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1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小瞧了李和就是小瞧了他!

他已经很有这种觉悟了!

他要让这个姓张的知道,李和并不在乎金鹿的产业,他于德华还是金鹿的实际掌门人!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思。

他只是道,“我想张总是不是误会了,我们李先生不但是金鹿集团的董事长,而且还是远大集团的董事长。我们是多元化经营的产业集团,进出口的营收在我们总营收中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这么说吧,刚刚在浦江开业的通商银行正是李先生的产业。当然也包括咱们现在所在的这个酒店,还包括承建这座酒店的香港中基路桥公司。”

张培林一行五六个人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震惊。

远大集团!

中基路桥!

四海酒店!

通商银行!

金鹿集团

每个名字都让张培林一行人如雷贯耳!

这是多大的一个产业啊!中基路桥是香港上市公司!参与了国内众多的分包和总包工程,在建筑业内更是无人不晓!远大集团和金鹿集团目前正在打交道,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四海酒店不要在浦江,就是全国都能排的上名号!从南至北的各大都市的繁华市中心几乎都能看见四海酒店或者四海饭店熟悉的招牌!

至于通商银行,最近在浦江更是闹出了大动静,起码在银行同业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傻蛋银行,打出了“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贷款口号,专门向出口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和外汇贷款!

而且贷款要求出奇的简单,只要有外贸订单合同和一年以上的经营资质,都可以向通商银行贷款!

最重要的是手续太简单了!

而且审批从来没有超过三天时间!

这在银行业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更是在出口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民币贷款先不说,光是能外汇贷款这个诱饵,让许多企业经营者趋之若鹜!

有了外汇贷款可以进口先进的设备和材料、配件,淘汰落后的产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有了高质量的产品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拿外汇出国参加各种展会,到处做广告!

外汇的作用真的是太多了!

可是看笑话的银行同业也太多了,通商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简直像是在开玩笑!

风险防范简直形同虚设!

风控措施简直一点也无!

只要填了申请材料,1万以下额度的贷款,居然不需要实地征信!

1万是美金啊!

最起码也要去客户的经营产地去做个实地调查吧!

面对各种质疑,通商银行的总经理黄炳新却是说了不!

他当众毫不掩饰的说,“我们有钱,我们任性!我们愿意用100亿美金的亏损来建立和弥补中国的征信体系!”

100亿美金当然是夸大的说法,经过众多国内外专家的调查和预判,2亿美金的亏损就足够让通商银行走向破产清算!

当然是有钱任性!

短短的二个月时间,通商银行已经分别放出了2000万美金的外汇贷款和1亿的人民币贷款!

市场上终于知道,这家香港本地的小银行不是在开玩笑!

这些都是李和的授意,小额贷款已经在后世用实际证明是可行的。商业银行若能摒弃以往对外汇贷款业务的偏见,正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就能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手里大笔大笔的人民币现金有了去处,现在终于不用堆在家里的地下室了。

他更多的是想对国内中小企业做帮扶工作,他已经做好了高坏账率的准备,亏损他都不在意。当然,这是不可能亏损的,将来中国银行业的大批优质客户都是产生于这些中小民营企业。

月有阴晴圆缺,玉璧也难掩瑕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年代,总会有一些不诚信的人,可是不能因为这些不诚信的人,他去错杀那些诚信的人。

如果现在不抓紧这些优质客户,一旦四大行反应过来,通商银行将无立柱之地!

所以短期的亏损他不怕!

大家看着在一旁安心喝茶的李和,眼神都不一样了。

张培林激动的说,“没想到,真是没有想到。”

他原本以为两个人会有对等的地位,只是因为对方是港资,又是业主单位,他态度上柔和一点就差不多了。此时才发现,两个人根本不对等,人家是庞然大物,他们建工集团只是小蚂蚁。

“客气了。”李和可真不能拿未来的500强单位当小蚂蚁,指着茶杯说,“请喝茶。”

他自己都没发现,他越来越需要别人仰望了。

也许终有一天,他会跟他亲爹李兆坤喝酒一样,找到独孤求败的滋味。

张培林不知道是怎么走出四海酒店的,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回去立马就开会,重新规划与金鹿集团的关系。最起码也要与金鹿集团达成一两项战略协议!

------------

368、光灿灿胸悬金印

李和几乎每天都要去一次工地,有时间都跟朱国豪等人开项目推进会议。

浦东项目设计方案待优化,设计编制进展缓慢等问题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年后最后一场推进会议,市委的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也出席了,就规划设计、资料完善、征地补偿等相关工作进行了协调讨论。

同时算是对于李和有了认可。

李和笑了。

他终于见光了。

市委的相关领导的宴会,他自己并没有去,还是让于德华去了,门面必须由于德华来装。对许多人来说,引进外资是政绩,陡然变成私营企业,都会很尴尬,李和不出席,各方也就默认了。

消息传到京城,第一个打来电话的,居然是王慧。她的电话打进了项目工程部,李和突然接到电话,还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她大骂,“龟儿子,你真会装犊子啊!我都敢骗!”

李和苦笑,“抱歉了。”

王慧转而说,“你真的很不错。”

李和好奇的问,“谢谢。你怎么知道?”

“要你管呢。”王慧啪嗒挂了电话。

刘波第二个打了电话,也是大骂,“你害死了老子!为了你们那个破试验报告!老子天天要加班!”

李和大笑,“活该!”

第二天,他安排平松回京成立了空壳子的中国地大集团,实缴注册事情一个亿。因为手里没人,不就是空壳子嘛。只要有背景的各种系统的集团此时应该层出不穷了,他倒是不算突兀了。再说有王慧担保说可行,他还有啥担心的。

其实早注册,晚点注册都是一个样,只是早点注册的话,以后吹牛有点底气,比如中国地大集团成立于1989,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