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回去吧?”

张婉婷笑着道,“又不是小孩子,哪有这么娇气,你要是下来了,回头你指不定就买不着票了”

李和也就没再坚持,护着张婉婷下车,看着远去的身影,傻傻发呆。

李和想着记忆中的事情,他亲爹今年回来没回来,倒是有点记不清了。

李兆坤倒是真回来了,此刻正跟自家老娘置气呢,老三娶媳妇就算了,自己少操点心。可是嫁闺女这么大事,老爷子老太太不声不响的给办了。

老太太懒得搭理这个大儿子,知道他啥尿性,说不清道理,此刻正把李梅拉屋里道,“你第一次去认门,带啥东西”。

李梅想了下道,“两条烟,两瓶酒,还有一些果子”。

“等等,哪个付钱?”。

李梅踌躇了一下,“俺……俺们。”

“到底谁们?”。

李梅苦着脸看了一眼四边,悄声说:“你也知道,他家底不好……”

老太太敲着桌子道,“没钱!买这么贵!”

李梅红着脸道,“第一次登门嘛……”

老太太不给李梅说话机会,直接道,“俺的大姑娘,可长点心吧,不是俺说你,咱可连礼钱都没收。你这样惯着,以后可生是好,没有咱上杆子巴结的道理。听俺老婆子的,第一次认门,不空手,两包果子,爽利了。”

老太太看李梅还犹豫,“听俺的,俺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认可不认可你,不是几件礼的事。”

李梅无奈,只得道,“那俺听你的”

老太太继续唠叨,道“还有啊,去了拿点犯,别贱丫头似得这活也干,那活也干,沾上了,你一辈子别想撒手了……那杨家老太太那猴精似的,屁事儿更多,你该端着就端着,省得以后拿捏你…”

老太太出门槛,看了一眼门槛抽烟的李兆坤,道,“今年俺跟你爹到你这来过年,你俩兄弟每年可都给粮食给养老钱的,俺跟你爹,可没见过你一个大子,你要是不服气,以后跟你俩兄弟一样”。

李兆坤老脸一红,看着旁边一边写作业一边捂嘴笑的老四,骂道,“大人说话,你小孩子躲一边去”

老四气的一跺脚拿起作业本就出了屋子。

老太太手里的棍子一敲,“瞧把你能的,还跟孩子置上气了”

李兆坤笑嘻嘻的道,“俺的娘咧,俺啥子底子你又不是不清楚。你这不是为难人吗?老大的婚事,随便你们怎么整吧,俺不管了,还不中吗?”

李兆坤倒是真的又凄惨样回来了,到东莞真长见识了,满大街的新式东西,应接不暇。

本想着一展宏图,可长时间找不着机会,到处是工地,又不愿做。针头线脑,他也做的没劲了,就想做大事。

终于一天大街上逮着了机会,一家门面仓库,成编织袋的衣服,论斤卖,好多人都在哄抢。

打开袋口一看,花花绿绿衣服,李兆坤心思也活泛,一拍大腿,没有比卖衣服更好的生意了。

等李兆坤花了1400块买回来几袋子,根本摆摊卖不出去几件,为啥?

都是厂子里出来的次品,懂行的人都会拿回家,用缝纫机改好了才会出来卖。

李兆坤哪里懂这里的道道,最后没办法,100多块钱,抵给了一个南边贩子。

算是赔钱赔到姥姥家了。

老太太懒得再溜嘴皮子,气哼哼的往家去了。

李和从县城下了汽车,直拿着自行车票去县百货公司买了一辆永久,花了280块钱。

路面干爽,李和自行车骑得飞快,钢刀似的冷风呼呼灌入脖子。

夕阳软得像水,李和觉得冷,由内而外的冷。

他扯着嗓子大声唱歌,自己都听不见自己在唱什么。

路过洪水河桥,路边卖烤红薯的小贩来回跺脚,修车修鞋的摊子没什么生意,但对面饭店人声嘈杂。

部分微红或微黄的树叶在土黄背景的大地上十分鲜艳夺目,河沟边缘有几只静默的黄牛和一群吃草的山羊,土路上到处都有家畜粪便。

村里稀稀拉拉的人,有人扛着锄头拿着镰刀打树枝,迎面走过来,看着骑自行车的李和,惊奇地打着招呼,过去了还回头看。

刚进家门口,迎面老五大叫一声:“阿果回来了,阿果回来了!”

回头就跑。

是报信吧。

李和咧开嘴巴大笑。

------------

60、穷巷牛羊归

李和进了院子,刚把自行车摆好,迎面就碰到了李兆坤,笑着道,“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兆坤一眼相中了自行车,这玩意骑出去还是很风光的,村子里也只有几户人家有,扶住车把,跃跃欲试,“还是28轻便好,你怎么买这么个铁驴?”

“你看后轮辐条,很粗很结实,挂两个筐,能拉200斤以上,在家用,再方便不过了。28轻便后瓦盖不中,走点泥路,塞进泥巴就骑不动了”,李和扯着车辐条给李兆坤看。

小丫头一把腻歪在李和怀里,“阿果,阿果,俺好想哩”

她过完年就是7岁,倒不是吐字不清,只是这股方言渣子味太重,鼻浊音也不会发,舌头不会弯,N和l还是分不清。

李梅看了一眼在旁边学骑自行车的李兆坤,然后接过李和的包道,”你咋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又不缺使,你赶紧去洗个澡,换个干净衣服“

李和把小丫头举起来,掂量了一下,把小丫头放到地上,发现也是越发沉了,“阿娘呢?怎么没见着人?“。

“去给老三媳妇送鸡蛋糖水,怀孕口壮的很“,李梅把李和的干净衣服找出来,催促他赶紧洗澡。

老四盯着自行车,眼光发亮,李和洗完澡,抹干净头发,用胳膊戳戳老四,“那自行车你骑不了,太大了”

老四仰着头道,“哥,你答应过我,我考上初中给我买自行车的”

八百年前的哄人话,李和自己都快忘得差不多了,难为这丫头还记挂着,“那你考上了?考上了多少名?不能垫底吧?”

老四斜着脖子,傲气的说道,“哥,我是全公社第三呢,第一名,就比我多5分,计算题我就错了一个步骤,不然就是我第一呢”。

这真算重生后的爆的最大冷门了,这丫头上辈子成绩半死不活的吊着,考了个大专都是磕磕巴巴。

他同时又感叹时间真快,老四都初一了。

老四现在倒是越发用心了,老师也会提醒,你哥哥可是大学生咧,老四只得一心向哥哥看齐。家里条件好了,零花钱又不少,学习用品又跟得上,加上学习本来就不差,性子要强,上进心重,成绩当然就好了。

李和想了想,大不了再找人弄个自行车票,咬咬牙道,”行,年后给你买。你三哥房子建哪呢,带我过去看看“

老四高兴的不得了,蹦蹦跳跳的前面引路。

“二和回来了啊”

“哎,忙呢。”

别人随便一问,李和便要立足打个招呼。

李隆的房子就盖在河堤上,生产队统一划的地基,左右也就三五户,三间红砖正房,东边两间猪圈,西边是厨房,南边是围墙。

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