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5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来往往的人,全是黄皮肤的中国人。

最近又流传出来了好几个笑话,乌克兰金属研究所与马钢代表组成的苏联冷弯型钢专家代表团去中国访问,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冷弯型钢研究所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乌克兰代表团的人正兴奋的准备挣大钱的时候,结果回来,发现他们的研究所的人跑干净了,实验室和仓库都被中国金陵轧钢总厂给搬空了。

乌克兰金属研究所代表团的人去找乌克兰政府,乌克兰政府的答复很明确,你们要去找莫斯科,你们研究所一直归莫斯科管。

金陵轧钢总厂的人此时还没有走,把这群垂头丧气的代表团的人给请了过去,中国人民向你们敞开了怀抱。这些人没地方,干脆都跟着轧钢总厂的人走了。

鲁东省副省长、鲁东大学代校长按照去年的计划,率领代表团访问乌克兰超硬材料研究所,结果飞机落地没人接不说,到人家单位门口,发现也是空空如也。

只能到大使馆先打听情况,晓得被刘保用等人给搬空了以后,鲁东大学的校长李树才当场就急了,“咱们学校晶体材料实验室可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在建设当中呢,你们给搬了,我们到哪里取经啊!”

刘保用拍着胸脯说,“没事,到我们第五研究院不是一样嘛。”

鲁东代表团一行,只能作罢,第二天就回国了。

主要卖清洗剂的蓝星集团也来了,在基辅酒店里得意洋洋的向大家炫耀只要20万美金,就可以购进原来需要200万美金的设备,占了大便宜了!

总经理任建心本来指望大家夸夸他的谈判技术,中国人里面可没有他这么会杀价的!

可是大家看他们的眼神都是看二傻子的表情。

那眼神分明再说,这犯得是什么精神病?

后来终于打听明白了,20万都多了。在明白人的指导下,任建心果断撕毁了原来的合同,连夜安排人给苏联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德拉贡佐夫送去了二万美金。在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情况下,之后只花了一万美金就买下来了这批设备。

让他膛目结舌,大开眼界,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国了,变成了常驻乌克兰的一员。

------------

429、直捣黄龙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即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空中打击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地面军队,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向伊拉克发动了进攻。

萨达姆这位老司机可不是吃素的,老子不怕你哦!

次日,伊拉克展开反击,海湾战争爆发。

多国部队部署了90万人的部队,凭借压倒性的空中优势、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重创伊拉克。

令李和绝对想不到的是萨达姆居然死扛了二个多月,才被迫签署了停火协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一直到五月份,联合国安理会才正式宣布停火,海湾战争这才结束。

李和挠头痛苦,这历史偏移的太厉害了!

作为一名半军事专家,他记得萨达姆只扛了一个多月就熊了,哪里像现在这样死扛了两个多月!

他帮助刘保用等人改进了中国的弹道技术,中国把导弹卖给了萨师傅,萨师傅然后信心大增!

不服怼啊!

虽然最后还是熊了。

李和不管这些了,他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这一次一举干下了十几架阿帕奇。

同时他通过这次的石油危机,配合老布什政府的抛售现货石油政策,他跟着后面做空石油期货,也小赚了9亿美金,这点毛毛雨他已经激动不起来了。

潘友林跟他说的时候,他也只是说了一声,晓得了。

钱多花不了也愁啊。

刘保用等人却是受打击不小,因为他们帮助萨师傅制定的战略一体化防空体系,并没有顶住联军空袭,这让他们非常的失落。

随着在东欧业务进城的加快,李和彻底忙得脚不沾地了,酒店俨然成了他的办公室。每天既有国内的传真,也有香港那边的汇报,他需要重新了解公司业务、设计方案、给出意见、协调技术开发,甚至在乌克兰收购这边超过100万美金的款子还需要他签字。

他正对着一堆财务表格,气恼的抓头,普通的财务内容他还能看懂,可是涉及到复杂的外贸和国际会计,他就完全抓瞎了!

虽然这里已经有潘友林等人在帮忙了,可是总的方案还是需要他来做的啊,作为一个掌舵人,许多东西他是要看得懂的。

他总觉得怎么忙都忙不完,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该休假就休假,这个是制度规定他站起身,透过窗外,天气很好!有阳光,有云,有蓝天。

他应该去打溜的,怎么可以躲在昏暗的房间里做这种没有前途的工作呢?

简直给自己找不自在!

他知道所有的事都有规则管,只要按规则走就不忙,如果继续靠人治,将来他可能管理一个十几万万人的超大型财团,他哪里管得过来!

关键他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他不知道如何改善企业管理,如何的优化内部机制,如果这道坎迈步过去,他始终也难以上台面。

李和终于明白,到了他这个阶段,请职业经理人的事情耽误不得了,让他做技术还行,让他做管理,简直白瞎了。

可是请谁呢?

在他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史威廉敲门进来了。

李和站起身,“请进,辛苦了,请坐,有什么事吗?”

史威廉笑着道,“李先生,我要郑重的向你介绍一位客人。”

“客人?”李和正疑惑着,却从门口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曼妙高挑的身材,让人眼前一亮,“郭小姐,好久不见,幸会,幸会。”

“李先生,你什么时候也这么客气了。”一声悦耳的轻笑,郭冬云朝他握手。

史威廉摊摊手,“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先走了,你们聊。”

“你先忙。”李和把史威廉送出了门口,转身对郭冬云道,“你怎么到这来了。”

“怎么你们能来,我们就不能来了?”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这么大身份,一般人可是请不到你。”李和给他倒了一杯茶放了她跟前。

郭冬云正色道,“我这次是从远东来的,主要是帮助日苯企业做杠杆并购和财务策划。”

“远东?”李和的心里有点吃味,虽然他已经在远东挖了不少人,可是依然不想便宜日苯人。

“远东的木材加工厂、水产基本被日苯人把控了,日苯电信电话、丰田、丸一、住友、三井物产、大林组、新泻中央银行都去了,至少不下100家日苯企业,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