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次表现出害羞,在钱的问题上有点羞于启齿。

李和冲卢波招招手,卢波机灵的递上来一沓钱。

李和把钱放到丁世平的面前,“这里是五千块,每个人500百块,够了吧。剩下的你留作花费,他们来了,住宿、吃饭都要你安排”。

丁世平想不到李和这么大方,本来想推脱说钱多了,可是想到那么多苦日子的战友,还是一把揣到了怀里,索性直接道,“这钱够卖命了。我就接了”。

李和笑着道,“别说这种话,你们去还是做生意的,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的。人翘了,钱没花着,冤不冤”。

这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丁世平回屋拿了通讯录小本子,骑上自行车心情激动的去邮局发电报、打电话了。

李和跟瘦猴等人也没在停留,骑上摩托车就走了。

到路口分手的时候,李和对瘦猴道,“怎么样,这个人不错吧”。

“他娘的,难怪你一直说咱是小流氓,跟这样的人物比起来,咱提鞋都不配,真真的汉子”,瘦猴也难得有服气的人。

李和道,“交朋友交心,好好跟人家处。等他们人来齐了,我马上就开学了,就不出面了,全部你安排”。

“你放心,绝对不会丢脸面的”,瘦猴信誓旦旦的道。

回到家里,李和在前门放好摩托车,便听见“哒哒”的回音声在堂屋的地板上格外清脆!

李和进屋一看,居然是何芳在练习穿高跟鞋,那鞋跟足有七八公分高。

脚蹬高跟鞋,配上徐徐轻摆的长裙,走起路来的曲线、站立的直线、弯腰的弧线,美呆了。

不过李和看到何芳歪歪斜斜的走路姿势,还是忍不住笑了。

何芳回头见是李和,瞪了他一眼,“笑什么笑”。

何芳直接立在李和面前,头扬得老高,掂掂脚尖,还故意踏出响亮的“哒哒”声。

她这样站在李和面前,借助高跟鞋,居然比李和还高,这样俯视着李和,得意的咯咯笑。

李和急忙退开,“不要站到我面前”。

(未完待续。)

------------

78、沈道如

于老太太一大早就出来遛狗,本来对从李和家抱来的狗不怎么稀罕的,谁知这么一养就养出感情了。

结果溜着溜着跟人吵上了。

她也从一个略微小资强调的老太太迅速转变成八卦唠家常老太太。

吵架骂街也样样不输人,最低端的骂人无非是泼妇骂街那种,只要脸皮厚会脏话,不管对方是谁说了啥都往生殖器,亲妈挂树,骨灰拌饭,祖宗十八代上扯。

基本上就是拼个嗓子大,不要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是老太太骂人不带脏字,李和偶尔感兴趣都能听的热血沸腾。

声音大语速快,还能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设问比喻等等,加上一点逻辑顺着对手的话说再举一个同逻辑的例子反驳回去并配上不屑的眼神以及语气助词,一连串直接打蒙,gameover,妥妥的撕逼小能手。

她的话能让对方或旁观的人稍微想一想才能明白,这样就造成旁观者哄笑的效果,对对手的伤害值非常高,会给对方造成大家在帮她嘲笑她的效果。

李和听到外面热闹声,立马就要端着饭碗出来观战。

跟于老太太吵架的也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胖乎乎的面孔,额头发亮。

这个老婆子也是前面巷口的。

李和听了半天算是知道了原委。

一个清扫阿姨扫地的时候没注意,给她裤脚扑了点灰,老太太不干了,扫地阿姨道歉都没用。

“没长眼睛啊,瞅瞅你那贱样”。

扫地阿姨说,我扫地怎么了,哪里贱了,也是靠力气挣钱的,我没偷没抢的……

许多人都慌忙劝架,最后扫地阿姨是哭着走的。

惹于老太太不高兴了,她就在旁边站着,看不惯这老婆子了,直接说,“你这老婆子天生就是属黄瓜的,欠拍!人家扫地不注意怎么了你,你这不依不饶的”。

老婆子头一仰,“要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个癞蛤蟆样,我还真懒得管,你那怂样我看着就恶心。还追个时髦剪个中分,麻烦你瞅瞅你那是三八分好吗。你自己回家拿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头上究竟有几根葱,没有的话去买几把来插在头上,装蒜吧你”,于老太太哪里是好惹的。

反正两个人就继续骂上了,李和看的津津有味。

何芳出来拍拍他肩膀,“你吃不吃了?闲得慌啊你,大早上的看人吵架”。

李和端碗回家,又继续添了碗稀饭。

早晨,人人都在为生计奔波,身旁的每个人似乎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每跨出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似乎只有李和还这样在混吃等死。

松下饭碗,趁着早上还不热,就帮着何芳打理菜园子,蔬菜算是基本自给自足了。

突然家里的几条狗开始狂叫。

“有人在家吗?”。

李和听见有人进了院子在喊。

何芳说,“你是不是没插大门?”。

李和点点头,“没插,我去看看”。

说完放下锄头,在池塘洗了把手,就去了院子里。

家里的两条大狗带着小狗,正守在门口龇牙咧嘴。

门槛上还站着一个人,跟狗成对立之势,弓着身子,一只脚已经迈出门槛,一副情况不对,就准备立马开跑的架势。

看到李和过来,欣喜坏了,“李先生,李先生,哎呀终于找到你家了”。

李和仔细一看,居然是那个香港的扑街律师沈道如,他把狗撵走,把沈道如迎进了屋子,“进来吧”。

沈道如开始也知道李和条件不差,但是这么大宅子,而且堂屋里富贵的摆设,他还是真不多见。

屋里的家具、字画、瓷器,他说不出真假,但是他能看懂好坏,就是觉得真心好,可哪里好又说不来。

“李先生这里可以称为雅室了,果真是好”。

李和不喜欢寒暄,“怎么过来的?”。

“坐飞机来的”,沈道如接过李和的茶杯,还不经意的端详了一眼,这是紫砂?不自觉的端的更小心了,然后轻轻的放到了桌子上,磕碎了,他赔不起啊。

李和只能在心里吐槽这种区别对待,不过还是问道,“辛苦你了,材料都带齐了吗?”

“都带了,按照你的要求,我又在注册了一家香港投资公司,名字叫远大投资,还是离岸公司控股”,沈道如慌忙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一大堆的文件。

李和把文件拿在手里看了看,现在手里两家香港投资公司,三家离岸公司,起码够当做壳子用了。

“行,中午留这里吃饭,下午我找人去陪你办事,先把商标的事情给我办好”。

沈道如笑着道,“你放心,我一准给你办好”。

自从进了内地,他悬着的心算放下了,没有传说中的恐怖,而且大多人都热情的不得了。

得了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