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4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齐鲁人就是从齐鲁走出来的。

想参股赚点钱可以,但是想正儿八经的搞出名堂,估计难。

就像在全国各地终端建材市场,特别是那些卖陶瓷的,没有本地人,没有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胡建自己人。

接着几天,他就跟着张文郁,一连见了好多人,大部分都是四砂的小股东,他更见识到了什么叫抱团,除了同学、同乡,还有一种叫同僚。

论级别,他们这些国企也就局限于正厅级,级别上和市长相同,可肯定没有市长职权大。

但是令李和诧异的是,大家一起去市政府,市高官到市长集体下来迎接陪同。

那个被众星拱月般簇拥的济石化的总经理背着手,指点江山,其它人不时的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张文郁笑着解释道,“他以前是济石化总经理,现在就是张高官,分管工业工作,你说呢。”

“还能这么玩?”

李和无奈的笑了。朝他拱拱手,“我对你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少扯没用玩意。”

张文郁嘴上虽然不屑,但是面有得色。

看着一行人在那热热闹闹,李和倒是没有跟着进去,转身就走了。

他自己住的酒店已经客满,据说是被韩国客商给包了,他只能把张文郁一行人安排在不远的国际酒店。

从酒店出来,他看到有卖烤红薯的,就围着人家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吃。

“李先生。”齐华用手戳戳他。

“嗯?”李和发现一个老头子正眼都不眨的盯着他看。

金琳道,“李先生,他看你好长时间了。”

李和笑着道,“也难怪,我这样拉风的男人,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喂,你们几个什么表情?”

金琳几个人不捧场他很生气。

不过随即又叹口气道,“哎,可惜不是小姑娘,认真的说,被一个老头子盯着真不舒服。”

老头子已经被李和发现,索性带着身后的几个人往这边走进。

齐华小声道,“他就是藤田集团的前任主席梅原末治,现任主席是他儿子。”

“梅原末治?”

不是冤家路窄。

他早应该把朱玮琦老子带过来的,父债子偿。

“你好,我见过你。”梅原末治走到李和身前。

“抱歉,我好像没见过你。”李和想不到这老头子有这么好的中文,不过他确实是没有见过的。

不过也不稀奇,毕竟这个老鬼子参与过侵华战争,知彼知己,日苯人这方面用的比中国人自己还溜。

“捷克斯米拉工厂,拍卖会上,我们相遇过。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我们都见过。”梅原末治面无表情,眼前的这个人坏了他那么多好事,就是化成灰他都认识。

------------

771、来而不往非礼也

本来他们雄心勃勃的要在前苏联地区大展拳脚,可是每当他看中一家企业的时候,这个人就要跟着捣乱,他们不断的在拍卖场失利,许多企业和研究人员居然进了中国!

要不然他此刻不会眼巴巴的来中国!

想到苏联那么多设备,那么多一流的专家,他的心现在还在滴血,对李和也是越发恨了。

“多谢关心,真是有心了。”李和脸上直接没有好脸色了,这个老头子居然跟踪他,而他居然毫无察觉。

“鄙人梅原末治,来自藤田集团。”他向李和鞠躬45度,好像充满敬意似得。

“久闻大名,我自己就不用介绍了,你那么早就开始跟着我,我想你应该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李和伸出手,但是没有被对方的鞠躬所迷惑,也没有不好意思,日苯鞠躬和中国鞠躬代表的意思不一样。

中国可能重大场合专用礼仪什么的,在日本随随便便都能给你鞠一个。

寿山曾经对他说过,这个礼节是无视对方身份的,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砍你头之前,要说个抱歉,鞠个躬,一刀下去,血呼啦擦。”

哪怕是凌迟处死,也讲究仪式感,被判多少刀,就要割多少刀,多一刀不行,少一刀也不中,第一刀割哪里,第二刀割哪里,都是有讲究的。

“你是达美集团,巴福集团的背后操作着,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梅原末治没有否认,还是那样直勾勾的看着李和,越看越来气。

“正是。”李和笑笑,看来对付对他的了解也是有限。

梅原末治身后的人对着梅原末治耳语,梅原末治先是看看齐华和金琳,然后又看看李和。

“李桑也是为了四砂製砥而来?”

李和点点头,“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却在奔着同一个目标。”

“李桑,这是缘分。”

我和你孙女才有缘分!

李和可不想和一个土埋半截的老头子扯什么缘分。

“哎呀,这天是越来越冷了,马上要到零度以下,我想梅原先生不一定习惯这里的天气,待在这里未必有好处。”

“多谢李桑关心,以事业为重。”梅原末治很执着。

李和把手里的红薯皮往垃圾桶里一扔,接过金琳的纸巾,简单擦完以后,点着烟,吐着烟圈,笑着道,“我的意思是梅原先生在这里其实没有多大用处,纯属浪费时间而已。”

可谓说的一点都不客气。

“地大集团?”梅原末治面无表情的眯缝着眼睛。

“也是在下名下的企业。”李和烟圈吐的猖狂,差点吐到对方的脸上。

“果然如此。”梅原末治再次鞠个躬,掉头就走。

“梅原先生,请注意你的老早,希望你还有钱做合资。”

梅原冷冷的回头看了一眼。

李和直到对方走远,才哈哈大笑。

“让沈道如给孙软银去电话,给我狙击藤田集团旗下所有的上市公司,马勒戈壁,居然开涮老子。”

孙软银在他资金的不断扶持下,每年的增长率都在300%以上,李和都吓了一跳,牛人就是牛人!

而且孙软银本身是韩裔,为了生意上的便利,也才刚刚归化日苯不久,对日苯的忠诚度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好,我现在就打。”董浩也跟着高兴的很。

在四砂的股东大会举行之前,在张文郁的介绍下,李和溢价50%买下了张店水泥、淄川石化手里的四砂股份,这样他就占了四成的股份,和资管局持平。

磨研所同样也没钱增资,剩下的两成也要卖给了李和,但是李和没做那么绝,允许他们以再次以技术入股,之后他是大股东,他说了算。

股东大会在国际酒店如期举行,出行会议的除了他们这些股东,还有市委领导,以及张文郁拉过来的声援团。

大会毫无异议的通过了增资扩股的决议。

令李和意外的是资管局也要增资,只是他好奇这从哪里来的钱?

四千万不是小数目。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省里的大领导,来自改革小组的组长直接定了调子。

“在改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