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铁搞出了原子弹!要不然,才是有得受啊!”
卧槽!
还幸好四十年前把美国打怕了!
“是啊,咱们还在搞机械化,人家都已经在搞信息化。”李和也跟着感慨,伊拉克的通信系统被打瘫痪了,各种指挥失灵了,飞机也飞不起来了,毕竟美帝掌握了核心科技。
这场海湾战争,是一个催化剂,让解放军在震惊中意识到了自己和先进军力的巨大差距,中国军队下定决心开始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来找你商量个事情。”郭东递给李和一根烟。
“你们涨工资了?”
李和一看郭东居然舍得抽红塔山?
要知道这货以前能抽个渡江或者红三环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肯定是工资涨了!
这件事对李和也是一个挺后悔的事情,因为他那会刚离职,居然涨工资了!
涨工资啦!
给他造成了成吨的伤害!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郭东笑的嘴都裂开了花,道,“可运输式装备这一块你有多少了解?”
齐功勋已经在一旁拿出了纸和笔。
李和笑着道,“你们想研究爱国者导弹?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电视台都是反复播放爱国者拦截飞毛腿的录像,你们没看?”
郭东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你说,我们听着。”
“可运输式装备,基本都采用了方舱式装载。美国佬的爱国者导弹武器系统,也都采用了方舱装载。如导弹装在铝制密封方舱内,多功能雷达装在一个具有空调、电磁屏蔽的标准方舱内,作战控制站装在一个具有防核生、化和电磁脉冲的标准方舱内,其它像通讯天线组件、天源、指挥协调站、通信中继站、维修中心等也都是装载于标准化方舱内,战略机动时可方便地空运和海运,战术机动时由M一814卡车装载”李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是齐功勋的记录速度明显跟不上李和的速度,李和偶尔会停顿一下。
“你继续,我能跟得上。”齐功勋没有领这个情。
“采用的是无线电近炸引信,杀伤半径20米,动力是tx486火箭发动机,是爱国者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它综合了指令制导和半主动制导的特点,导弹导引头能接受照射目标的雷达回波,但是,利用下行线将信号发回地面,经过地面处理以后,将指令通过上行线发回给导弹”
“等等”郭东愣了,“不在弹上产生弹道修正信号?”
齐功勋也停住了笔。
李和摇摇头,“当然不是。”
“这对远程通信的要求可就高了。”郭东无奈的摇摇头,示意李和继续。
“太阳下高达50℃以上的持续高温和沙漠地表的反射高温,可使装备的表层温度达70℃以上,致使某些装备微度变形,电子设备故障多发,观察仪器失准,造成视觉上的错误,电脑失灵,雷达荧光屏一片空白等等”李和不客气的加快了语速。
齐功勋的额头隐隐的冒汗。
“我前天还看杂志,说这美国佬提出了一个什么立体战争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立体作战,就是充分利用直升机空运、吊运装备,各种机动式车辆根据情况或空载迅速机动到新的作战位置‘接’装或就近执行其它任务,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战场机动力。方舱与汽车底盘的自由离合,不但使装备摆脱了对汽车底盘的依赖性,使用更加灵活,而且也使车辆的使用更加充分”
------------
755、不受嗟来之食
李和说了十来分钟,把自己知道的或者猜想的,能说的能尽量说了,于是乎拿起茶杯,猛喝了一口茶润润,看着陷入思考的两个人。
齐功勋沉思道,“照你这么说,咱们和美国最大的差距是精确制导这一块?”
“像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及复合制导,包括相控阵雷达、高能激光器和红外成像技术等领域,跟美国差个二十年是有的吧。”
李和点点头,没有否认。
中国导弹的综合水平是不差,但是中美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件两件武器可以弥补的,而是系统之间的对抗,再先进的武器也需要在系统中发挥作用。
中国电子工业基础很薄弱,精确制导技术真正赶上来是有了红旗9之后。
“没你说的这么夸张吧?”郭东有点不服气。
李和笑着道,“还是不要自欺欺人的好,没有对比就没伤害,但是还是非对比不可。美国早就启用了军用全球定位系统,它的GPS的精度为9—12米,不受天气和战场条件的影响。咱们目前就做不到!咱们的呢?飞行轨道还是一条代数抛物线!
如果单纯的依靠原来的导弹设计原理,进行更深一层的研制的话,无论如何都不会成功,惯性的飞行原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军事需要。”
中国的北斗系统还在娘胎里没出来呢。
齐功勋解释道,“咱们七十年代就在研究激光制导了,对越反击战中效果显著。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当然是先发展基于末端修正的导弹防空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预研,加强系统总体、多模传感器、信号实时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这还有什么要说的?”
他说的斩钉截铁。
眼前国内这一块的技术都是附带出来的,重点列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李和都跟着有点着急,真正像后世一样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就有点未免迟了。
几个人不自觉的越聊越多,郭东最后才感叹道,“我以后都不敢来见你了。”
“为什么?”李和好奇。
“你还问为什么?”齐功勋没好气的道,“每次好不容易来点信心,都快被你打击的没了,活该受你虐啊。”
李和哈哈大笑,“咱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嘛!”
老太太买菜回来,眼看要到中午饭,李和一再挽留,郭东二人还是固执的要走,他就拿两条烟给两个人,两个人还是拒绝。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好样的。”
郭东笑着道,“我们是不受嗟来之食。”
“那我放桌子上,自己拿吧。”
“这还差不多。”齐功勋不客气的塞进了包里,临走时候道,“有两张戏票,过两天给你送过来,请你看戏。”
“那最好不过。”
李和把两个人送到门口。
刚回到屋里,吴教授的电话就过来了,约定了演讲的时间,他自然一口应了。
然后一下午什么事也没再做,一心整理了自己之前的教案,拼拼揍揍够一个小时的演讲稿。
他本以为,听众只有学校的学生,但是没有演讲那一天,人山人海,整个北楼礼堂居然有1000多人,学生居多,但是像柳联想、章舒林、张伟生这样的外校人员也不少,起码有几十号人,甚至他发现齐功勋和郭东也在里面,他都不知道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