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2 章(1 / 1)

我的1979 争斤论两花花帽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着会议主持人,也像模像样的掏出一个笔记本,本子和笔是来之前新买的,纯牛皮的,摸着挺有手感。

会议还没开始,每个人面前都发了一份小册子。

“大家先看看,看完了,我再说。”发言的是经贸会的王主任。

李和大概看了一遍,原来是随大老板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

说是开会,其实就是通知。

“将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对越南进行友好访问,并出席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我国最高领导人近年来对东南亚的首次访问,将与美国领导人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与日苯、韩国、菲律宾领导人举行会晤。

是我国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外交活动,意义重大,举世瞩目。”王主任一边说,一边扫视全场,“东盟作为一个主体,与我国的贸易关系发展很快,去年与我国的贸易额是107亿美元,今年有望持续增长”

轮到报名单的时候,李和听得认真的同时,又在会议室瞄一圈,全场不止他一个民营业主。

对国家来说,民企的加入,他这种具有纯粹商人身份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无疑可以展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而这也正是中国政府试图传递给世界的信号。

他颇感欣慰。

只是有关企业家随访的公开报道才频见于媒体。

“个别团组如因特殊情况需超过规定人数,应专门报批。出席多边、双边国际会议或其他专业会议的团组人数,根据实际需要报批”

“一方面我们这方的意见是很重要的,但也要看你们企业的意图、战略以及投入的资源影响,而且企业的愿景是很重要的,就是愿不愿意在出访国发展和展开合作”

王主任花一共多小时的时间,终于把相关内容和意见传达完毕,最后才把本子合上,老神在在的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场下一片安静,倒是没人说话,因为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跟着出访了,这种事是轻车熟路,非常的有经验。李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自己反倒是先坐不住了,忍不住开口道,“这费用算谁的?咱们自己要吃要喝的,要不少开销吧?”

他不在乎什么钱不钱的,只是好奇罢了,不问出来心里就不快活。

只是他这话一出来,却引得全场哈哈大笑,这么大身价的老板,什么时候才能改掉逗逼属性呢?

出国随访不但是很大的荣耀,而且还可以给企业家创造一个机会,搭建走出国门的平台,这么难得可贵的机会,还想着给你出费用?

绝对是想多了!

当然,也确实是有一部分人是有疑问,毕竟同李和一样,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是不怎么好意思问,硬是憋在肚子里,大不了私下打听下。

他们倒是对李和起了敬佩之心,李老二就是那么与众不同!

外交部的刘部长,好长一会才止住笑,对着李和道,“按照规矩,这需要自带干粮。”

“哦,明白,谢谢领导。”李和对别人的笑话无所谓,老子不耻下问,有什么毛病没有?

王主任笑着道,“李董事长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我们一并解答。”

李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笑呵呵的问,“我们也是坐专机?”

这问题一出来,众人都被他李老二的无知给震惊了!

很多人都偷偷的给一竖起来大拇指!

多么有梦想有企图心的年轻人啊!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有梦想是对的,但是有妄想症就不对了!

王部长扭过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很是想装作严肃的样子,但是还是没忍住笑,最后还是变成了语重心长,道,“小李啊,你不是正式出访人员,不坐专机,这些都需要自己掏腰包。不过呢,你要是图畅快,你可以和国航的蒋总商量一下,包机也是可以的嘛。”

会场又是一片哈哈大笑。

李和耸耸肩,自闹了个没趣。

会议结束,还没下楼,就一堆人过来和他寒暄,他也是一一回礼。

下楼的时候,遇到王慧,只是互相笑笑,并没有多余的话。

一出大门,就把雪茄给点起来了,现在好像有点抽上瘾的感觉,香烟倒是抽的少了。请百度一下“扔书网” 感谢亲们的支持!

------------

876、中国废品王

下楼一根烟还没抽完,过来攀谈的人不断,他疲于应付,心里一阵吐槽,你们不知道老子有社交恐惧症嘛!

你们是想吓死老子嘛!

干脆过了广场,走到大马路口,不让熟人看见,躲个清静。

“李总。”

“你是?”李和回头,他想不到,哪怕已经是躲在人群中,他都是这么光彩夺目,受人瞩目!还是人让人给认出来。

看着这个秃顶男人,感觉有点眼熟。

“我是从萧山来的,我叫鲁万向,你好。”鲁万向主动向李和伸出手。

李和道,“真是久闻大名,你们汽车零部件做的不错,听说厂子今年还上市了?”

他虽然是吊儿郎当的,可是每天的新闻还是会看一看,国内的政治动态,经济走势,财经新闻,他还是稍微有留意的。

而且,眼前的这位也是大名鼎鼎,后来也是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

他去萧山宝马集团汽车集团的时候,曾经就重点要求仰勇扶持这家同为左右邻居的企业。

“是的,想不到李总会关注我们这家小厂子。”鲁冠球一看李和是真的关注他,高兴的不能自已,“荣幸之至啊。”

“客气了,你们可不是什么小厂子,鲁总也是风云人物,也不关注都难。”李和实话实说,尽管对方的普通话听着很费力,他还是听得很认真。

“我就经常跟仰总谈起李和您,你这样的人物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鲁万向感慨道,“低调务实,再说,没有你李总关照,我们也不可能有今天。”

“谦虚了。”李和笑着道,“共同进步就是,你好我也好,这叫双赢。”

“大道至简,李总的话总是发人深省。”鲁万向笑着说完,又随即正色道,“下个月就是中国最后一次复关谈判,不知道什么结果呢,李总,我们现在心里都没谱啊。”

“复关?”李和摇摇头,这一年中国未能与其他关贸缔约国达成协议,中国复关失败。“难啊,西方国家提出让咱们以发达国家身份加入的这种荒唐无稽的要求,这不是为难人吗?咱们还有8000万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也绝对不可能妥协,不会为了复关而牺牲国家根本利益,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1947年,中国作为创始缔约方签署了关贸总协定,所以称为复关。

1994年关贸总协定GAAT改了名字,被称为世界贸易组织TO,1995年之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