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单位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待遇差距。
“大姐,你可知道这附近谁家卖房子啊?”,李和就随口问了一句旁边的中年妇女。
妇女特别看了一眼何芳,意味深长的笑道,“准备结婚用的?哪个单位的?小年轻不怕面皮薄,没房子去找单位闹啊。就是分个小的也能凑合啊。隔个几年多生他几个孩子,不就能申请大房子了嘛。”
都知道首都老爷们能侃,出名。这首都的大姐大,也是要么不说话,只要引起一个话题,得,肯定变成话篓子了,世态炎凉,嬉笑幽默,说出来,你根本没插话机会。
李和冷汗直冒,赶紧打断,“大姐,我是自己急着要买”
“倒是稀奇了,单位有白给的啊,你买啥啊”,大姐稀奇道,眼神不经意的就往何芳肚子上扫。
李和赶紧带着何芳走,都不肯再往妇女堆里钻,专门找老头儿打听。
“同志,谁家有房子要卖吗?”
老头拢了拢袖子,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个子不高,脸色灰暗,戴着黑色的大毡帽。
身上穿着件陈旧棉袄,却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袄子对襟扣子也是整齐利索。指着旁边一座院落问道:“你开眼看看那座院子怎么样?”
李和抬眼望去,青瓦白墙马头飞檐,典型四合院建筑。
他忍不住心动了,这里可是市中心的位置啊,而且宅子又大,光看围墙就有三米多高,“这房子阔气”。
“去年发还回来的!不过里面有以前的房客,虽然我有产证,撵也撵不走”,老头儿感慨。
何芳奇怪的问道,“既然是你自己的房子,怎么你自己做不了主呢?”
老头叹气道,“发还前,房子归了房管局来管理,安排了很多人住进去,虽然我有房契,但是住户已经赶不走了。”
老头说的这些,李和倒是明白,还有一些虽然依旧是私产,但是也被解放后强行安排进去了不少住户,变成了大杂院。
住在这些房产里的住户都是受政策保护的,虽然房主有产权,但是房主依然不能以任何形式来赶他们走,只有当他们自愿搬出或者有了别的住房时,才可以把原来的房子腾出来,还给房主而且在他们居住的时间里,只会以以确定的公租房的房租来支付,这么大的面积,一个月才收十几块钱,房主肯定不乐意。
但凡是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会轻易搬出去吗?
就算他们想搬走,也得有房子搬啊。
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想等着他们靠工资攒够了买房钱,那你就等吧,你而且最好立一份遗嘱,让孙子接着等,你和你儿子恐怕是看不见这一天了。
李和无奈,看来什么年头买房子都不是容易的事。
他现在也是管不了那么多,先把产权买过来再说。
跟在老头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这座宅子的占地面积很大,粗略数数,左左右右至少住了二十几人户人家。
宅子原本是好好的两进院子,但是到处是私搭乱建,有空的地都给占了,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过道。
过道里还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许多人家也就直接在过道里生炉子做饭。
快到中午,有人在门口做饭,见老头子进来并不打招呼,低头摆弄炉灶,人走过去后,一个老太婆冲老头子身后狠狠地啐了一口。
李和见老头子神色坦然,自己也装作没看见,绕过那妇女身边。
“我也住这里”,老头子带着李和进了宅子的最里面,倚两面墙搭建的一间屋子,屋子不大,也只有十来个平方。
屋里前后都没有窗户,两面都是墙壁。光线并不好,老头子关上门,打开了灯,然后一下子钻入了床底下,摸摸索索的掀开了地上的一块砖,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小木盒子。
“这是房契。”老头子递过来一张纸。
李和接过来仔细查看,房间位置面积都对的上,看到公章的的钢印,彻底放了心。
刚才深怕老头子再把解放前的作废房契拿出来逗他玩。
“李师傅,您究竟要多少钱才肯卖?要是你有心,你就说个实在价”。
李师傅笑道:“我家父亲买的时候,可是花了三千大洋。”
何芳一直跟在后面没说话,这时候插话道“师傅,你这个院子里住着的可没一个善茬啊”
李和看了一眼李老头,李老头笑着道,“你这小姑娘,等我把话说完行不行。我这房子虽然现在看着乱,可以后政策说不定怎么变化呢,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早晚统统撵滚蛋。我是年龄大了,想去拿着钱重新置间屋子,安静过个日子,受不起这种折腾了。你们真有心思要,我给你们算便宜一点还不成嘛”。
李和琢磨这老头的话是对的,也不遮掩了,“大爷,你开个价吧,要是合适,明天我们就去办过户手续”。
李老头子凑近李和耳边,低声道:“2000块!我要2000块!”
李和暗暗松了一口气,仍做出思考状假意犹豫半天,最后才郑重点点头:“行!就依你,2000块。”
“你真拿得出来?”李老头面露惊喜。
李和好笑的点点头,”大爷,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就是这个价,我同意了,你看什么时候可以办理过户“。
“等节后房管所上班就可以,咱俩去过户“.
李和笑着应了好,跟李老头约好时间就告辞离开。
------------
78、买房记
李和这几天一直挂念着那套房子,好不容易挨到初五房管局上班,就要急吼吼的去找李老头。
何芳道,“你也真是个没出息的,没见过着急给人送钱的,那房子破破烂烂不说,你买来什么用?何况没长脚,又不会跑“
“没见识就少说话,十年以后,不,十年内就让你大吃一惊”,李和给了何芳一个鄙视的眼神,“在家呆着吧,中午我回来吃饭。”
出了太阳,暖洋洋的,路面的雪化开了不少,李和就装好钱和户口本,带上手套,骑上自行车匆匆往李老头那边赶去。
李老头早就等的心急,见李和果然如约前来,忙开了门放人进来。
待李和进了屋,把报纸裹好的钱递给李老头,李老头把屋里门插好,昏黄的灯光下,打开报纸,抓了一把里面的大团结,举在眼前细细的看,又细细的数了下。
一会高兴,一会忧伤,有点变幻莫测。
“李师傅?”李和出声提醒。
李老头回过神来,立马露出笑脸:“成了!马上我们就去过契,等我搬走,就给你钥匙!”
李和心里终于放下一块大石头。
四城区的房管所是一套老旧的二层楼,明显的苏式风格,解放初期,中国建筑设计队伍还未真正成长起来,在这个百废待兴之际,模仿苏联模式的做法在建筑界表现得比较明显,这段时期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