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皮的,换回来的都成火车皮的化肥、水泥,那钱来的跟大水躺的似的”。
瘦猴说的董进步,就是带他过去的那个东北人,“那你们怎么去的满洲里,没去黑河?”。
“那是董进步那家伙开始信不着咱,晃虚招呢,就是满洲里,不是黑河”。
“那边境没人管?”,李和对这里的头绪一时也把握不清楚。
“嘿嘿,这里面的道道,也是我去了才知道,上面出去的人的都是挂着国外贸易总公司和渔业消费合作社的牌子做私人的生意,大家心里都门清,只要不出格,没人管。但是有一条,就是不能私藏外汇,就是那瑞士法郎,查不出来可不得了,只要有外汇啥都好说”。
至于为什么第三国的结算工具用瑞士法郎,李和也明白,老毛子跟美帝还不对盘呢。对国内来说,不管是瑞士法郎,还是美金,都是重要的结算工具,根本没得挑剔。
只要有外汇,所有制度、规定都得为他妥协。
在割耳巴乔夫这位老司机的指导下,毛子已经调整了各种对抗政策,进入无限作死循环。
自八十年代初,中苏关系回暖,边境上各种易货贸易就已经渐渐显出雏形,甚至在边境战争发生之际,由于两边都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所以这里的人们仍旧是做着他们的生意。
而之后双方和谈后,苏联也没有在贸易等问题上找中国的麻烦,随意这里的贸易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中苏边境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边境贸易。
想到这里,李和心里越来越有了谱。要到苏联挖人、找资料,都要事先安排好,提前很长时间,手底下还要有一个不小的班子。
虽然离苏联解体的日期看着还有六七时间,可说不准鹰酱已经提前打埋伏了。
他一没人脉,二没资金,哪里是对手,说不定连口汤都喝不上。
所以,他必须用一点更加激进的手段。
李和问,“董进步这个人值得信吗?”。
瘦猴挠挠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人脑子活,手里一毛钱没,就要急吼吼的做边贸,胆子不可谓不大。坏处说不出来,就是死爱钱,掉脑瓜子都行”。
“我让你去毛子的地盘,你舍得你媳妇、孩子吗?”,李和不是太肯定的问道。
哪知瘦猴兴奋的道,“有钱赚,为啥子不去,必须去啊”。
(未完待续。)
------------
76、日元
“我想让你继续去北边,如果董进步收服不了,你就跟他搭火。先给你两年时间,不要求你赚多少钱,而是看你积累多少人脉,我要你搭建一个班子,这个班子不止要俄语熟练的中国人,还要有苏联人,最好是苏联人”,李和侧重的苏联人,其实更中意所谓的苏奸,比如里面有二心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这样他们干起活来,才有劲头。
“这个我懂,就是手底下专门找有二心的鬼子嘛,嘿嘿,这个好找,听说远东以前全是流放犯,他们不能都是一条心的。而且边境上不少会俄语和咱中国话的,给钱就行,他们都有边民证,出入都方便”,看来瘦猴自己心里也没少琢磨。
李和看了一眼瘦猴,瘦猴不是他理想中的带头人,中国江湖式班底制,做做小生意还行,做大事明显缺火候。
北上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线用人强“筋骨”,带头人必须有鲜明导向,打下一个好班底、建设一支好队伍,要在带头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而且那边形势复杂,人心险恶,瘦猴这种只擅长流氓打群架的,搏斗、逃生的技能基本就没有,明显应付不过来。
万一磕着碰着,李和怎么都没法向他家里人交代。
如果再找一个新人加入呢?
但是李和想不到合适的人,而且旧班底是一个已知的因素,他们当然各有缺点,但起码知道他们有什么缺点,知道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新请的人或许会更加精明,但一定要相处一段时间,才大家互相摸通对方脾气。
李和突然脑子灵感一闪,一个粗犷的人影,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丁世平!
这个人李和是打心眼里喜欢的,丁世平比他的同龄人经历了更多磨练,至少他是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这些赋予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同时通过在军队培养的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好,这能快速的组建一个有效率的班底。
李和想了想道,“我让你一个人陪你一起去,这个人叫丁世平,战场上退下来的,你一个人我不放心。你还是负责生意上的事情,但是安全上的事情,我交给别人”。
瘦猴急了,莫名其妙的多了个掣肘出来,他肯定不乐意,“哥,我们一批五六个人,能怕谁啊”。
“等会跟我去见见人吧,带上不带上人家,还是你说了算”,强扭的瓜不甜,李和虽然是为他的安全着想,但是他自己不乐意,能有什么办法。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被当做小透明的卢波突然插话道,“松哥,那个丁世平真厉害,那沙包我推起来都费力,他一拳头就能砸飞起来,你说那多大力气”。
瘦猴被燃起了兴趣,“那就去看看吧”。
三个人还是骑摩托车去的,瘦猴骑着带着卢波。
李和自己骑一张,他把原来瘦猴的摩托车要来了,重新给他折算了现钱。
瘦猴当然高兴,他对原来那张小排量的摩托早就看不上眼了,又得了李和的钱,重新买了一张大排量的日苯摩托,轰鸣声更响了,油门也更加有劲头。
眼下大街上大部分进口货都是日苯的,从摩托车到电器,甚至许多化妆品、衣服都是日苯的。
主要是因为,日苯首相中曾根访华刚刚给了兔子贷款。
70年代以后,鹰酱的经常项目赤字越来越大,与各国贸易摩擦加剧。
首先就对脚盆鸡不爽了,开始逼着日元升值,支撑鹰酱的财政赤字。
随着日元的升值,日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基地。
脚盆鸡肯定不爽啊,肯定要想办法把日元变成强势货币,跟美元对着干。
1978年,日苯曾计划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发展铁路、供水和发电等基础建设,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对RB施加了强大的压力,RB的这个全球基础建设发展基金如果成功了,就是第二个马歇尔计划,既使不能帮助日元成为新的霸权,也可以让日元与美元欧元鼎足而立。
脚盆鸡想办法要把日元走出去,首先想到的是离得比较近的兔子。
脚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