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去了她们的前屋,李兆坤还靠在床上看电视,地上都是瓜子壳和花生壳。
李和依靠在门框上问,“要不姥爷跟你们一起去香港吧?”
既然准备给老爷子养老,就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至于李隆他们,隔着一层,丢给他们不算回事。
李兆坤道,“去是好去,就怕不好回来,那气都喘不上来了,说没就是一眨眼的事情。”
“是有点悬。“在李和的记忆中,不管是姥姥还是姥爷,都比上辈子去世的晚,大概还是受了他重生的影响。
王玉兰道,“我这样寻思的,李沛三个娃不小了,李柯翻过这年都是15了,每天就是上下学的事情,学习都是靠自己,我俩在那顶不上什么大用,你要说放不开手,琴子不也就那么小就在那念书了吗?没人看,不也好的很嘛。
我跟你老子想在家歇歇。”
“你们自己商量好就行。”老娘说的确实是事实,李和没得反驳,当初他让老俩口去香港,抱着的是让她们享福的目的去的,照顾三孩子是其次,这么多年,他很明白,老俩口虽然早已经适应那边,可是归家的心始终就没变过。
而且挺苦着他老娘的,大字不识得几个,语言障碍多,孤单的很,远远没有家里自在。
至于李兆坤,瞧着眼前这态度,很明显也是想回来,不愿意在香港再继续过。
回来做太上皇,多好?
李和索性就随了他们的心思。
洗个脚,上了床,俩孩子都不在,问何芳,“跑哪里去了?”
平常俩孩子都在隔壁屋,但是今天姥爷过来,只能给他们在屋里另外摆了一张床。
见李和在费力的给自己挠背,何芳就让他翻过身子,一边帮着他挠,一边道,“去老三那里睡了,儿子跟李沛,闺女跟李柯。”
“那就这么睡吧。”李和困得不行。
大早上的,姥爷就起床了,坐在门槛上,吸溜着王玉兰端给他的稀饭,看到李和起床,就道,“把俩孩子挤的没地方了。”
他为占了李览俩孩子的床而感到不好意思。
李和道,“俩犊子哪里不能睡,再说就这么几天,你别多心,你睡得好就行。”
既然李兆坤老俩口要留在老家,家里是得再好好盖个像样子的小楼了,要不然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像老四老五俩姐妹回来,这几间屋子是完全不够住的。
他把想法和李兆坤说了一下。
“有盖楼的钱都够在县里买一套了。”李兆坤的手指在竹筐上下翻飞,头也没抬,他不怎么愿意在香港,而是不代表不愿意住在老家的县城里,骨子里他还是一心想做个气派的城里人。
“县里买归买的,家里盖归盖的。”李和只是例行通知一下他老子,做决定的还是自己。
王玉兰听说儿子要盖楼,自然没有反对,只是担心道,“会不会太招摇了?”
段梅道,“你没看啊,县城边上,还有咱们镇上,不少家都在盖楼,你信着吧,只要咱们家打头,咱庄里大壮、陈胖子他们非得跟着盖不可。”
现在不少人家条件好了,盖楼的不在少数,也有家庭条件差点的,但是左邻右舍都在起楼,唯独自己家还是茅草土坯房,面子上过不去,借债也得起二层楼。
王玉兰问,“哪里还有地方盖?”
家里的宅基地就这么一处,李隆盖房子的地方还是从大队那里申请过来的。
段梅道,“就在这边就是,把后面三间先拆掉就是,前面三间保持不动,拉个院墙就是。”
王玉兰道,“那可没地方住了。”
前面说是三间,可是能住人的只有她和李兆坤这一间屋子,她老子如今在这里,可没地方安排。
段梅道,“我那不是有空屋嘛,我们又不怎么在家,去我那先住着吧。”
早上她和何芳做早饭,她就听大嫂子说了公公婆婆的打算,她是没有意见的,反正自己俩孩子都大了,不是松不开手的。
“那就这么定了。”李和一锤定音。
张庆华在桥头饭店摆了三大桌,专门向老李和老杨家道了歉,这事也就这么了了,可是他的生意却是一落千丈。
李家和杨家不去计较已经是给脸了,可没那么好心再去照顾他的生意。
其次就是李家这边的亲戚,比如两个舅舅家,王玉善和王玉国一家得了李和给送的十万块,不需要李和再交代,自然和张庆华家断的一干二净。
段梅的娘家,也是大户,哥哥到外甥都靠着段梅,此刻杨淮受了委屈,自然是同仇敌忾。
而像李庄的陈胖子、刘老四等人,和李家等人是穿一条裤子的,也不会再给张庆华好脸。
洪河桥就这么大,十来个自然村,有钱的大户就这么多,这么一下子,他等于把这里的有钱人得罪了大半。
剩下的小门小户当然也能盘活他生意,可是大部分都是赊欠,欠个一年半载都是常事,资金的流动性会差很多,生意哪里还能像之前那么好做。
初七,杨学文像往年一样南下做的旧木料生意,既然王玉兰俩口子不愿意去香港,送孩子上学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头上,不过好在有老四在粤东,他去了不至于像没头苍蝇。
同时跟着去机场的还有何芳,她要带着俩孩子回去,准备开学。
李和就准备在家里留一阶段,让大壮找了包工头把家里的后面三间给拆了,重新盖楼,上面五间,下面五间,共十间,洪河桥独一份。
------------
1109、李兆坤的野望{第二更!求票!}
而且这一次为了扩大院子,拿家里的旱地从潘广才家换了一点地基过来,反正老潘家的地方空着也是在那空着。
别人家拆房都是自己动手,盖房也就敢雇上五六个,不然光做饭就是麻烦事,李老二不一样,财大气粗,按照最快的速度来,人多力量大,拆房只用了一天,下地基才用两天。
水泥、砂石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墙都砌到了一米出头。
“这不对称啊。”看着前面三间孤零零的小瓦房和后面五间地基,刘老四嘟囔道,“要不前面也拆了重新盖?”
他晓得李老二不差这个钱。
陈胖子道,“拆什么拆,有钱没地方送啊,前面再加盖两间就是,多大个事。”
他这几天闲着没事,总要往李老二家这边取取经,同样准备盖楼。
刘老四道,“那是钱的事吗?加上去容易,可那得多难看,而且还一定在一个平直线,一高一低多难看。”
李和笑着道,“新盖的比老房子高一点点,留点下沉空间就行,到时候就一平了。”
刘老四道,“别把老房子给拽塌了。”
“搞个承重墙不行啊?”陈胖子老神在在的道,“这些你甭操心,二和肯定一早就想好的。”
“肯定不能用假墙,倒是不会倒,但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