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能回来生孩子,她也能伺候的上。
段梅说,“人家条件好着呢,你没听老四说,那里医院不知道有多好。比家里强多了。”
王玉兰说,“在医院哪里比家里好了,一股药水味,呛死人了。”
老四耸耸肩膀,也不解释了,知道解释也是没用。
饭还没吃完,爷奶和叔叔婶婶都来了,老四把从外面带回来的礼物,一家分了一点。阿爷给的是一个上好的烟锅子,老汉还是习惯抽旱烟,嫌弃卷烟没劲头。
给老奶的是一些核桃粉和奶粉之类的补品,不过老四知道,老奶多半不会自己吃的,肯定要便宜了孙子和重孙子。
给两家叔婶是一家两条烟和一条头巾。
老四看着这眼前的一家子,心里多了许多感慨,她有时在想,要是没有哥哥,这一家子该怎么办呢?
她也是吃过苦,挨过饿的,就因为受过这些罪,她才珍惜今天的生活。
她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去国外读书,曾经懂事的想,能把小学熬完了就不错了,家里这么困难,哪里还能读初中呢?
可是她却顺利的读了初中,甚至考上了高中,还上了大学。
她的人生出现了太多的意想不到。她跟李秋红一样,都是拿哥哥当偶像的,没有比哥哥更厉害的人物了。
也许没有哥哥,她大概要在这荒芜破落和贫困的农村呆一辈子吧。
她不是嫌弃这破落的地方,只是因为爱的太深,不忍再看这破败。
出去之后,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更清晰的认识到了贫与富的差距。她也更能理解哥哥的话了,为什么觉得父亲可怜,不是他愿意成为那样的父亲,只是因为他身在那样的底层,他的眼界,他的目光就在那里,改变不了。
她看向正在喝酒喝得香甜的李兆坤,眼神跟以往更加的不一样了,也许哥哥说的对,对这样的父亲是该多点包容,他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能把她生出来,没饿死她已经是造化了,她还能有什么不知足的要求呢?
李兆坤又重新跟在后面吃了一顿饭后,心满意足了。也不在院子里竹床上纳凉了,拿了一把蒲扇到村里的麦场上吹牛了。天闷热睡不着,许多人家都拿了竹席在麦场上纳凉。
他从四闺女和五闺女那里得来的只言片语够他吹上个把月了。
假酒事件对他的威信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觉得有必要重新树立起来!
他老李家现在可是有三个孩子在国外呢!
十里八乡的数一数,还有谁家比得上他家?
他李兆坤当然可以吹了!
------------
353、悲哀
李庄分了责任田后,大家开始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设临时麦场,可村里原有的集体麦场并没有失去它纳凉的功能,只要一到夏季还是照样聚满了人。
麦场纳凉的人很多,每家都有四五口人,坐着的,躺着的,蒲扇摇个不停。在宁静的夜晚,鸡鸣狗吠像是近在咫尺,纳凉的人能够辨得清是不是自家的。
大部分人家都还是泥草屋,房梁很低,一到夏天更是闷热,像李兆坤和刘大壮家、李辉家这种大瓦房都是少数。家境好一点的,顶多就在屋顶上挂个吊扇,可也解除不了闷热。
农村已经通电了,可是电视机这类东西似乎还有些遥远,只有少数几乎人家有,所以就更显得闷热无聊了。与其呆在屋里闷热的睡不着,还不如到麦场上纳凉呢。
麦场也凉快的有限,但是这里天高地远夜空辽阔,满头星斗莹莹生辉,月光也洒的漂亮。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会集聚到麦场上,兴奋得跑来跑去,这么好的夜色掩盖,不去玩躲猫猫多可惜。
汉子们可以聚一起抽烟吹牛,谈论着当年的收成,盘算着下年的农事,妇女们可以在一起东家长李家短,八卦个没完没了,王玉兰就属于这一堆的。
她这些年一直属于妇女里面的老八卦,一天不唠嗑,浑身就难受,现在手头活钱多,平常挺愿意给人应急,这个三块,那个五块,博了不少好人缘。
李兆坤自己都感叹,这老娘们不是当年的老娘们了,他搓弄不动了,在家里他现在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可相反的他却是面貌丰腴了不少,他这样的懒汉,一不下地,二不种田,又没什么闲心思,偶尔只在忙季带带孙子,能劳累到哪里去?
每晚饭后,他都跟王玉兰抱着席子来麦场,不过今晚王玉兰没来,他也就没抱席子了,哪里挤挤就是了。
他一到,希同才就给他挪了个位置,说,“坐这。”
李兆坤拍拍肚子说,“不坐,吃撑了,溜溜肚子。好家伙,那大蟹一斤重,我就死磕了四只。”
老四带回来的这种大蟹他是第一次吃,吃起来口味好,他吃起来就没有顾忌了。
李辉老爹认为他吹牛,奚落道,“蒙咱没见过世面还是怎的。一斤重?你咋么不说都有你脸大了。”
旁边的人也跟着哈哈大笑,不过有新鲜的听,大家也高兴,李兆坤坐县委书记的小轿车这种段子大家已经听的不耐烦了,李兆坤能推陈出新,这是极好的。
“你们不信?那是海里长的,个顶个的大,谅你们也没见过。”李兆坤这次不慌不忙,他是有证据的,还有两只没吃完的大蟹在家里的水桶里放着呢!
他非让这群乡巴佬见识下不可!
牛皮不是吹的!
淮河不是尿的!
他李兆坤没点真能耐敢胡说乱编吗?
大壮他爹也在旁边说,“天天就听你瞎能。”
“说话也靠点谱。”有人在符合。
大家当然是不信了!
人家越不信,李兆坤越得意,他招呼大孙子李沛道,“去让你姑把咱家的蟹抱过来。”
李沛正玩的兴头上呢,不怎么乐意,犹豫着呢,李柯却反应快,腾腾的跑回家了。她一直是李兆坤得力的小跟班。所以在经常性的情况下,李兆坤自然偏心她多一点,闺女不贴心,儿子不贴心,孙子也不贴心,可是有个贴心的小孙女,够他得意了。
从来不迁就人的李兆坤,唯独迁就这个小孙女。
她学话很顺,回到家一个劲的说阿爷要看大蟹,老四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本来想洗个澡就睡觉了,看来是睡不成了,只得拎着大桶里的蟹去给她亲爹显摆了。
李兆坤离多远就迎着老四,把桶夺了过去,嘿嘿笑道,“来看看,来看看,蒙你们没有。”
怕大家瞧不清,还把大蟹从桶里倒了出来。
好事的本来抱着瞧热闹的心情,结果真的见到这么大的蟹,都是吓了一跳,平常河沟里的毛蟹有个二两重就是不错了。
李兆坤一副我没骗你的表情!
老四跟着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