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李和有时想父亲人生的前半部分,除了王玉兰对其有死心塌地的爱,周围并没有几个人对其存有好感。

作为父亲,他不能自己和弟弟妹妹更多的爱;作为丈夫,他不能够养家;作为商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应付瞬息万变的经济;作为农民,他没有劳动技能……

生命其实很简单。他虽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其实心地不坏,没有流氓无赖习气,更不会欺侮别人,甚至有些胆小怕事。

又在井边重新冲洗了一番,换上大姐重新改的大裤衩子,终于有凉爽的感觉了,困意席卷,迷迷糊糊地的就倒床上了。

醒来发现院子里又站了几个人,也是送黄鳝过来的。

”我也不和你们客气,你们自己找地方坐啊,热头还没下去呢“,又对李隆说道,”来人了,你也把我喊起来呀“。

”是我没让他喊得,看你睡得哈喇子都出来了“,这李辉也是没出五服的本家,也是和李和年龄差不大,从小也是一起玩到大的。

上完秤,李和说道,“谢谢哥几个帮衬了,明天下午这个点你们过来就行,我把钱算给你们”。

“说的什话,我泥窖子里一堆呢,又不值钱,一直留给母猪上奶,多了都没用,你要不提,也就放那了”,这年头能吃这么体面的胖子可不多,陈永强可真不知道吃的什么长的这么膘。

李和送完人,一看小本子,乖乖,又多了300多斤。

这下李和有些心慌了,统共600多斤呢,明天要是销不出去,这乐子可就大了。两辈子,他也没做过水产啊。

一看李隆神色,哥俩想一块了。

实在不行,就得分两个摊位,他自己去北街重新开摊,让李隆去已经熟悉一次的南街。

兄弟俩一合计,就只能这样了。

”哥,一个摊300斤,应该问题不大,顶多耗点时间,卖个几天没问题,可都是附近老客,人家也不能天天吃这玩意啊?再说,今天第一天还没怎么传消息,咱家就收了600斤,后面的也是得了消息,咱2000斤也不止啊“。

”出息,沮丧个脸给谁看,你别管“,李和算计着必须找水产供销公司,黄鳝泥鳅在农村不是稀罕玩意,但是在城市可是好东西。小县城的供销公司只是三级站,一般不收购,只能去省会城市了。

李和倒是以前倒是听一个四钏的朋友聊起过,他们川内在七十年代生产队就开始养黄鳝、养鱼,李和还好奇的问卖给谁,朋友当时就说,“当然是卖给水产公司了,每个县城都有水产供销社。沿海的就方便多了,渔业队捕到鱼直接卖给海面上水产公司的收购船”。

后面经济改革的时候,李和还听到一个关于渔场的笑话,说是浙省的渔民到黄海捕鱼,喜获丰收,几网围捕大黄鱼二万多斤。

但是东寻西找,海面上只有飘着“苏省”“浦江”信号旗的外省、外地国营水产公司的收购船,没有浙省的收购船。

没奈何,他们只好掉转船头,装着鱼返回故里。

因为按照现行规定,渔民生产的鱼,只能卖给本县的国营水产公司,不准跨县,更不许跨省投售。

就这样,经过二天二夜的长途运输,不仅一船金光闪闪的大黄鱼变成了臭气熏人的次品鱼,而且,渔民丧失良机,影响生产。

这些鱼国家收购后加工处理,亏本二千多元。

至于现在本地到底是什么政策,李和把握不准,只能明天去省城看一趟。

”我明天把大壮带着,你俩一人一个摊位,我抽个空去省城“。

”去省城,远不?“,李隆最远的也就去过县里,省城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赶驴车要4个多小时,比去县里多两半路“,李和也没多说,站起来就要往刘大壮家去。虽然自己大姐也是个能顶事的,可是在县里一个大姑娘,人生地不熟,自己还是不放心,磕着碰着也会让自己提心吊胆。男孩子就一点好,胆大皮厚,万一出点事跑得快又抗揍。

刘大壮正蹲在门槛上喝稀饭,”进来,喝一碗不“。

”我就不进去了,你跟家里交代好,明天跟我去趟县城帮我看摊子“,李和也没矫情客气,这家伙基本半辈子都在自己屁股后面做小弟,啥脾气,啥尿性,他还能不清楚。

“中,要不我把驴车赶着”,刘大壮他爹就是生产队饲养员,这点权利还是有的,要不咋能得瑟的上街赶驴车。

“暂时不用,我已经让老三找老拐头借来了板车,反正东西不多”,李和准备去省城找好渠道,再通过刘大壮他爹从队里借牲口。如果真要去省城,靠两条腿,真是要累死个蛋蛋的。

李和一走,大壮他娘就过来问道,“二和过来干啥?听说他还有继续读大学,不会是来借钱的吧?”。

大壮呼噜咽下最后一口稀饭,“你想啥呢,他就找我明天陪他去县城办点事”。

他可不敢告诉老娘他这是去投机倒把。

大壮老娘眼睛一瞪,“能有啥事,天不亮就去?”。

“你别管,人家哥俩打下就照顾我,你忘记了俺以前受人窝囊,人家哥俩没少帮我干架,二和头上还开了口呢,那血流的霹雳巴拉的,人家也没埋怨咱呀,你倒好,就送了几个鸡蛋了事”,说完头一拐,也就没理会自己老娘。

大壮他娘一口气堵在心头,立马骂道,“你个兔崽子,不认好人心,人家哥俩多精着呢,俺怕把你卖了数钱你还不知道呢”

大壮他爹刘老汉说道,“娘俩有啥吵的,这哥俩也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算是义气人,你啊别瞎操心”。

“你爷俩做好人,就俺是坏人是吧”。

------------

5、 省城

因为刘大壮也要去,李和就让李梅多烙了几个饼子,他口袋里又揣了五块钱。

天没亮,兄弟俩又赶紧起来,把沟里的装黄鳝的袋子捞起来放板车上。

刘大壮根本没要兄弟俩去喊,就过来了,这倒是省了事,省的等会进巷子喊人搞的鸡鸣狗叫的。

先去了北街,卸了几个袋子,这边倒是跟南街差不多。

李和对李隆说道,“这边你守着,你俩路记熟了没有,谁先卖完就去找谁,要是迷路了,就问人,晓得不“。

两人齐齐点头。

“遇到事先忍着,不要按性子来,这里可跟家里不一样,要是强找茬的,先跑路再说,其他不要管,总之安全第一”。

“俺俩又不傻,遇到人多,不跑还能干啥”,大壮笑着说道。

“不管人多人少,都不准”。

“行了,你赶紧带大壮去南街吧,已经有买菜的了,我先忙和了,300多斤呢”,李隆撑开袋子头,卷起来,人家要买黄鳝泥鳅,都能方便挑选。

到了南街,摆好摊子,还是昨天的位置,把板车放到远处的空地边,虽然远点,也在眼皮子底下,不会被人顺手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