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怕滴落出来,李和一通塞入嘴里,结果有点咸,只咬了一半,剩下一半又放到了碗里。

李和吃饭从来没有文雅一说,有时有意识的想去纠正,做到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最后发现潜意思很难纠正。

“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以后能天天吃上肉。”

倘若儿时不着边际的一句大实话也能算作是理想,那么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太小了。

并不是真的贪吃,大概是因为早期求温饱不得,才不断地满足口腹之欲,无意识地困在了人类最基本的*中。

抹完嘴巴把饭碗往桌子上一推,“行,你呆家里自己看门,我去学校一趟,回来吃中饭。”

“李哥,你裤子都破了,要不换一条,这条我给你补一下”,付霞指着李和的裤子道。

李和低头一看,裤脚因为长期被踩在帆布鞋底而磨破了边,笑着道,“不用了”

李和骑着自行车到学校,主要是到学校收发室看看有没有张婉婷的信,自己的信寄出都有老长一段日子了,按时间来算,也差不多回复过来了。

暑假里,依然有三五成群的学生从学校大学门口的巍峨大门进进出出。

几个保安在门口晃悠。

学校的收发室是一栋破旧的苏式老楼,外表抹着厚厚的水泥,地面也是水泥,坑坑洼洼,都可以当做弹珠洞了。

收发室的门还是开着,哪怕学生放假了,还有家属区的领导呢,每日的报纸、文件是必须要送的。

李和进屋招呼了声,道“大姐,我来找我的信”。

一个穿工布装短袖的大姐问道,“哪里寄来的?”

“乌克兰的”

大姐搬出一个纸箱子,把箱子底朝天一倒,哗啦啦,所有的信件全部摞在房间里那张破烂的写字台上。“国际信件都在这里了,自己找找好了,找到了来我这登记,学生证带了吧?”

李和点点头,继续翻找信件。

乱翻乱翻的,自然也看见了很多的明信片,美国的,法国的,澳大利亚的,越南的,乱七八糟的都有。

有的直接中文,有的是英语,甚至还有的用上了暗语,就是一堆数字,约定的一本书,多少页多少行,找到那个字,拼起来。

毕竟是别人的明信片,李和只会在翻过的时候看只言片语。

看的并不是明信片后面的画,而是明信片上面写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来自自由天堂的问候.....我在这里等你”这个是美国来的。

“美的让人窒息......“这个来自新西兰。

“爱你永不变...“这个是西德的。

李和信件翻了不少,明信片也翻了不少,最后不死心又翻了一遍,还是没找到自己的信。

李和只得叹口气,看来张婉婷还没有给自己回信。

李和没办法,只得骑自行车,顶着升起来的越发毒热的太阳往家赶。(未完待续。)(. 就爱网)

------------

102、女警

许多留学生归来向中央上书,呼吁进行体制的改革。

说上层建筑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

站在西方看中国,横向比较地看中国,方知中国的生产力能否发达是受制于政策、体制的。

第一位的问题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有人呼吁说,要给予人们免除恐惧的自由。

街面上做生意摆摊、开店的基本都是年轻人。

刚刚走出六七十年代的人,怕出事也是“顺理成章”。

李和从学校骑自行回来的路上,刚好想到苏明开的店就在回去的路上。

骑着车拐了好几个弯,沿着幸福路找。

李和不知道具体位置,也不知道门牌,只能先挨家瞅瞅。

李和用衬衫衣摆擦了汗,真的是热的挺不住了。

但是街面上依然还是有不少人。

男的穿着都比较随便,短袖衬衫,更随便一点的就是大裤衩子,拖鞋。

女性的服装开始五颜六色,不少女孩子都受到《庐山恋》这部电影的影响,学女主角周筠穿着方格子衬衫和牛仔裤。

更为大胆一点的,将头发自然披在肩上、略微卷曲,耳朵上闪闪的耳钉。

也有模仿《小街》中的张瑜不停幻化发型,有长发、短发、卷发,忽而清纯,忽而风情,忽而知性,忽而纯朴。

样板戏专用的大辫子,越来越少,现在这些都是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预示着社会的多元化趋势。

李和在闷热的天气中似乎又感受到了一丝活泼。

竞争是商品不教自通的生存本能。

那不,两位姑娘不顾炎热,大马路上摆摊的,都是卖卤菜的,一边拔尖了嗓门对骂,一边于不闲地在店里忙。

双方的嗓门都已经都已经到咬牙切齿,恨不得互扑的地步了。

只听两种尖音的碰撞,听不清到底在骂什么。

其实真正的打不起来的。因为谁也不肯停下手中的生意,谁也不肯少做一份生意。

路过一家家庭式其貌不扬的“一分利饭店”,一个系着围裙的大姐就冲着李和喊:“包你满意!”

李和看到那脏乎乎的围裙把头一撇,眼不见为净。

“哥,哥”李和刚过一个路口,就听见一阵喊声,以为是喊别人的,就没在意。

刚要抬起脚继续骑车,就被人搂住后腰。

李和本能的一巴掌就要扭头扇过去。

“哥,哥,我是瘦猴。”那人慌忙松手。

李和回头一看是苏明下面的小弟,笑着道,“你悠着点,差点招呼你身上,你逮谁也不能在大马路上这么莽撞啊”。

“我就蹲门口抽烟,瞅着像你。明哥也在店里”,瘦猴心里明白,自己大哥的大哥,不就是自己大哥大吗。

瘦猴30多岁,长的挺方正,个子很高,现在并不瘦,隐隐有横向发展的趋势。

大概是以前比较瘦,又喜欢顺情说好话,人瘦心眼儿多,大家才送他绰号“瘦猴”。

瘦猴又带着李和走回路,一进门就喊,“明哥,李哥来了“.。

“哥,热不?”苏明又转身对一个女孩子道,“打盆水,拿个毛巾过来”。

“李哥,给你个冰棍,奶油的,可甜啦”。

苏小妹穿着淡蓝色的裙子,帆布鞋,显得很俏皮,伸手把一根冰棍递给李和,李和一看,摆手笑着道,“我不吃,你放假了就自由了啊”。

苏小妹见李和不吃,就撕了包装纸,放自己嘴里了,“你跟婉婷姐都不在了,我在那边不就孤单了,听说婉婷姐出国了,我好想她呢。”

李和还没回答,苏明就冲苏小妹骂道,“从早上到现在你算算吃了几个冰棍了?真把自己当小孩了,中午饭还吃不?赶紧滚楼上写作业。要是还这样,明天别来了。回去就让老娘削你”

苏小妹没当回事,一边往楼上走,一边舔冰棍,嘴里嘟囔,“拿鸡毛当令箭”。

就是自己老娘当面,她都没当回事,何况还怕告状

李和进门的时候就注意看了,这是一个独栋的房子,并不是民居,房子有二层,里面装修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