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接着一波,实在让她筋疲力竭,同一句话每天都要说上上十遍,口干舌燥。
没办法之下,她把邀约采访她的记者聚集在一起,开了一个简单的记者招待会。
“各位,我早先就已经有过声明,我只是银岛贸易的职业经理人,银岛贸易包括地大集团完完全全的属于李和先生。”
“那么郭小姐,李先生旗下还有其他未曝光的企业吗?”由不得这些记者不多想,毕竟他李老二闷头这些年,要不是此刻突然公布,谁能想到这人会是亚洲首富,现在又变成世界首富!
这纯属逗人玩呢!
低调也不是这么秀的!
郭冬云笑着道,“李先生生性不喜张扬,一直埋头做事,而很少在公众场合出现。”
“中国乃至世界都缺少像李先生这样务实的人。”对于郭冬云模棱两可的回答,一个女记者只想翻白眼,但是人家不想回答,她又不好再追问,只是道,“那么李先生未来有什么计划,可以透漏一下吗?”
郭冬云道,“我想这个问题李先生自己回答会更好。”
她在这里奔命,却绝对想不到李和这里会是这么的平静。
这连李和自己都想不到,没有他想象中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除了偶尔几个询问电话,连个上门的粉丝都没有?
“李先生,没有。”齐华接连着翻了三天的国内报纸,除了八卦小报,在报纸上根本没有关于他的报道。
“哎,就这时效性,怎么跟国际接轨?”李和有点怀念互联网时代了,不管什么事情,几分钟就能在网上传开。
就他这情况,妥妥的网络头条啊!
他一天说不定就能接受上亿网名的膝盖!
他虽然不喜抛头露面,可是不代表他希望被这样冷落啊!
原本信心满满的公布了自己的财富,也做好了一系列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甚至连搬家的方案都出来了,但是此刻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他觉得自己一定是个假世界首富!
“李先生,今天怎么安排?”齐华不敢这提这事。
万一李老二恼羞成怒,迁怒与他就是得不偿失。
李和问,“下站是晋江是吧?”
“是的。”齐华翻了一下小本子,“我们在晋江有五家企业,其中三家控股,两家合资。”
“包括李爱军的鞋厂?”李和突然想起来李爱军的鞋厂也在晋江。
齐华道,“包括,李爱军本人就在晋江。”
“齿轮厂怎么处理的。”李和突然又想起来这茬。
齐华道,“我跟资委会的领导谈过,齿轮厂现在资不抵债,如果我们退股,肯定是破产,他们倾向于由我们全部接手,至于价格我已经通知地大集团投资部的同事去处理。”
“那个姓吴的呢?让他赶紧滚蛋,下次我不希望再看见他。”李和想起来那个吴总就来气。
“是,这个你放心,资委会答应我们,原有的厂子员工经过我们考核才能继续上岗,至于领导班子我们有权调整。”齐华促狭的道,“你是没看见那个姓吴的脸色,我们是在市委见的面,他恨不得吃了我。”
“哦,我以为他有什么关系呢,瞧他临走时候放狠话的样子。”李和有点不屑。
“是有点关系,商业局的局长是他小舅子,可是资委会和市委做的决定,他小舅子倒是没法子插手。”齐华笑着回应。
李和想了想道,“注意别给下绊子,人家毕竟是地头蛇。”
齐华点点头,然后问,“方总刚刚来过电话。”
“什么事?”李和好奇,方向这人有决断,没事绝对不会给他电话,一年能给他打一个电话就算不错了。
齐华道,“他现在还兼着和霞家居的职务,他说现在极地印务的事情比较多,两头都兼顾,有点力不从心,希望你赶紧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想撂挑子了。”李和差点把这个给忘记了,自从他安排付霞去新加坡之后,和霞家居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一直都是方向兼着。
“那你看?”
李和问,“你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我...”齐华很犹豫,他只是秘书,涉及到人事这一块,他向来很避讳,因为深怕这又是李老二的忌讳!
“有就说,别吞吞吐吐的。”李和有点不耐烦。
“有。”齐华顶不住李和的压力。
“谁?”
齐华道,“你很熟悉的一个人,就是你的一个同事,我只见过一次,但是印象深刻,好像姓穆,我觉得他只搞教辅有点可惜了。”
“哦,你说的是穆岩,他倒是还真行。”李和恍然大悟,“孩子才上幼儿园啊。”
只是他还有点顾虑,毕竟穆岩的孩子还小,穆岩能愿意带着杨玲和孩子往偏远乡下去吗?
两个人不止是上下属关系,还是极好的朋友,他不希望穆岩为难。
“那就孟副总是可以的。”
“孟建国?”李和嘿嘿笑道,“这货还真可以。”
------------
927、潜移默化
孟建国和穆岩一直是金牌搭档,穆岩是总经理,孟建国是副总,名师教辅这两年两个人搞的有声有色,依托京大和周围名校的资源,俨然成为了国内教辅界的风向标!说是国内最大的教辅机构也不为过。
李和曾经考虑过,两个人都是有能力的人,一起窝在一个小庙会不会有点屈才,此刻齐华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穆岩属于那种居家暖男,事业心虽然也有,但是绝不是那种愿意舍弃家庭的,更何况也没法舍弃,孩子那么小呢,靠杨玲一个人太过为难。
那么孟建国未必就不行,他媳妇是家里独生子女,他和丈人及其丈母娘住在一起,俨然是半个上门女婿,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上学,就没有让他小俩口问过事,都是丈人和丈母娘包办。
他倒是比很多人轻松。
而且,他的野心比穆岩大许多,脑子虽然不见得比穆岩聪明,但是有一点比穆岩好,就是懂变通,生意场合上的谈判大多都是他在做,而穆岩更多的是做总编的工作。
齐华问,“那我给孟总打电话?”
李和道,“我来打吧。”
他好长时间没给孟建国打过电话了。
齐华拨通电话,他接过。
“老板,有什么吩咐?”一听到李和的声音,孟建国就开起来了玩笑。
“少扯犊子。”李和又好气又好笑,“你在干嘛呢?这么长时间也没你一个电话?”
孟建国笑着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给你李老板打工呢,总得对得起你给的工资吧。”
“你还看得上这点工资?”李和不以为然,已经进行过一次分红,孟建国到手的至少都有400万,“跟你说个正事,看你同意不同意。”
“你吩咐,没有不能不同意的。”
“你要是再这样说话,我可就挂了?”李和无语。
“那小李子,你说吧,我听着。”孟建国终于认真起来。
李和问,“和霞家居你是知道的吧?”
“当然知道,你有什么事,你一次性说完。”孟建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