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进入到尾声,还有大概三十秒时间,二人再一次开始接触。
肯姆再次绕步后,再进一步寻求进入中段的机会。
前几次接触,在这个时候,郑汉一般都是以腿连招或拳连击在外围予以攻击,又或者以防反连招在外围反击。
但这次,郑汉没做动作,直接放肯姆进入了中段。
他可不怵中段与内围,那才是他的技法能力最强的打击区域。
外围到中段也就半步距离,肯姆立即左脚前进一步,完成了进入中段的战术要求。
接下来,他的右脚猛地后蹬,借着进步前冲之势,提膝就打出了一记右直膝。
肯姆能顺利完成上抢,自然是郑汉故意晚了一刹那。
在肯姆左脚上抢、起右脚的时候,郑汉也做出了动作。
左脚突然上抢一步,右(后)脚跟进,猛然跺在了左脚边,已经放于肋下的右拳,瞬间像炮弹一样崩了出去。
在对手已经提起右膝,正要上半身后仰、从而打出直膝的时候,郑汉打出了一记外崩手。
崩手就在于快,手上没有过多的发力动作,什么挥臂扭腰的发力全没有,就在于一个崩字。
“砰!”
肯姆正要打出直膝,胸口已经中了一拳。
这一拳不是太重,因为有拳套的存在,郑汉估计是远不如上上场打星当那一拳。
但打的时机不错,肯姆正要上半身后仰打出直膝,所以这一拳打上去之后,立即加大了他的后仰之势,身体本能地寻求平衡,原本提起的右腿加速向下向后踩去,一脚蹬在了后面,稳住了身体。
他刚一稳住,就知道犯错了,他不应该让身体屈从于本能行事,而是应该顺势后撤,因为凶徒的攻击肯定会接踵而来。
果然,当肯姆的右脚一脚踩稳之后,郑汉正好左脚上抢一步,然后打出了一记右直拳。
现在郑汉对于系统连招的基础理论的认识越发清楚了。
说是滚石效应,换一个具体的说法,就是一点,从第一击开始,迫使对手移动重心,然后继续压迫和打击对手的重心,达到最终让对手失去重心的战术目的。
每一套连招的战术目的都是这个,在迫使对手丢掉重心的过程中,再追求杀伤。
这与x型进攻体系不同,x型追求的就是单纯的杀伤。
从这一点来说,郑汉认为系统连招的战术目的更有层次与更彻底。
为什么要这上路,而不是打下路?
郑汉这迎面一拳,其实就是体现了他对系统连招的现有认识,以及对这场拳赛的,对肯姆这个对手的认识,还有对肯姆这场拳赛执行的战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