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这一声啼哭,好像划破了黑夜,迎来了黎明,李和的心跟着松了一点,慌忙站起身,刚要拍门,门已经打开了。
他怔怔的看着已经摘下口罩的医生,什么也没问,直接抢进了门。
一个护士抱着孩子说,“恭喜,李先生,是个男孩。”
李和只是看了一眼孩子,直接到何芳床头,只是握着她的手,他看着她憔悴的脸色,什么也说不出来。
何芳说也只是笑,什么也不说。
医生把李和推开,把何芳抬头了推车上,推出了产房,重新推进了病房。
他一直都是握着她的手,并没有松开。
在病床上躺问后,医生也出去了,何芳说,“我要上厕所。”
李和抱着她,发现她太重了,抱的有点吃力,看着她的昏暗的脸色,还是忍不住泪水又出来了。
其实他知道没什么事,全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但就是压抑不住心里的难过,心脏就像一直被人攥着,半条命被抽走的感觉,那是第一次体验到,何芳对他有多重要。
于老太太说,“这孩子真像你。”
“不能像我,不能像我。要像妈妈才好。”他长的多磕碜啊!
李和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隐隐的有点失望,怎么不是闺女呢?
不过,这是他的种,抱着他,就像怀抱整个世界。他还是一样爱他爱到骨子里的。
他轻轻的拨弄着孩子的小手,他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羁绊,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在他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
默默守护在他身后、他需要、自己就出现、不需要、自己就闪、就这样守护他一生一世。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搂着她和孩子,终于郑重的说了一句,“谢谢。”
她抚摸着他的头发,说,“说谢谢的应该是我。”
两个人相视而笑,好像终于在生命里感应到了彼此。
孩子上完称,六斤半。
两个人嘴都笑歪了。
何芳说,“你说叫啥好?”
“李六斤?”
“去你的!”何芳气的拿了抱枕砸了他一下。
“听你的。”李和决定把命名权交给何芳,毕竟她的辛苦最多。
“真让我起?”何芳不信。
“真的,你起吧。好歹你也是大才女吧!”
何芳哼了一声,说,“算你识相!”
她闷头沉吟,一会儿‘坎坎伐檀’,一会儿‘驱马悠悠’,甚至唐诗都默上了,‘自顾无长策’、‘杳杳钟声晚’,可还是定不下来。
李和看她在那背诵诗三百首,都有点替她着急,在旁边善意的提醒道,“跟你姓何我也没意见。”
“说话越来越没规矩。”何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不过却是问,“你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取哪一个字比较好?李会?李凌?李顶?”
李和还没回道,她突然一拍床,说,“有了。叫李览!”
“李览,李览。”她自己越念越顺口,希冀的看着李和说,“这个怎么样?”
“李览。”李和也跟着默念了好几遍,也觉得挺好,因此就道,“就这么定了吧。叫李览吧。不过..”
“不过什么?”
“比画太多了,你儿子说不准将来会恨死你的。这个锅我肯定不背。”名字是真不错,富有意境,辨识度很高。
何芳傲气的说,“我儿子聪明着呢,肯定会写!”
她在第二天强撑着下床了,虽然腿脚还是有点哆嗦。
第三天不愿意在医院里继续住下去了,要回去。
李和同意了,带着她和孩子回家了。
她的奶水足,经常涨的酸痛,有时候宝宝刚吃完,不注意就流到床上了。李和跟在后面手忙脚乱,手绢堵不住的时候,只能嘴巴帮着堵了。
味道有点甜,比牛奶好喝。
他安慰自己,再过一个月就能在美丽的大草原上驰骋了!
因为有了孩子,两个人的睡眠质量差了很多,孩子半夜吵闹的很。
何芳看他眼眶都熬的通红,心疼的说,“你睡隔壁屋子吧。”
“我也能帮你看着呢。”李和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每晚他睡得比较死,都是靠何芳起来哄孩子。他每天都发誓要警觉一点,可每一次都没法在孩子哭闹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何芳还在坐月子呢,他不想他这么累。
哪怕他已经努力的在改变自己,还是何芳劳累的多。
不过对李和最大的改变是,他现在在在家里抽烟抽得越来越少了,哪怕实在顶不住抽了一根烟,要都要去刷牙刷几遍,不然何芳不让他抱孩子。
这个孩子治了他多年的懒癌,睡懒觉得到根本性改善,哪怕他不能在夜里帮着何芳,可是早上为了何芳多睡点,他就必须早起哄孩子。
有时候他自己偷懒导致孩子不舒服哭闹时,内心会愧疚无比。看到孩子对他微笑,心都萌化了。
王玉兰听说生了个大胖小子,跟李兆坤两个人嚷着要过来,她哪里知道香港在哪里,千山万水都要来的。媳妇坐月子,婆婆不照顾要挨戳脊梁骨的。
李和跟李兆坤说了路线,让老俩口自己过来。李兆坤走南闯北的晃荡,有一点好,就是从来不会迷路,哪里歇脚,哪里上车,都是门清。
而且上辈子,王玉兰一想孙子了,都是跟着李兆坤千里迢迢赴京,这一点李和一点不会担心。
所以他只是让他们买了到广州的火车票,他亲自去接。
------------
357、老俩口
王玉兰是一点不稀罕进城,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她的宝贝孙子,她是绝不会进城的。
她这放不下,那也放不下?
其实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家里除了几间像样的房子和一些牲口,就真的没什么了,根本没有什么万贯家财值得留恋。
纠结了好几晚,王玉兰才下定决心去看看孙子。
她走之前把家里都托付给了小媳妇,千交代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家里的牲口,她会尽快的回来。
段梅的耳朵都让她啰嗦的起了茧子。
李兆坤却是高兴,能出门,还是带着大钱出门,没有比这舒畅的了,这意味着绝对的吃不了苦了。
带着王玉兰到了省城的火车站,顿时豪情万丈。
两个人带着小包大包的东西上了火车,把装着老母鸡的编织袋都一股脑的扔到了行李架上。
到晚上的时候,李兆坤饿了,很自然的要买吃的。王玉兰一听说盒饭要一块钱一盒,怎么都舍不得,只是让李兆坤买他自己的那一份,她自己是不肯吃的,一顿不吃又饿不坏。
本来花了那么一大笔的车票钱,就够她心疼的了。
李兆坤大大咧咧的说,“用我的钱!”
王玉兰不满地说,“你的还不是俺儿的。”
“你把身体糟蹋坏了,去医院花钱还是儿子的。”李兆坤不以为然,还是从口袋掏了钱,坚持要了两盒盒饭。家里这娘们胃口有多好,他是清楚的。
她胃口好饭量大,农忙时一顿能吃两碗面条另加一个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