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2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下,回答不好,绝逼要得罪一大帮人。

他斟酌了一下,笑着道,“我向来都很欣赏公共知识分子,不讨我喜欢的是伪公共的知识分子和公共的伪知识分子。

为了表现为救世主,往往讲一些彰显自己道德高尚的故事,把偶然失足或者在他们那个社会地位不得不为的人拖出来无限上纲,点燃别人,照亮自己。

公共知识分子必须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且为同行所承认,如美国的乔姆斯基,他是一个哲学家,它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再看英国的罗素,他是集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于一身。

法国的萨特、雷蒙·阿隆,他们的第一职业都是哲学家,都有一流的专业素养和水准。

中国社会的确需要一些横跨不同学科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公共知识分子有良好的学术背景,有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热情,这对于社会的良性和健康的发展,是有益的。

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中国的大部分所谓知识分子呈现了从文学青年向政治青年转变的特征,客气的说,我可以叫他们跨专业知识分子,虽然他们不具备跨学科的能力,一谈什么问题,永远都是半吊子,一点专业素养没有,不管行不行,先把道德制高点给占了....”

“我觉得现在的环境和苏联的八十年代是有点相像的,这个搞文学的,搞美术的,做主持人的,做演员的,甚至搞音乐的,都出来发声,明明知道自己在没有足够学术积累的情况之下就在那胡说八道,典型的伶牙俐齿的学痞...”

“当然有些人本质是好的,但是有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不代表就具有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

掌声很热烈,许多人一直感觉到哪里不对,但是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李和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醍醐灌顶。

从礼堂出来,李和被人围着要签名,胡乱的甩了几笔,就跟着吴教授去了他的办公室,连凑过来的柳联想等人都没有多说。

“你这张嘴啊!”吴教授无奈的摇摇头,还是给李和加满茶壶,“要换茶叶吗?”

“不用,才一杯茶。”李和把烟点着,笑着道,“反正说了就是说了,又不怕得罪人。”

吴教授道,“要是有心人给你传出去,你就等着挨骂吧。”

“又不会少块肉,随便他们吧。”他还是无所的态度。

随意又闲扯了几句,就带着董浩回家。

李览正在门口吃茶叶蛋,李和闻着这茶叶香有点熟悉,急忙的回到客厅,发现他放在客厅柜子上的茶叶空了。

“你要不要吃个?”何老太太端个盆进来,里面满满的一盆茶叶蛋。

“我不吃了。”

李和的心在滴血,这个茶叶蛋他吃不起啊!

可惜了他的极品普洱。

这一盆茶叶蛋就把几万块钱的茶叶给煮没了。

怕老太太多想,他就没吭声,只能对着空荡荡的茶叶罐子摇头,自然不是心疼这茶叶有多贵,而是因为这茶叶有多难搞。

这茶叶是哀牢山山的千家寨茶树王采摘下来的,这颗古茶树的树龄有2700年,自然是珍贵异常。

都知道他喜欢喝茶,所以现在大家给他送礼,基本上都是上好的茶叶。

每年各地的茶王,基本都被他手底下这帮人在拍卖会上给买过来的,往年新加坡人、香港人独占鳌头的景象再也不见。

像这么一罐普洱茶就是潘松费了心思弄过来的,没少花钱。

------------

759、抓鸽子

这些茶叶每年的产量都是限定的,只有少的,没有多的,有钱还没地方买,说不心疼都是假的!

李览吃完茶叶蛋,砸吧砸吧嘴,自己搬个小凳子,一张比他还高的大椅子到院子里,很自觉的开始写作业。

李和在旁边看了一会,觉得没大毛病,就没去管他。

“别三心两意的,好好写作业。”

只有李览一手执笔,一手和杜高玩的时候,李和才去熊了两句。

所谓的写作业就是抄拼音和字词,每个都要写上两三遍,李览有书法的功底,写这些自然很轻松,十来分钟的功夫,就全部完事。

李和检查了一遍,就算过关了。

然后他把大收音机拎出来,插上磁带,让李览练舞蹈,这是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也是何芳临走之前交代每天要督促的。

结果翻来覆去的试了好几次,都是卡带,根本播放不出来。

也没找到备用的磁带,因为少年宫老师只发了一盆,爷俩只能在那大眼瞪小眼升级版。

“老子给你哼着伴奏!”李和信心十足。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

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

春天又来到了花开满山坡。

种下希望就会收获。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

音域之窄没任何起伏难度,是个人都能唱。

“跳啊,在那傻愣着干嘛!”李和在那手舞足蹈,李览却没一点反应。

“不会。”李览哭丧着脸。

“笨蛋,这个呢。”李和继续哼,“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什么样的节奏。

是最呀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

李览还是继续摇头。

“看着你啊像酒醉。

茫茫目周格微微。

我甲你甲你是知己。

烧酒尽量扞来开...”

李和无奈,只能在那自娱自乐。

爷俩还是在那大眼瞪小眼,升级版。

李和正准备回屋拿二胡拉伴奏,结果还没来得及进屋,就听见一阵哈哈大笑。

“姓秦的,你在那鬼鬼祟祟的干嘛。”看到秦有米走进院子,李和气不打一处来。

“谁鬼鬼祟祟的啦?我路过也不行啊?”秦有米笑的腰都没直起来。

李和不屑的道,“路过?你这路过的与众不同,都路过我家院子了。”

“李老二,你也太搞笑了,有什么做伴奏的吗?”秦有米话锋一转,笑着道,“不过你歌唱的不错,出了《免失志》我听过,怎么剩下的我都没听过?”

李和冷哼道,“本人原创。”

“就你?”秦有米肯定不信。

“嘿,我又不求着你信。”

“懒得跟你多说。”秦有米摸摸李览脑瓜子,“在这等着阿姨,阿姨给你做伴奏。”

还没等李和回话,她就跑的没影了。

他不在意,回屋找自己的二胡。

二胡好长时间没用了,上面都是灰尘,等他拿了个抹布,还没来得及擦干净,秦有米已经抱了一把吉他,风风火火的进了院子。

“还二胡?老土不老土。”

她很是鄙视了一番。

“你管得着嘛。”李和只管擦自己的二胡。

“开始,准备跳吧。”秦有米熟练的拨了下炫,院子里飘荡着悠扬的旋律。

“不错,不错,对,手臂下一点,按照前奏、尾音的顺序来扣动作,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