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非常相似,如果要让你选择的话,你希望谁成为你的球员?”
这个问题有打脸的嫌疑。
如果弗格森说希望c罗成为他的球员,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葡萄牙巨星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但是却最终离开曼联转投皇马,现在这位记者竟然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他说,希望陈凡成为他的球员,这本身就是打他自己的脸。
陈凡是温格培养出来的,而c罗是他自己培养的。
希望陈凡成为他的球员,就证明他培养球员的能力没有温格强!
另外,他前一段时间已经表示,这个赛季结束,他不会加入到陈凡的争夺战中。
弗格森的脸色阴沉下来。
“下一个问题!”
记者们一片惊诧!
弗格森竟然选择了逃避?!
……
弗格森离开,温格带着满脸春风出现,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首先要感谢到现场来支持我们的球迷,没有他们,今晚我们就无法度过最困难的那个时刻!”
温格对着话筒说道:“其次要感谢球员们,他们完成了一场伟大的比赛,帮助所有阿森纳球迷圆了欧冠之梦!”
“他们就是这个世界杯上最优秀的球员,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士!”
台下的记者纷纷点头,守门员阿尔穆尼亚为了封堵鲁尼的门前爆射,被足球打得人事不省,这不是伟大的战士又是什么?
陈凡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打破尘封了四十三年的历史,成为欧冠改制之后,第一个在欧冠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这样的球员难道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
不久之后现场就进入提问环节。
一位伦敦记者率先问道:“温格先生,能说说你现在内心的真实感受吗?”
温格笑着回答道:“很满足,很骄傲!”
“这就像你在追求一个心仪的姑娘一样,这位姑娘一直对你不理不睬,突然有一天,她接受了你的追求!这种幸福感和骄傲感,让人感到无限满足!”
法国人的比喻,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
一位意大利记者问道:“阿森纳这个赛季与曼联交手四次,取得了让人震惊的四连杀!今晚是欧冠决赛,你认为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温格想了想后说道:“首先,我们踢得很有自信,这可能与两队近两个赛季的交战史有关系。
其次,我们在比分被扳平之后,并没有慌张,而是继续向曼联施加压力。
陈今晚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他的第三个进球稳住了场上局面,再次让我们回到了占据心理和比分的上风!
就是那个球,让接下来的比赛重新回到我们熟悉的节奏中。
范佩西今晚表现也非常好,他不仅完成锁定胜局的那个进球,而且在球队陷入到困境,球员们迷茫时,他挺身而出,让队友们重新恢复自信!”
曼切斯特的记者当然不想让温格舒坦,曼切斯特城晚报记者马修.厄普森问道:“温格先生,阿森纳拿到了欧冠,陈也兑现了对阿森纳球迷的承诺,那么他就有可能离开酋长球场。”
“我的问题是,温格先生,你对陈的未来是怎么看的?”
温格的眉头皱了起来,台下的记者小心的隐藏内心的兴奋,这可是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
皇马、切尔西、曼城、巴黎圣日耳曼对陈凡虎视眈眈,阿森纳是什么态度?
温格又是什么态度?
上个赛季,阿森纳高层和温格明确表示,陈凡就是非卖品。
但是这个赛季以来,当媒体纷纷报道这些豪门和准豪门对陈虎视眈眈时,阿森纳高层和温格都没有谈这个问题。
那么,现在陈凡完成了对阿森纳球迷的承诺,温格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第821:今夜,伦敦无眠!
新闻发布会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温格呼出一口长气说道:“我们接下来会和陈好好谈谈,主要是要听听他个人的意见。”
这话说得非常稳重,记者们大失所望,但是他们从温格的话语中感受到,陈凡真的有可能离开酋长球场。
在连续两个赛季拿到英超、欧冠最佳射手,这个赛季陈凡更是惊才绝艳,不仅帮助阿森纳实现双冠卫冕,而且帮助阿森纳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欧冠!
那么,阿森纳肯定要给陈凡一个适合他身份的薪水。
给陈凡涨薪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阿森纳必须考虑更衣室团结,以及阿森纳工资结构。
抛开这些问题,一向在转会市场上和薪水上吝啬的阿森纳,会给陈凡开出让他满意的薪水吗?
……
混合采访区热闹非凡,曼联众星已经离开,但是记者们依然在这里等候。
陈凡自己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在这之前,他不仅一次对媒体说,他还没有去考虑未来的事情。
记者们非常理解,毕竟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兑现自己给阿森纳球迷的承诺。
现在承诺已经完成,如果陈凡以前是在回避这个问题,那么现在就无法回避了。
“我觉得皇马胜算会比较大!”
“不一定啊,你难道忘记‘交换球衣事件’了吗?”
这位记者把陈凡和c罗交换球衣的事情,上升到“事件”。
“我觉得吧,曼城的胜算是最大的!”
这话一说出来,马上遭到多位记者的反驳。
“不可能!卡卡都没有去曼城,陈怎么可能去!”
“曼城底蕴不够,陈就是背上‘叛徒’的骂名,去切尔西,也不可能去曼城!”
“这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陈追求的成绩,曼城能满足陈对成绩的追求?另外,陈到哪个俱乐部不会拿到让自己满意的高薪?”
“去曼城的理由无非是想创造一个新的豪门,与其去曼城还不如去巴黎圣日耳曼,大巴黎同样有钱,也有雄心成为欧洲豪门!”
那位说陈凡应该去曼城的记者,面对“群情激奋”的同行们,一脸的无辜。
该死的,我不过是说,有这种可能性而已,你看看你们……
“你们说,弗格森会不会改口?”
一位法国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瞬间让现场一片寂静。
其他国家、地区的记者将目光转移到英国同行的身上,因为他们对弗格森的性格最了解。
“我觉得吧,弗格森应该不会改口,毕竟他已经到了职业末期,他绝对不会打破自己的做法。”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他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还能干几年?难道他愿意在职业末期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
英国记者终结顶不住同行的眼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一定!”
有人发出反对意见:“就是因为他到了职业末期,所以他才有勇气打破自己固有的形象,为曼联带来未来十年的核心!”
这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