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海生不好意思的道“我觉得你说的也是对的,写诗挣不来钱,不能当饭吃,我老爹老娘要我养,我将来娶媳妇生娃,都要钱”
李和心里念声罪过,着急了,道“别啊,也不能为了理想放弃个人爱好啊。只要分清主次不就好了吗。只是校外的那帮子人少打交道就是了,好多都是厂里工人,为了几句诗,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而且我听说,不少和家里关系都比较紧张。你想想,和自己爹妈都能反目仇的人,能对朋友有什么好心?”
“他们只是父母不理解他们罢了“扎海生说完,还是沉默了一下,道”好吧,不过我听你的,不和他们打交道了。”
李和还是每天老习惯喜欢看报栏,每天关注关于南方的消息,深圳特区成立时,同时批准的还有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全国各地的人蜂拥到深圳,不管你有没有户口,不管你是不是黑五类,没有人岐视你。没有人问你从哪里来,不管你干过什么,什么学历文凭,就看你能不能干,有没有能力。
李和看着天越发的阴沉,北风越发的寒冷刺骨,只能感叹时间不经意间又要转入1981年。
李和刚进入食堂,就被何芳给拦了下来”小李子,明天就是元旦,今年不能再捣乱买酒。你自己随便想个节目。”
“我知道了”李和点点头,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赵青是不是处对象了?前天在图书馆门口看着和一个男的有说有笑”
对于这个一起在维修室处过的姑娘,李和抱有很大的好感,而且她的维修技术也是自己手把手教的。
何芳斜着看了李和一眼,“小李子,你该不会吃碗里看锅里的吧?这地球人都不能答应”
李和也知道何芳是开玩笑,只得无奈摇头道“那男的什么情况,可不是每个男的都像赵永奇这么实在,逢人就说我家大娃13了。”
许多记忆中的情节,如果不是碰到场景,李和都不一定记得起来。只是记得临近毕业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赵青找的那男的,在农村有老婆有孩子,那媳妇不知道哪里得了男人变心的消息,拖家带口进京,当时都闹了一个好没脸面。
八十年代抛妻弃子这种事情很常见,有的知青迫于压力农村成了家,有了老婆孩子,后来回城,为了摆脱过往,离婚再娶。有的人上了大学进了城,向往自由恋爱,为了爱情,做了陈世美。
特殊年代的婚姻爱情,对与错,谁又说得清,道的明白,李和不会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任何人。
何芳一惊诧道“你的意思,人家会不会在农村有媳妇、孩子?那不能吧,赵青应该打听清楚的”
李和摇摇头道,“我就是怀疑罢了,看着蛮成熟的一个人,又那么的会哄人,看着不像新手。倒是像花丛老手。你注意盯着就是了。你可以看看哪个学校的,各个学校党委团委不是经常一起开会吗?你可以查下档案。”
何芳不怀好意的笑道,“怎么说的那么像你?会哄人的花丛老手?”
何芳当然不会当做耳边风,自从和赵永奇单独做维修后,赵青可是帮了很大忙,相处这么时间,早就情同姐妹。
现在是1980年最后一个午后。雪花如期来临,它们翩然而至.
春夏季节,花坛里当有花儿开放,眼下是冬季,花坛里只剩下一些枯枝败叶。这些带刺的枯枝子上挂着随风飘扬的白塑料袋,像招魂幡一样。
元旦晚会依然没有多大新意,无非就是图个热闹。
李和睁大眼睛假装在认真的看,脑子里都不知道游到哪里了,突然听到一阵欢呼,等李和回过神,一班上来一个玩魔术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把一个火柴盒的背面塞上几根火柴,而正面却是空的,先给观众看正面,以证明里面没有火柴,然后趁人不注意,把火柴盒翻过来给人看,证明他变出火柴来了。
但这依然引来了很大的掌声和欢呼。
轮到李和被大家凑趣轰到台上,李和还是无奈,直接唱了一首后世烂大街的歌。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
送到火葬场全都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
全部送到农场做化肥
啊~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谁先烧成灰
先烧你,再烧我,反正都是人类的骨头灰。
.........................................
好玩的歌词,配合着诙谐的调子,全班笑的乐不可支,一时大家传唱。
晚会结束后,李和也没回宿舍,就靠在操场的柱子上,寒风灌脖子里也不在意,抽了一根烟,等着1981年悄然而至。
------------
57、美国来信
学校快放假的时候,李和悠闲的坐在教室里看小说,何芳递过来一封信,英文邮戳,中文地址,看着像美国寄过来的。
李和心里有数,大概只有汪雨了。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的姑娘,李和其实还是尴尬成分居多。
李和拆开信封,认真的看了起来,一手漂亮的行草:
李和,你好,见信知悉,我已经在美国Princeton大学安定下来。最近一年,更多的震惊,惊讶,紧张,几乎顾不上有思乡的忧愁,也不知道怎么给你写信,描述我的见闻。
这种贫困差距,不知道如何展示给你,我们依然是穷困国家,依照世界银行给出的RealGDPpercapita美国是一万多美金,而中国只有几百人民币,其实就是人均收入不及美国人一个零头。这里普通人的一顿饭,就比我们一年的收入要高,我怎么能不恐惧这种巨大的差异。
那种震惊,颤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那种感受,如不去亲历亲为,无法体会。
说句良心话,作为个人来说我动摇了,在美国混的再悲惨,至少你可以开上小轿车,可以住上洋房,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而我们呢?还有拿着烟袋锅凑到电灯泡上去点烟的。
但作为一个民族,如果我们整个的中国留学生,如果一代一代都是打工的阶级,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这也不能够回馈中国,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中国仍然没有完成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一个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不是科学技术能做到的。
但是我想说,我离毕业还早,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去留问题,我现在也不能准确的答复。
我希望你也尽快申请来留学,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需要到大三甚至大四,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但是我相信按你的努力程度,你完全没有问题的。
据报纸说,托福会到国内开考试点,这样你就不需要到香港考试了。
李和,我希望你来,见识一下更广阔的世界。我了解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