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么都不会亏钱的,这套汉卡柳联想在1985年上市的第一年就卖了1000多万。

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共评出了25项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其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次于“两弹一星”,居第二位。

自从出现计算机后,PC的推广在中国却遇到了处理汉字的难题,这包括汉字的输入、输出、显示、编码、字型、汉字应用软件等等问题。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各种汉字系统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汉字信息处理这方面,王选是第一人,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方正排版系统,这是一场“印刷革命”。

汉字信息处理研发者有许多,而中科院计算机所则是pc端的汉字信息处理的先驱,联想式汉卡是最早推出之一,并很快成为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汉卡。

“李老师,这个我会尽快跟所里报告,可你不能开我玩笑啊”,柳联想还是有点紧张,万一提前报告了,最后发现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他这就是等于放领导鸽子了,以后还怎么混。

李和严肃的说道,“柳干部,虽然我还年轻,经常也喜欢说笑话,可没说谎的习惯。我以我的人品做保证行不,只要你那边没有问题,我就去跟人家港商说。不过因为投资比例,投资金额搞崩了,我可不负责”。

“那当然,来,李老师,我们干了这杯,我回去立马就跟领导沟通”。

两人碰完杯子,柳联想就掏出一把毛票,急匆匆的结账,跟李和打声招呼就走了。

夏天都来了,暑假还会远吗?

就是一个热字了得,路两旁的树叶子都蔫了,何况是人。

李和在葡萄藤底下乘凉,付霞满头大汗的回来,捡起桌子上茶壶,一口就灌了下去,“热死我了”。

说完,又用衬衫下摆擦了把脸上汗水,肚子都漏出来了。

李和从年前年后都没见过她了,甚至在想这娘们不能拿钱跑路了吧。

付霞明显晒黑了一圈,以前好不容易吃出来的小圆脸也没了,下巴都出来了,不过反而倒是越发耐看了。

李和问,“你这干嘛了,风风火火的?这么长时间没见着你人了”。

“我刚从香河回来啊,我这一个月要来好几趟的,只是你和何姐在学校看不到我罢了,不信你问周萍和寿山”,付霞坐到椅子上,头又转了几圈,然后问道,“何姐呢,前院我也没看到人”。

李和道,“回老家了,估计过几天就能回来”。

何芳不在,他吃喝也就对付了,不是面条就是对付个包子,再勤快点,就跑点路下个馆子。

闲下来,不对,是天天都闲,闲的无聊了,就去花市上逛上一圈,买了不少的牡丹和剑兰。

付霞掏出一个本子,递给李和道,“哥,你看看呗?”。

“什么?”。

“账本!”。

李和看付霞那幅神态,也肯定知道是赚了,不过把账本拿到手里,翻开了最后一页,直接看了盈余,也才4万块不到。

也就是说付霞半年的时间都没他一周挣得多,立马就没了兴趣,不过没亏钱就好,又把账本扔给了付霞,“行,不错,继续加油”。

付霞看李和这表情,就知道李和不满意,她还准备求夸呢。

自从家具厂开张后,他就带着村子的两个小伙子足迹遍布全城所有的供销家具店,一个帆布包,一张嘴皮子就是商业制胜的利器,现在基本有了稳定的渠道,就不怎么需要跑了。

而且很多二道贩子知道了地址,直接开着大卡车或者拖拉机上门拉,销售一点问题都没有。

虽然很累,但是毛爷爷的笑容给了她很大动力,经常赚了一笔钱,手指上蘸了点口水,一张一张的数起来。

付霞又从包里拿出一沓钱放到桌子上,一打票子都是崭新的,“哥,你数数,去掉给村里的那半成,这都是赚的”。

她去跟村里谈的时候,就是村子只占百分之五,提供场地和人员。而她负责提供资金和跑销售。

那边村子大部分的男劳力都在那边干活,每个月都能发工资,等于一个村子有了稳定收入。

自从赚了钱,她说话更硬气了,在那边说话比大队书记还好使,简直如鱼得水。

李和摆摆手,“你要是缺钱使,你把你的那两成拿去,我的不分了。商业上有一个名词叫扩大生产再投资,赚钱就分,你怎么都做不大,继续买设备,继续扩大规模”。

这点钱,他真看不上眼了。

付霞咬咬牙道,”那我的也不分了,继续投资”。

李和道,“还有一种叫工资,你不拿工资了?”。

付霞想也没想直接道,“哥,我已经白拿两成份子了,怎么还能拿工资,你不是纯心骚我吗”。

“创业者的工资也是公司运营和管理成本,这个当然要反映到账面上。到了年底,才知道公司的盈利状况如何。创业者投入的时间成本也是成本,这个必须要算进去”,李和也是根据创业公司的一般情况来的,不但要发,而且要多发,把帐做亏,省税。

付霞道,“这些我不懂,但是我就知道我不能拿,不然我成啥人了”。

“一个月拿个五十块吧,你要吃喝吧,你要买衣服吧,你要处朋友吧”,李和又看了看付霞身上皱巴巴的红格子衬衫,继续道,“你这大小也是个老板了,赶紧去买一套好衣服,穿出老板的气派来”。

付霞看了自己的这身衣服,琢磨这是李和嫌弃自己土气了。

洗了把脸,也不怕热,立马就出去买衣服了。

(未完待续。)

------------

70、赵永奇

付霞就这样连住了两天才走准备走,李和倒是给付霞提了个建议,“那些有真本事在身的老手艺人。那些技术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可不是随便跟着学个三五年的就能融会贯通的,你一定要留住了。你想想将来会不会只有你一个家具厂?人家工资比你高个几块钱,就能把人挖走了,你都没地方哭去”。

付霞拎着包,大大咧咧的道,“我晓得,我又不是傻子,实在不懂的,我就听你的,去找书看”。

李和说多了也是浪费口水,出了门看了看停在门口的倒骑驴。

然后问蹲在门槛上的两个小伙子,“你们就是这样骑过来的?”。

两个小伙子都是20来岁,穿着大白衬衫,满头是汗,衬衫都粘到身上了,另外一个小伙子好像看李和有敌意,只有另外一个小伙子道,“是啊,骑了五个多小时呢”。

李和热的不行,“要不你们歇会,等天凉快再走?”。

两个小伙子看了付霞一眼,付霞说,“走了,不然天黑到不了家”。

付霞戴上草帽,一下子就跳上了车,不过车子铁皮被晒得发烫,差点烫着手。

估计放个鸡蛋都能烫熟了。

三个人不怕热,就这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