况,惊讶得微微张了张嘴,“是的,已经很明显了。”
哪里是什么房间,是一个足足有五百多个平米大的武器库。按照轻武器,重武器,弹药,炸药等种类进行划分,规规整整的。而从通风良好以及干燥的空气来判断,这里的武器装备绝对是能够正常使用的。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枪械到几年前出现的武器型号,枪械,小口径迫击炮,单兵火箭筒,自动榴弹发射器,肩扛式对空导弹,单兵反坦克导弹,李牧甚至看到了几门拖曳式63式107毫米十二管火箭炮!
“这些装备可以武装一个营了。”
蒋忠毅望着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武器库,不由自主的感慨着。
李牧忽然的走出去,打开了另一个房间的门,蒋忠毅走过来,看到的是一个小型的枪炮修理厂。
“看样子这里甚至能够生产枪械,如果有原材料的话。”
他们已经顾不上震惊了。
陆续打开这个区域剩下的几个房间,全都是武器装备,还有一个使用了防爆门的弹药库,几乎都是满载情况。
最让李牧吃惊的是最后一个房间,应当说是这条十米宽的支线通道的重点,一个估摸有两千多平米的超大空间,里面安静地停放着如下装备:AH-1W武装直升机,米-24“雌鹿”武装运输直升机,BTR-80八轮式装甲车,“营长”武装型高机动越野车,“捕食者”攻击无人机,不知型号的大展翼高空无人侦察机……
这里就像是一个防务装备的展会现场!
“我-操……”
蒋忠毅石化了。
望着眼前的这些算不上老旧但绝对强悍的武器装备,刚才那个武器库压根就不算什么了。
尽管更了解军刀团的李牧,面对这样的场景,他也非常的震惊。这些武器装备有着厚厚的灰尘,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废弃了的军事基地。但是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有处理掉,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值一大笔钱。
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里并没有被放弃,而是作为一个战备点。李牧甚至怀疑,像这样的秘密基地,军刀团手里绝对不止一个,而做这样的准备,难道说军刀团很早之前就在为了下一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了?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推断。
李牧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把这里作为前进基地,通知冒险者之家,让安然带人马过来,把这里彻底利用起来。咱们的对手很快会组织起第二轮攻势,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蒋忠毅回过神来,道,“我马上去办!”
李牧的心里慢慢的扬起一股雄心壮志,万丈的豪情无法控制的从心底升起来,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他人生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正在酝酿着。也正因为身处这战乱之地,被各种客观的主观的因素推着走,他才有指挥一场规模以上战役的机会。
部队从哪里来,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而他的对手是有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DIS武装部队以及以色列退役军官亲自训练的更加职业的部队。
从态势上看,李牧处于一个会被四方合围的位置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剿灭DIS武装,没有谁比他的位置更好。
第1171章 战前准备1
暴雨骤然而至。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这一场暴雨对于干渴已久的中东大地来说意义非凡。
经过协调,猛龙突击队全员退出现役加入了新成立的冒险者海外公司,成为了李牧名副其实的员工。又经过统一的调整,冒险者海外公司确确实实的存在了,各种所需手续证件一应俱全,公司老板是李牧,经营范围是提供安保服务,接受非政府机构雇佣。
在公司信息上,公司所在地正是新发现的山洞基地。那里根本不可能继续保密,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放开了建设。按照李牧的意思,接下来一仗无法避免,早晚都要打,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
持续了足足五个小时的暴雨非常罕见,以至于山区出现了山体滑坡现象,一些低凹处甚至积起了水潭。
暴雨过后,迈达亚前线进入了短暂的停火阶段。叙利亚政府军以及DIS武装经过两天的交战,都已经疲惫不堪,纷纷转入了休整,重整军备调整部署,择日再战。战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DIS武装依然牢牢控制着迈达亚镇,并且不断的有增援部队抵达迈达亚区域。
DIS武装的增援部队径直在迈达亚镇西南边进行了部署,明显的是针对迈达亚镇西南山区里的冒险者海外公司。而一个不利政府军的情况是,反对派武装的部队开始集结,在大马士革南部地区与政府军发生了一些交火接触。这意味着反对派武装很有可能趁DIS武装与叙利亚政府军交火的时候动手,这样会迫使叙利亚政府军无法调动大马士革南部的部队增援迈达亚前线。
种种现象表明,反对派武装似乎与DIS武装达成了某种默契。
这个大环境之中,与冒险者海外公司息息相关的是,与黎巴嫩相接的边境地区,也就是山区的西南方,凭空冒出来了一个野战基地。冒险者海外公司的空中侦察发现,野战基地的部队尽管身着DIS武装服装,但无论人员动作还是跑道上停放着的数十架武装直升机都表明,那是披着DIS皮的职业军队。
风暴之前的安静,双方都在紧张地做着准备。
傍晚的时候,十几架支奴干重型运输直升机飞抵代号为“虎穴”的山洞基地上空,在地面引导人员的指引下,陆续在山洞基地前方的开阔地上降落,整整齐齐的一字排开。
随即,身着各种户外服饰的来自各个国家的退役务工人员从打开的舱门里走出来,紧接着就开始不断的把运载过来的各种物资往下卸。用卸下来的运输车辆以及装卸机械把物资源源不断的往山洞里运。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训练有素的退役务工人员完成了卸货,这一批支奴干起飞返航五分钟后,又一批同等数量的支奴干抵达,这一次送过来的是速凝水泥砖头等建筑材料。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