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没名没份已经是够憋屈的了,将来要是没有一份妥当的产业,怎么对得起儿子啊!
李和冷冷的道,“我再说最后一遍,别再和我闹,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再这样不知所谓,不知死活。”
“不会了。”付霞用手抹了眼睛,只剩下抽噎声。
李和继续闷头喝自己的,喝完酒之后,他不顾付霞的挽留,硬着心肠走了,只留下付霞在身后摸摸的啜泣。
他不想再惯着她的毛病,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一套,在他这里现在已经没多大用处了。
董浩早早的就拦着一辆出租车等在门口,看到李和的身影后,长松了一口气,计价器上不断窜上来的数字,早就让他心疼了。
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钱,可是浪费总归是不好的,而且还便宜了出租车司机。
新加坡是夜生活很丰富的城市,六点钟以后,熙熙攘攘的人潮不断,一副刚刚忙碌起来的样子。
李和为了参加晚宴,衬衫、领带都是一丝不苟,甚至皮鞋也是一尘不染,这是来东南亚之后才慢慢养成的习惯,已经不需要郭冬云的督促。
到达宴会厅门口,他没有想到的是亲自出来迎接他的居然是李家的长子。
“你好,李先生。”
“你好,你可以用英文。”听着这口蹩脚的普通话,李和那个难受劲就甭说了。
“ok,请进。”听到李和这话,李先龙明显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坚持用中文道,“抱歉,李先生,我的华语不是太好,不过我真正刻苦用功。”
宴会厅里人头攒动,不少人都是李和认识的,毕竟来东南亚这么长时间,不管是官方的活动,还是私下的宴会,都不知道参加的有多少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也都是认识他的,他一进场后,从郭糖王到黄奕聪、再到邱德拔都一一同他握手。
场上也有不认识他的,都好奇这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人物,居然可以让这么多大佬驻足迎接。
李和要了一杯啤酒,很随意的倚靠在墙柱边,同林绍良等人聊天,并且还不时观察宴会厅里的小群体。
宴会厅里大多是华人面孔,极少有马来人和其它族裔面孔,但是即便如此,里面还是分成了不少的小帮派,客家帮、兴化帮,以及胡建帮....
不一而足。
还非常的排外。
“潘友林和黄炳新两位我印象深刻,才华出众,李先生真是伯乐也。”林绍良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李和举起杯子道,“林先生,祝我们合作愉快。”
早先二人就私下达成了金融合作的协议,而潘友林和黄炳新也是执行力很强的人,没几天就亲自率领团队到了印尼,同林绍良的亚细亚银行签订了一系列的合同。
“合作愉快。”林绍良举起杯子也不含糊。
李和笑着道,“论赏识人,我是不及林先生的,毕竟能挖的起李文正先生的人是不多的。”
没有其他人在,他才愿意说这话。
“这叫相得益彰。”林绍良哈哈大笑,钱王李文正既是他的合作伙伴,也是他的下属。
宴会厅里突然安静了下来,音乐也停了下来,有人小声的道,“资政来了。”
“大家晚上好。”
宴会厅里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问候声。
林绍良低声在李和身边道,“李资政来了。”
“恩。”李和拉了一下自己的领带。
李广耀所过之处人群自动的分成了两边,只见他一一握手招呼完毕之后,径直的来到了李和的身边,伸出手道,“欢迎,欢迎来到新加坡,上次在茂物我们就是见过的。”
“李资政的记性很好。”李和笑着回应。
他仔细的看着眼前的这个老头子,感觉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但是人家确确实实的是世界风云人物。
要说他反华,李广耀已经先后四次访华,全世界的领导人没有比他更频繁的。
要说他认同中国,但是在新加坡他又实行以说英语为荣、说汉语为耻,在国际上,他是一贯的亲西方。
但是不管怎么样,李和明白,能让小平同志称赞的人物,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更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1992年,小平同志南下深圳,做了最著名的南巡讲话:“出国去看看,并且要向各国学习,特别是向新加坡学习。他们有良好的社会纪律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应当向他们借鉴,并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这段话,引发90年代千万名干部下南洋大潮,在新加坡参观、考察、调研,当然也有旅游。
直到李和到新加坡之后,也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中国考察团。
如果说中国技术上得益于西方,文化电影得益于港澳台同胞,那么许多体制规定,廉洁自律政策是得益于新加坡。
------------
909、老闺女
他是现代新加坡之父,他制定的政策成为了亚洲的范本,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加坡的形象和声誉。
不管怎么样,李和都没有资格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评价他的好与坏,有资格评价他的只有新加坡人和他自己。
李和甚至对他还有一种由衷的敬意,毕竟他使得新加坡这样的一个弹丸之地成为世界级的国家,自己也成为世界级的政治家。
其成就足可标榜史册。
李广耀朝着周围的人笑着道,“中国出现李先生这样的人物,我们就应该有理由更加积极进取了,要不然可能就被撵下来。
我曾经就公开说过,你们是这样的一个泱泱大国,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有朝一日重回正轨,登上世界首席之位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将来肯定会还有更多像你这样的人物,我们新加坡的各位同仁要加一把劲了。”
旁边的一众人都认真的听他讲话,听得很细致,好像生怕错漏了。
“谢谢李先生谬赞。”对于李广耀这种大开大合的讲话方式,李和有点不习惯。
李广耀继续道,“有30年时间,你们与世隔绝,处境艰难,历经挫折。但是现在,你们正在发展的高速路上。他们说*****,这个不对,哪里都有竞争,我们是要积极面对,因为投资会流向最大、最有作为的市场。
李和道,“李先生高瞻远瞩,我很佩服。”
李广耀同他寒暄完几句之后,就走过李和身边,去和其他人继续握手问候。
林绍良道,“李资政很看好你。”
“有什么用?”李和不受他管,又不端他饭碗,敬佩归敬佩,但是基本没有什么受宠若惊的觉悟,这还犯不上。
李先龙端着酒杯过来同李和举杯,一再的示意双方可以在苏州工业园上合作,但是李和只是装糊涂听不懂。
虽然他对对方的提议很心动,可是要合作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现在才提合作?
迟了!
大老板在新加坡的时候你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