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8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12 英文 字 2个月前

长名头的单位,实际上就是李隆的废品站。

当初他找边梅给李隆办营业执照,没交代清楚,边梅对李隆不熟悉,通讯又不方面,图着省事,直接把法人办成了李和。

这么多年,李和忘了,李隆觉着没毛病,所以就不曾变更过。

直到五一劳动奖章名单确定下来,省里给他的邀请函里的单位名称就是皖北再生资源公司,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他这么多年一直占着弟弟总经理的名义,只能等着回老家以后再给变更过来。

“那就没错了。”戴着眼镜的那个女孩子也跟着确定道,“从年龄到姓,都挺符合的。”

郑社长道,“回去后我们再做一遍确认工作,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大家都笑了,社长这次是真的被气坏了,他们回去又是有的忙了,没有他们不能骂的,直指社会现象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雾已经散去了,太阳出来了,空气又显得干净了。

“李先生,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到了华尔街十一号的纽约证交所之后,江保健还是继续充当导游的职责。

“看着挺一般的。”站在外面,李和对里面的气氛丝毫感受不到。

但是他明白纽交所的厉害之处。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一个由二十一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所管理的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主义的大礼堂,企业成长的兵工厂。

尽管让人一夜致富的微软,英特尔都在Nasdaq交易,纽约证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气的市场,刚刚举行过200周年庆典,庆祝的红色条幅依然挂在门头上。

上市股票至少有1800种,包括大部份历史悠久的‘财星五百大企业’,股价总值达2500亿美元,上市条件也较为严格,还没赚钱就想上市集资的公司无法进入纽约证交所。

电影中股市内人声喧腾,比手画脚的镜头,在使用计算机和电话交易的Nasdaq看不到。

要感受那种金钱游戏的热气,只有来华尔街十一号的纽约证交所。

但自1975年美国国会废除固定佣金制,鼓励实行竞争体制以来,交易额有所下降,处于竞争不利地位。

1975年,在全美主要交易所交易的股票中,有71%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完成的,1992年这个比例下降到50%,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份额也由过去的85%下降到1992年的62%。

李和听见了里面的人生巅峰的声音,突然问道,“可以随意参观?”

江保健道,“李先生,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不一会儿,交易所的大门出来了一行人。

“你好,加尔文先生,又见面了。”江保健上前和一个秃顶老头握手,然后把他引到李和身边,介绍道,“这是我们李先生。”

“你好,李先生。”秃顶老头对着李和很是恭敬。

江保健对李和道,“这是交易所负责公共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唐纳德.加尔文先生。”

“打扰了。”李和跟着老头进了交易所,华尔街的心脏。

------------

664、证交所

李和受到了优待,因为免了一道安检程序。美国和利比亚的冲突虽然已经散去,可是依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站在二楼的交易大厅,透过密封的玻璃窗,大厅的交易一目了然,因为是公开市场,有许多国家的公司在这里上市融资,不止是本土企业。

在美国的上市的外国公司中,加拿大公司数量最多,近水楼台是第一位,其次是英国,毕竟是好基友一对,第三位是以色列,人家在美国的亲戚也多,还抱团。

唯一比较特别的是很难看到实力雄厚的德国企业,也就仅限那么一两家。

电子报价牌亮光闪烁,电脑终端机的屏幕上的数字和字母也在不停的跳跃,数不清的电话机分布在不同的交易台上,每个人喋喋不休,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声嘶力竭的喊,有的在场焦急的走来走去,还配着各种手势。

对李和来说,这里跟乱糟糟的菜市场没什么区别,虽然60年代以后,许多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由手工竞价模式发展为电脑自动撮合,交易席位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渐演变为与交易所撮合主机联网的电脑报盘终端。

与计算机程序瞬间“秒杀”买卖交易的报价相比,人工交易员已经远远落后。

可纽交所绝大部分交易仍以效率较低的场内交易或者特设经纪商交易为主,虽然也引入电脑交易,但是每一道交易至少仍然要经过一道人工手续,所有通过各种电子方式传递到特定经纪商那里的买入卖出信息,仍然需要交易员在各自的交易席位上报价,手工撮合。

直到2006年之后,纽交所才告别其137年之久的席位买卖交易。

不过指定的做市商仍在纽交所的交易大厅占有一席之地,与计算机系统执行订单相比,交易员们本身负责一部分股票交易的买卖,并有义务为个股提供流动性。

李和突然想起来在深圳的场景,财大气粗的他们为了雇人抢认购证,拿着一麻袋钱,在周边吆喝“一个证80,一个证80”,这里以南方人居多,真的是一麻袋钱。

跟这里的场景是相似,但是因为见到的都是现金,感觉比这里反而还刺激。

盯着大厅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什么东南西北。

“李先生,在这里登记交易的股票有1800多种,600个会员单位,日平均交易超过一亿股。”加尔文虽然是在为李和介绍,可是依然难掩心里的自豪。

他不清楚这个亚洲面孔是哪里来的,又是什么身份,不过他和江保健打交道甚多,对于江保健这个东欧大土豪,他是另眼相看的,而且一出手就是上亿美金的土豪。

不过最重要的是,他认出来了巴芙拉和伊万诺夫这两个正在资本市场上风头正劲的人物,华尔街没有秘密,他嗅着腥味都能把这些人的家底给抖落出来。

这两个人和江保健一样,一直都是紧跟在李和的身后,这让他对李和的身份做出了更多的揣测,难道同样是来自东欧?

“谢谢。”李和纯属是外行,也就看个新鲜,看完也就没意思了,而且什么融资啊,上市啊,他都没多大的兴趣。

他刚下楼梯,一个高个子猛的朝他这边小跑过来,嘴里还咕噜声在吵闹的大厅里根本听不清,还没接近李和,就被保镖给拦着了。

“李先生,你还记得我吗?”虽然被保镖拦着,但是那个被拦住的年轻人的兴奋之情依然难于言表。

“我们认识吗?”李和的洋鬼子朋友不多,这个人他大概很确实是没有见过的。

“李先生,布拉克,我们在布拉格见过。”高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