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极其聪明的,平时都是自视甚高,可跟李和接触越多,失落感就越强,好像十辈子也赶不上面前这家伙呢。他们俩对李和绝对是信服的,说李和博古通今有点夸张,但是光论见识和眼光,他们俩真的比不上啊。

“这么看着我干嘛?我脸上有脏东西?”。

“没有,没有”,两人慌忙摆手。

李和站起来道,“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吧。我回去睡个午觉,果然他娘的是春困秋乏”。

两个人看着李和远去的身影,突然感觉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李和没有回宿舍睡觉,只是为了把两人诓走,被缠的烦了,坐在附近的凉亭上,头靠在柱子上假寐。

突然听见高爱国的声音道,“在那呢,自己过去找”。

李和抬头一看居然是瘦猴来了,一直开学之后就没见过了,笑着问,“你今天没事了?”。

瘦猴倒是显得没精打采的,说道,“我倒是想着有事呢,可确实没事干了啊”。

李和一惊,急忙问,“出了什么事?”。

“哥啊,咱货都卖的光光的,什么都不剩了,仓库底子都让人搬空了”。

“卖光了是好事啊,说明咱货畅销,有什么不高兴的。怎么生意突然这么好?之前虽然不差,起码够卖到月底吧”,李和有点不明白了。

“还不是那帮采购员,满世界的扫货,见啥买啥,衣服、手表、电子产品,人家说了,不怕价格高,只要有货,他们都要。那帮温州佬的针头线脑,他们都没放过,都成麻袋的装走。我这几天联系明哥,让他那边加紧发货呢。“。

这时候的采购员一般都是各地的社员,甚至是农民,跟合作社签协议,只要能采购到市面上的紧俏商品,就能跟合作社利润分成,一般四六、五五分成,月入过万不是梦。在钱的刺激下,所以都是背着几个编织袋,满世界的到处找货。

“那帮采购员去年也不少啊,这么今年突然就这么猛了?”。

“哥啊,你也不出去看看,今年多了多少什么合作公司,合作商店,合作市场,还有集体商店,更别提还有那么多供销社、个体户呢。远的不说,就你看看,你们学校门口,年前年后开了多少家合作商店、个体户商店、饭店”。

这个倒是真的,只要给了中国人机会,这种爆发出来的气势确实够惊人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和想了想问道,“这些采购员一般都是哪里来的?”。

“北方的居多,东北,内蒙、陕甘的都有,剩下都是京城周边的。那帮人真能吃苦,一顿饭就吃几个窝窝头、困了就睡天桥,可谁能想到有的人身上还揣几万块现金,胆子也不是一般的大”,瘦猴说出这话都是一副钦佩的表情。

“你有认识的比较信得过的合作社吗?只要是集体单位都行”。

瘦猴道,“就猪大肠啊,他用他们街道的名义也开了一个服装店,货都是咱的”。

李和一拍大腿,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时候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真没地哭去,直接对瘦猴道,“拍电报给苏明和于德华,让他俩找火车皮拉,靠那么三两人来回用编织袋往返能运多少。咱就干票大的。让猪大肠以他集体商店的名义去接货,你不要出面。给他算抽成,什么价位你去谈。而且货到直接让采购员拉走,不要放仓库”。

于德华现在也算是是有名的港商,外汇大户,如果他连搞个火车皮的本事都没,那就真不用混了。

”哥,你说真的?“,依照李和谨慎的性格,瘦猴好像觉得听错了话,见李和肯定的点了点头,急忙说,”哎,我先去联系好猪大肠,就去发电报“。

说完就慌里慌张的走了。

(未完待续。)

------------

7、

瘦猴早上4点多就起来了,天刚蒙蒙放亮,上下市街的大马路就响起大竹扫帚拖地的刷刷声,夹带着小摊贩的汉子清亮的咳嗽或吐痰的声音,。他媳妇黄佳佳说,“起来这么早干嘛,多睡会吧”。

瘦猴说,“我去趟火车站,有一批货发过来了,你继续睡你的”。

黄佳佳见是自己男人有事,挺个大肚子要起床,“那我给你做点早饭”。

瘦猴慌忙把自己媳妇按下,“睡你的觉,挺个大肚子,干嘛呢,你个娘们不让人省心”。

瘦猴看见冷清清光下她的脸庞如刚刚升起的红月亮。毛茸茸的一层,更显得柔嫩可亲。

他觉得有媳妇真好,马上又有了孩子,不管闺女儿子都一样疼。

瘦猴出了屋子,关好灯,关好门。看到厨房的灯也亮了,他老娘起得早正在熬稀饭。

自从买了宅子,住的宽敞,他索性就把老爹老娘一起接过来了。他大哥那边,本来就是厂里的职工宿舍,家里两个孩子快大了,根本就住不宽裕。

初中毕业好以后一直吊儿郎当的没工作,他大哥早早的就工作了,而他就苦熬着等父母退休,自己顶上去,可是老娘正是工作热情旺盛的时候,他哪里忍心就这样让他老俩口闲在家里。

本来以为就这样混着了,想不到会突然发迹,只能叹人生无常。

就算现在厂里有招工的名额,他也懒得去了,一个月挣得三瓜两枣都不够自己烟钱。

“喝点稀饭不?”,他老娘问道。

“不喝了,平松在外面等着呢”。

平松和另外一个小伙子果然蹲在门口抽烟,看见打开门出来的瘦猴,“潘哥,给你带点油条”。

自从苏明把二彪几个人带走之后,以往的四大金刚走了三,只剩下瘦猴一个了。

慢慢接手京城的生意,又是一号字大哥,只要是混的,逢人都要给他三分面子。

但是确从来不惹事,也没二彪那样的脾气,狐朋狗友的聚会也极少去,平常要不就是呆在店里,要不就是在家里。

瘦猴顺手接了,然后问道,“猪大肠去了?”。

这是第一次用火车皮发货,虽然是让猪大肠出面,但是自己还是必须出面盯着。

一个车箱,宽约2.7米,长约12.5米,100多立方,那可是近三十万的货,比以前几个月的量都多,容不得一点闪失。

这种拉货的黑皮车,偶尔也用来拉客,没有厕所,小便直接解决在里面的便桶解决,大便到站才能搞定。

如果真的拉肚子没办法,只能把大门拉开,一边一个人拉着手,火车边开边拉。

所以不是只有三哥才开挂。

“都在那等着火车到站呢”,然后又看了一下手表,“还有半小时到站,咱现在去刚刚好”。

三个人直接骑上自行车朝火车站去。

天终于大亮。附近的农民就挑了自家种的菜捞的河溪鱼**鸭蛋等,粗声大气喧闹着簇拥在各个菜场门口,基本快把国营菜场挤兑的没生意了。

至于要不要票?不收票都快活不下去了,更别说收票了,所以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