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明问题了。”
“达摩祖师面壁七年,方才得道,所以有了武功旷古绝今的高度,我们从今往后,还要以武明道,其实都差不多,不是你们修过心,就走在前面的。”
“岂不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敖东海吐槽道:“你们这些武夫,一下子就绉绉起来了?可别继续了,看比赛吧,阿伟顿悟天道,李和顿悟人道。”
“这翻对决,才真是巅峰碰撞啊。”
敖东海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这一辈的人,无论是从幻想时代过来的,还是动荡年代才崛起的。
几乎没有悟道与入圣同时进行的。
如任侠周瑞这等,他们即便多智近妖,即便无所不知,但他们的修炼,也都是以实力增长为主,悟道为辅,属于先上车再补票。
李和与阿伟则不然。
阿伟的顿悟没人打扰,哪怕决赛已经开始,李和也上了擂台,可他并没有打扰,他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等阿伟完成顿悟。
也幸好决赛并没有时间限制。
李和足足等了三个小时,观众们也都等了不耐烦了,阿伟才终于睁开了眼睛,他的眼中没有任何战意杀气,而是无比的平静。
他问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解?”
这句话非常多的人都以为天地太不仁了,把世间万物当刍狗,实际上的含义是,天地之高,所以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
是不仁为仁。
阿伟是让李和去翻译吗?当然不是,他问的是他如果当天道,该如何去做。
是的,天道。
可能有点夸张,但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审判委员会,那些高高在上的执剑者,本身就担负着属于天道的职责
“道德经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大学里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圣人尚且如此难做。”
“你要当天道,首先得忘记自己是天道,才能不失偏颇。”
“天道所为,绝非一刀切的省事,更非恣意妄为,而是虑一切所能后而为,它并非省力之道,而是最费力的道路。”
“你过往行侠仗义,只恪守最基本的侠义道德观念,只做,不想。”
“而今往后。”
“你需想一切之能想后,方才能做。”
“这道,你还要吗?”
阿伟思虑许久,答道:“我应该要。”
没错,他应该要,当今审判委员就会的所有执剑者,就没有一人真正做到这一步,就没有一人真正去当那“天道”。
所以,他们才会有失偏颇,所以,这世界才不正!
“想要就能做到么?”
李和不是在嘲讽,而是认真的质问。
“你想要的就能做到?”
阿伟直接反问,两人对视着,忽然一笑,是啊,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左右不过,全力而为罢了。李和笑着问道:“听说你有一剑。”
“是有。”
阿伟点头,缓缓站起身,捋着剑鞘,说道:“我在无尽的轮回中至少经历了百万年,而非你们所认知的数千年。”
“虽然百万年来,都不过是在重复数千年内的事情。”
“但,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故事。”
“我帮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我记录了一件又一件的不平事,在漫长无尽的岁月当中,我已经忘了每件事中我自身的体会,或许,我已经麻木了,没有体会感觉了。”
“我甚至没有义愤填膺的愤怒,没有那种为弱小伸张的意气。”
“我只是机械的重复着。”
“但,却也客观的记录着,小到少年寡母被辱骂,教他自强取得尊严保护母亲,大到灭国救民以武犯禁。”
“我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侠义之事。”
“也记录了一切侠义之事。”
“如今。”
“这些故事,藏在剑中,你要看么?”
419、入圣
封剑,藏剑,也是忘剑。
行侠,执义,却也忘侠。
李和是明理悟道后刚要开始做,而阿伟却是做了太多之后刚要开始想,不同的路,不同的道,却也都是精才艳绝之辈。
“可惜没酒,老霍,拿酒来。”
霍连山当即凌空摄取,丢了两坛酒上擂台,一人一坛,李和开封痛饮,笑道:“有酒才好听故事,请”
阿伟喝着酒,没有答话,只是开始浮现起了笑容。
酒很烈,他的脸色也有些涨红。
酒入豪肠,如清泉入心田,麻木了的,干涸了的,无数年后的心田再发生机,那意气丛生,剑气自来
那柄平平无奇的剑,没有任何特殊的生铁剑,发出了颤鸣。
颤鸣,躁动。
仿佛有什么要迫不及待的宣泄而出,那跃动的剑啸之声天地可闻,那剑意素然四方八维卷席而动,仿佛这天地,本就由剑意铸成一般
“少年佩剑未妥,出门便是江湖。”
“李和。”
“我儿子交给我的这一剑,你要看好了。”
掷碎酒坛,阿伟缓缓握住了剑柄,那一刻,天地化象,无数影像人事穿梭演化,给人一种置身于光阴长河中的感觉。
那一剑。
仿佛要从亘古而来,往终极为去。
那一剑。
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人类所有侠义之剑。
那一剑。
看惯了沧海桑田。
那一剑。
厌倦了周而复始的行侠,终于开始思考,我为何要行侠,世间为何有不平之事,为何需要侠客,如何才能不再需要行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汲汲之名。
大医治未病。
大侠行无义。
是故,道德经有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侠之大者,当天下无侠。
此剑天下无侠!!
当那一剑开始拔出剑鞘的时候,李和的眼中闪过的光影比世界演化的那些还要更加快速,他从阿伟捡起他儿子的木剑开始,到一切轮回的截止。
观沧海于一瞬。
这剑,在出的那一瞬间,他就明白了,并深深为这一剑而钦佩,为阿伟的纯粹而钦佩,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阿伟是那个与他争道之人了。
精气神的巅峰,并不一定是一种紧张的状态。
快慢,其实并不重要。
后发,也可以先至。
在阿伟出剑之后,李和才缓缓握上青萍剑的剑柄,双手举剑横于目前,与其说是出剑,不如说是将剑交与人欣赏。
“我也有一剑。”
“与你做而后悟相反,我是悟而后行,故须知行合一。”
“请看。”
李和不疾不徐,但青萍剑在他手上忽然爆发出了璀璨至极的光芒,那一直平平无奇的人道圣剑,今日将告诉世人,它是何等的耀眼。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不急,不徐。
人们在这一刻,看到了光,那光从自己心口飞出,汇聚成金色的风飞舞于天地,环绕于剑之四野,那光看似缓慢,但却又不迟不晚,从世界各地而来,通天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