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姐夫”喊出口,但是对他也是敬重的。
他不管是这辈子还是这辈子总觉得都是亏欠大姐李梅的,这笔钱给了,他是没想着要的,既然杨学文有担当之心,要还这笔钱,他也就没有拦着,去摆着一副富贵逼人的嘴脸。
人生在世,富贵贫穷,无不关乎命运。贫贱之家,必然勤苦,勤苦之后,必生富贵,总之循环流转,都有一定之数。
若是贫贱而不修德之人,一味的怨天尤人,愤愤不足,或窥觑非分之福,或强求意外之财,势必流于贫贱。
李和算得上城里的凤凰男了,但是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凤凰男,许多凤凰男的通病就是喜欢不自量力的把七大姑八姨的事情往身上揽,非要想着去救穷,穷是救得了的吗?
所以他对包括李隆也好,姐夫也好,包括刘老四也好,都只是尽力去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应该是人与人,特别是与亲近的友人,甚至是亲人交往过程中,一种应该提倡的观念。
他帮助的对象应该是需求急迫但有担当、责任感的人,而不是因好吃懒做而一贫如洗的人。
当然,农村的实际情况在这放着呢,许多人纵然努力,遇到事情确实承担不起了,李和去借钱给他们都是应该的,比如亲戚生病了,孩子上学了。
就像当初他家里,许多亲戚都不愿意再借钱,李和觉得都是对的,李兆坤好吃懒做,兄弟姐们年龄小又没担当,可谓一贫如洗,基本就是没有偿还能力,人家亲戚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再说日子都是艰难的不像话,哪里能去补贴他家?
以前摆渡的吴驼子捡回来一个丫头,许多人瞧稀奇都过去看了。
王玉兰回来说,“造孽啊,那么小的孩子,就那么扔了,驼子捡回来的时候那孩子脸都冻的紫了,身上都有蚂蚁了”。
潘广才老娘道,“没闷上草灰,就算积德了。俺估摸着是上坝大龙媳妇家的,那春晌就鼓大肚子了,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现在都没动静,不是她家的是谁的”。
李和道,“吴驼子自己都那么大了,能好养吗?”。
吴驼子就因为年龄大了,在河边受不了寒了,当初才要把船卖给何招娣的。他的记忆里是有那么一回事,驼子是捡回来一个丫头,可这丫头后来怎么样,他是一点不清楚的,他是常年在外,老家的事情也只是偶尔听王玉兰唠叨。
王玉兰道,“那一老光棍能哪能会养孩子,俺去找几件小衣服给他,再去给他拾掇拾掇”。
她就去翻箱倒柜把李沛和李客不穿的衣服都给翻了出来,又找了几块布头做尿片。
李和就跟着王玉兰几个妇女一起过去了。
驼子家在村子里的最东边,只有一间低矮的小茅草屋,他以前在河边摆船,自然以船为家,家里的屋子都是很少布置的。
有老娘们在教驼子怎么做暖盆,“你劈材在灶里要烧到树心,才能把碳捡出来,不然没烧透,烟大了,呛着了孩子”。
驼子说,“不用碳盆也行,俺屋里有炉子,炉子也暖和,冻不了她”。
脸上一道道皱纹的深坑,可能因为高兴,显得更加红润了。
大壮老娘数落他道,“孩子尿片这天气一时半会儿干不了,你就得用炭盆给熥干了,不然你哪来那么多尿布供着换”。
驼子恍然大悟,点头称是,见李和来了,很是高兴,“二和,你读书的,你给她起个名字吧,你知道的,俺不识字”。
“好”,李和低着头进了那狭窄的茅草屋,看着那孩子红扑扑的小脸。他的心很是冰凉,冰凉的像块石头,像寒风扫过街道。
驼子很是自夸的道,”俺自从卖了船,就很少早起呢,偏偏今个早四点多钟,俺想着要起来摆船,待起来了才想起来俺没船了。起来早又是没事,俺就趁着雾气去河坡上溜达了一圈。那老坡俺嫌弃哪里草茂,一直很少去,结果又偏偏今天去了,那闺女哭的响亮,让给寻摸着了,你说这是不是福分“。
潘广才老娘道,”当然是福分,驼子,将来有人给你养老了“。
驼子道,”不要,不要,俺自己给自己养老。俺把她养大,也送她去念书,让她识字呢,你看她笑着呢,她笑我就能笑了“。
王玉兰道,”比俺家老五小时候可人疼呢“。
驼子催着李和道,”二和,帮着想个名字是正紧,俺去找刘传奇上户口“。
”叫吴琼怎么样?“。
”穷?不行,不行,千万不能穷“,驼子立马就否定了。
李和苦笑,按照这个逻辑,‘嘉’是不行了,叫吴嘉,无家怎么能行呢?
“吴悠怎么样?”。
“无忧,无忧,这个彩头好”,驼子这次很是高兴的说道。
屋里的老娘们也说这个名字好,孩子的名字定了下来,就叫吴悠了。(未完待续。)
------------
203、输液
晚上天没黑的时候,王玉兰突然说,“哎呀,那孩子不知道怎么了,高烧了,估计是感冒,年纪小是受冻,草稞子里捂的时间太长了”。
李和问,“去医院了?”。
“当然去医院了,不然能怎么办?俺等会去看看,你们在家留着看门”。
李和有点不放心,“我来去看看吧,马上就天黑了,你去干吗”。
他的记忆中完全没有这一段,好像完全就进入了另一条叉轨。
“那你去看看”,王玉兰不但没阻拦还从手帕里拿了一卷钱给李和,“驼子估计也没多少钱,要是差了,你就给垫上,谁没难的时候”。
李和推了回去,“我身上有钱”。
王玉兰道,“那年啊,你还记得吧,要不是驼子哪里还能有你妹妹”。
“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不要再想了”,李和那会正在念高中,事后也是回来才知道的。如果王玉兰不提,他也都快忘记这茬了。
“还不是靠驼子捞的早吗,要不是驼子捞上来,你妹妹早就没了。俺当时提着篮子在地里捡麦穗,老四在河边扒猪草,有人喊老四落水里了,俺跑过去啊,跑的岔了气,篮子那么重,都忘记丢了。跑过去看啊,你妹妹,眼睛都闭上了,俺都要昏了”,王玉兰说着说着居然哭了。
“行了,都过去了”,李和赶紧给王玉兰擦眼泪。
“不说了,不说了,说起来现在都后怕。那会穷,少驼子那么大的救命人情,就只能给人家两个鸡蛋,不是过回头了嘛”,王玉兰的眼泪依然停不下来了,“俺年前还跟驼子说呢,让老四认他做个干亲,驼子不愿意”。
李和听王玉兰这话已经听了很多遍,记得他有一年回来,身上很拮据,但是依然给驼子送了二十块钱,可驼子是个执拗的,坚决没要这钱。
他当时心里还松了一口气,庆幸驼子没要这钱,心里没出息的想,驼子要是接了这钱,他回到京城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