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4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遍,见众人齐齐点头,才无奈的道,“那我能分多少钱?”

黄国玉太了解小威二百五的性子,赶紧给了老丁一个求助的眼神。

老丁道,“那个不算利润,里面还有应付账款,包括到期的货款、房租和水电。”

“什么应付不应付的,我就想知道要是分红我能分多少钱!”小威不耐烦了。

老丁道,“你准备关门不干了?”

小威道,“一年挣个百十万,傻子才不干呢。”

老丁道,“那你把钱抽走了,还做什么生意?货款、房租我在账册上每一笔都记得清楚,每个月都要给的。”

黄国玉道,“虽然远大公司和金鹿跟我们的关系不错,可是也没有赊欠的道理,每个月都是货没到钱就先打过去了。”

他哥俩自从服装亏本以后,差点一蹶不振,结果意外结识了小威这样的地头蛇,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跟着小威熟识以后,他鼓动着小威投钱做起了家电的生意,但家电比他想象中的要难了许多。在卖方市场从来不愁卖货,只要有货源,转手就能卖钱,可是进货就是愁死人了!

大的商业机构都是国营,有一级批发站,有二级批发站,都有自己进货的渠道和网络,唯独他没有,哪怕有货源,拿货价格也比国营商场高了很多。

为了拿到低价的货源,他不惜以身犯险去番禹拿了一些走私货。

当他向小威邀功的时候,小威哈哈大笑,“你个愣熊,老子大哥的大哥就是华北最大的批发老板,你还去找走私货?真真的傻子。天桥百货够牛不?”

他张张嘴,“牛。”

“他们拿货都是通过咱们。”

就这样他跟平松搭上了关系,顺理成章的又跟香港的远大公司和金鹿公司牵扯上了,放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会和香港人做上生意。

最后他才明白,他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人家一句话。

------------

269、意外

就是小威这样游手好闲,啥事不问,但是黄国玉哥俩照样是佩服和感激,没有地头蛇照应着,哥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最起码没有无赖混混敢在他们店里横行。

小威垂头丧气的道,“不能分红,做什么生意啊!”

他可是亲眼看见每年平松和卢波这些人提着大袋现金给李和分红的,怎么轮到他就毛也没有呢!

但李和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主张初创企业分红的,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中,一方面公司本身处于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把资金投入到公司目前高速增长的业务中能够让股东投资回报达到最大化。

特别是在一些科技企业中表现的比较明显,、戴尔、亚马逊都从未分红过;思科、苹果总共也才分过一次红,所以这些科技巨头手里都有大量的现金。

但是李和不得不分红,作为一个二道贩子,他不需要大资金的运转,更没有大宗的所谓并购和投资,有钱没地方花啊,不分红留着干嘛!

黄国俊道,“威哥,明年可以分红了,这毕竟是刚开始。”

他比小威年龄大,但是对小威还是一样的客客气气。

小威道,“行了。”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心里比较迫于求成罢了。

他现在太需要证明自己了。

他不想让任何人把他看扁,他相信总有一天会一飞冲天。

老丁见小威没了动静,就收起了账册上楼去了。

黄国玉道,“中午留在这吃饭吧。”

小威道,“既然这行这么赚,那么就再开三家店。”

“再开?”黄国玉想不到小威突然怎么有了这么大的魄力,之前要求开分店,都是推三阻四,“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啊!每个月光是货款就是吃不消了。”

小威道,“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你不用管了。”

他带着大奎骑上摩托车就走了。

李和见小威又回来,问道,“你这转来转去的干嘛呢?”

小威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向李和吐露了心思,“哥,你放心,这次我肯定好好做。只要远大公司愿意让我赊欠两个月的货款,我就能翻缓过劲来。”

他在心里琢磨了好几遍,才想起了这么一个方案,找李和借钱他没有这么大脸,不如赊欠来的最实际。

“我同意了。只给你两个月时间。”电器店李和是大股东,说来说去对他是最有利的。

小威高兴的道,“谢谢哥....那.....”

“下午我就去打电话,你尽管提货就是了。行了,赶紧走,别在我面前碍眼。”李和不耐烦的开始撵人。

小威高高兴兴地走了。

吃过午饭以后,李和刚要出门去邮局打电话,张老头就开始喊他名字了。

他去了电话亭,拿起话机,“老沈?”

“李先生,是我。”果然是沈道如。

“有什么事吗?”

“李先生,今天高盛转入了21亿美金的分成!”沈道如在电话里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们之前的合约也全部清空,也有近五亿美金!”

李和喃喃道,“那就是44亿了。”

他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身家积累到了55亿美金。

不过也没什么激动,看不到现钞,也就是一堆数字。

“李先生,准确的来说是55亿3100万美金,这还不包括我们名下的物业和地产。”沈道如表现的比李和还要兴奋,他也正在筹划组建远大集团,从此他在香港也算号人物了,那真的是港府也要让他三分了,“前几天港府已经宣布救市了,我们怎么做?”

李和道,“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吧。港府投多少?”

“宣传上是说要投40亿港币。”

李和道,“那你看着办吧,有多大声势弄多大声势。”

沈道如激动的道,“知道了,李先生,我会把香港的所有媒体请过来开新闻发布会,响应港府号召参与救市!”

他想到他的风光之日都是忍不住的颤抖。

如果真的救市成功,从此港府都要礼让他三分!

“康年银行的事情怎么样了?”李和还是对收购银行念念不忘,如果真的搞成功了,在他看来比挣多少钱都有意义。

“李先生,目前只有林家在和我们争,跟我们不相上下,只要我们响应了港府的救市号召,到时候港府自然会偏向我们,拿下康年不是问题。”沈道如的思路很清晰。

“那抓紧办吧。”

李和顺带提了小威的事情才挂断了电话。

“李老师,你国际友人可真多,每次接电话都是一阵叽里呱啦的,也没人听得懂。”

李和左右看看,见秦老头不在才松了一口气,笑着道,“我这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

刚没走一段路,张老头又喊他了。

“李老师,这次不是国际友人。”

李和接起电话,“喂。哪位?”

“我,老穆。”

“啥事?”李和感觉到稀奇,穆岩基本很少给他打电话,何况明天就上课了,还有啥事明天见面不能说的。

“找你借车用,杨玲丢了!”

“丢了?大活人怎么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