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4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许是心里暗示的作用,他知道这个人有多牛,如果不知道这个人的根底,他也许就没这么紧张。

得罪了这种人,他死都找不到地方。

他又为自己的没出息而羞恼,不过还是自我安慰,就是李科来了也得乖乖装孙子。

这样一想,心里果然好受多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个现实是必须承认的。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没有他这种鱼鳖虾蟹,哪有这些花花世界,对大人物来说,我捧你时你是个玻璃杯子,我松手时你就是个玻璃茬子。

自己要是没能耐没本事,谁都不能惯着你。不要把自己想的多么多么牛逼,再厉害的香水也干不过韭菜盒子.....

说实话,地位差异太大根本没办法做朋友,最好联系都不要联系,否则委屈的都是自己。

人在江湖,最重要的是先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利益。

周萍见李和还在巷口发呆,就上去问道,“我让人开车送你回去吧。”

李和揉揉脑袋道,“不用。泡杯茶给我。”

周萍去给李和倒了杯茶,“你要不进屋坐会再走吧。”

李和道,“你今天怎么对孟建国的媳妇这么热情?”

今天孟建国的媳妇过来,周萍基本是围着她一个人转,客气的不得了,李和就感觉哪里不对劲。

周萍不好意思的道,“孩子不是要升初中嘛,他户口不在这里,有点麻烦。”

“想去附中?”李和算是明了了,孟建国的媳妇是附中的老师,同时也兼任教导主任。

周萍为难的道,“也是没撤了,他爷奶年龄大了,他要是在乡下读书,根本没人照顾他。”

即使现在有钱了,让她为难的事情依然很多,就是简单的孩子的上学问题都解决不了,她前前后后托了那么多关系,没人都搞的定。

“她同意没有?”

周萍摇摇头,“没松口,就是光说困难,说开学以后再看情况。”

李和笑着道,“你怎么没跟我说?”

“又不是多大的事,你何必犯难。”

李和道,“你明天置桌好酒好菜,我帮你请过来,一准成。哪怕她不成,不是还有何芳吧,理工附中也不错的。”

周萍道,“何妹子也不容易,可不敢麻烦她。那我明天就置酒席?”

“就明天吧。”李和相信这个面子孟建国两口子会给的,上学这种事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对外面不熟悉的人,他们总要端点架子,要是随便的人都答应了,他们非累死不可。

------------

280、汇款

陈大地终于离婚了,整天没精打采的,下定这个决心对他来说非常的不容易,他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气力。李和不知道这样硬插一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他虽然没有在两个人的婚姻里面挑唆,只是间接的改变了陈大地的人生轨迹,但是因为他的出现,陈大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却有了相应的改变,对婚姻和生活的理解与过去自然也有了不同。

他对李和说,“我想去外地。”

李和疑惑的问道,“回老家?现在不是做的不错嘛。”

陈大地摇摇头,“寿山师傅说想在苏杭一带开分店,他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正的有钱户在那扎堆呢,咱要是不去那里做生意就是亏死了。我想去开分店。”

“随便你吧。”既然陈大地想换个环境,李和没理由不支持,陈大地原本就是稳重的人,再加上这么长时间的历练,对饭店餐饮是了如指掌,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他更支持寿山做饭店的扩张,他现在手里的现金太多了,不用在饭店里就没地方用了。他现在很想找到王万科和刘氏兄弟,请教一下他们这么多钱是怎么存的,定期还是死期。

钱多了也是苦恼。

随着饭店在异地的扩张,他都不知道他名下到底有多少房产了,反正是越买越多,捡到了篮子里就是菜,甚至现在都懒得计较房子以后会不会拆迁了,要是拆迁的话,他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拆迁户。

他现在就是传说中的包租公,每次收房租都让他头疼,来回跑太折腾人了,遇到难缠的租户,更是要磨光嘴皮子。

几个经济特区已经出台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政策,这让李和对拿地跃跃欲试。他本来想安排平松去南下拿地,既然平松心不甘情不愿,他暂时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想了半天只能让二彪出面了。

二彪这个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粗犷,甚至可以算得上精明,黑的白的都是一套一套的,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人比李和还要高明一筹。

李和没有想过去请外人,在目前的条件下他没有办法参照香港远大公司的模式用人,他只能任人唯亲,起码时间已经证明二彪和苏明这些人是值得他信任的,他用着也放心。从外面请了再有能力的人回来都是拖拉机装飞机引擎,瞎忙活。

他给二彪打了一个电话,二彪听了李和的话就要急吼吼的回来,他是更加的渴望独当一面,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居人篱下。

李和道,“你不用回来,你先把公司注册好。”

在特区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注册虽然已经方便许多,但是依然还是需要时间,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都下不来,没有营业执照就拿不了地。

接下来李和开始发愁怎么把钱汇出去,他最后想到了张先文,这种走南闯北的人,肯定有自己的汇款渠道。

他找李爱军要来了张先文所住宾馆的电话,说在四海饭店请他吃饭。

张先文没有推辞,爽快的答应了,开着小轿车来的很快。

坐下后听了李和的话就笑着道,“要是小额的话你直接在邮局信汇或者电汇都行。”

李和冲他举起杯子,一口喝完后道,“大额。”

“大概多少?500万有吧。”张先文对李和的身家多少有点了解,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一千万多万吧。”李和准备把所有的现金都汇到南方去,哪怕寿山的饭店扩张的这么凶,他手里的现金只增不少,留在他手里发霉的话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索性他就一股脑全部搞出去增值。

张先文对李和有这么多钱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意外,想了想道。“没问题。如果是汇到这里可能有问题,但是汇出去没有问题,南边是他们的大本营,不要说几千万,几个亿那么瑞安人都能给你整出来。”

资金池是分两端的,钱本身没有真正的流动,只是账目上的划动。

“他们不是主要做外汇吗?”李和对这些瑞安人也有所耳闻,瑞安被称作中国外汇之乡是当之无愧的,基本上所有跟外汇有关的地下钱庄都是瑞安人开的。

有许多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