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5 章(1 / 1)

逆行我的1997 白色米饭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实对李文秀来说,这种印象还停留在上辈子的童年时期,这辈子他重生回来没呆上几个月就来县里上学。

印象并不深,更深的印象是上辈子,所以对梅子岭这个地方,与其说是故乡,反而不如说是一个只是寄托着自己种种心思的地方。

“今天一早就被初一他爸叫去了,说是谈点事情,我琢磨着又是借钱那档子事,回头你可得跟你爸好好说道说道,家里又不是开银行的,别没事老去操这份心。”

初一是谁?

李文秀有些愣神,脑子里隐约有些印象,不过一时间还没想起来,记忆有点久远了。

等他娘老子嘴里碎碎念地念叨了好几遍,李文秀这才想起来到底是谁。

搁上辈子,初一绝对是梅子岭的风云人物。

初一本名就叫李初一,还有个兄弟叫李平,他老子李开以前是梅子岭的队长。

这一家子也算得上是近亲吧,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兄弟关系,按照农村里的关系来算,早就已经出了五服了。

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就听说在外面做生意,还做的挺大的,李文秀年岁不大的时候,他们家就起了一栋二层的楼房,这个印象比较深刻。

后来上了初中,他们家就搬到了县里,兄弟俩回家在县里折腾了一家歌舞厅,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生意。

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听他老子说李开这人去年不知道从哪里听到消息说李日和竟然在县里开了家店,貌似生意还不错,一来二去的就熟络起来了。

这是典型的穷在山里无人问津,富在闹事都是亲。

李文秀也不好奇说什么,毕竟是他老子的关系圈,不过现在听他娘老子这么一说,脑子里才想起来有这么回事

借钱可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如果是一般人借钱,三五八万的李文秀也不介意,毕竟是邻里乡亲,但是如果是李初一,那就有点不正常了。

正说着话呢。

李日和正好进了门,随行的还有一个面熟的中年人,可不就是李开这老小子。

一进门。

李日和就招呼刘金兰。

离开也比较热情,手里还提着东西,这既不过节又不是什么喜气的日子拿东西上门还真是挺奇怪的。

李文秀也懒得去管这档子小事情,偏偏李开看到他了,隔了多少年没见面。

“哟,日和,这是文秀那孩子吧,都长这么大了,有几年不见,还真认不出来了。”

“混小子一个,见到熟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李文秀没说什么,跟李开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他是真的没什么说法。

不过既然他老子都开口了,也只好招呼了两声。

“怎么样?现在都上高中了吧?”

“高中毕业了,去年毕业的,坐会吧,我给你倒杯水。”

李日和跟李开其实隔不了多少年纪,也就相差个四五岁的样子,毕竟初一跟李平兄弟俩也都是二十五六的年轻人。

“上大学了吧?”

“嗯,去年考到上海去了。”

“有出息,比我家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强。”

李开嘴里是这么说,但是脸上的表情一提起来自家的两个小子,还是有些暗自得意。

不过这也正常。

他们家算是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如果不是李日和开了个小店,又住在县里最好的地段,他还真犯不着上门来。

当然了。

借钱也是关键。

至于李开来借哪门子的钱李文秀并不知道,但是看他老子挺热乎的样子,也就来了点兴趣。

听了一会儿,立马就猜到了一些东西。

再结合去年年底回梅子岭的时候有人传言的事情,李文秀顿时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

246 有眼不识金镶玉

趁着李开跟李日和说话的功夫,李文秀去院子里刷了个牙,也没把李开来借钱的事情放在心上。

按照他的理解,自家老子也不杀二愣子,李开这种人,点头之交可以,深交靠不住,借钱的数目太多的话,李日和肯定不会答应。

再说了。

加上李开这个人跟他们家向来就交情不深,无非就是说两句客套话的事情,有刘金兰在,他老子还不会犯浑。

怕就怕着了这老小子的道儿。

李文秀一直觉着李开这人有手腕,要不然当初在梅子岭也不会独树一帜。

全村人都穷得揭不开锅,就他一家老小发家致富去了县里,没两年都捣腾起偌大的家产。

等李文秀洗漱完,院子里突然响起一阵摩托车的声音。

李文秀出了院子,抬头一看,是黄小波来了。

大热天的。

这家伙也不怕太阳晒,就穿着件大裤衩,头上顶着遮阳帽,老远看到李文秀就打了声招呼。

完了看到刘金兰杵在那里晒衣服,赶紧着过去帮她提了水桶把水从井口里拉上来。

“婶子,你这院子里早就该装自来水了,回头我找人给你拉根水管,这边上砌个水池就方便了,老是这么拉水也不是个办法。”

“这多大点事,我又不是走不动了,你们年轻人就是懒,你可别跟我家那小子学,打小就是个懒东西,小波,你去屋里坐会,热坏了吧?”

自从上次黄小波跟叶琴夫妻俩忙前忙后地帮着家里买房子那件事情之后,刘金兰也还算熟络。

加上现在黄小波又是金和实业在县里的负责人,平日里没少帮李日和跟刘金兰在店里忙活,一来二去的自然越发熟悉。

李文秀也知道自家娘老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没什么坏心肠。

不过这家伙也算是有分寸的人。

前头李文秀挑人去上海那边拓展市场,原本是想让黄小波去那边做一个负责人的。

后来想着县里一时半会还找不到接班的,就硬压着没让他过去。

黄小波这个人让李文秀比较放心的地方就是没有什么花花肠子,被李文秀压着没动,虽然心里多少有点不愉快,但是嘴上也没什么不乐意的。

手上事情照样做,平日里风里来雨里去的,只要李日和跟刘金兰开了口,断然就不会找理由推脱。

人其实就是这样。

有心无错,最怕心里有鬼,面上还和善,嘴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自古人心见真章啊。

这次回县里。

李文秀也想着跟黄小波见见面。

“还行吧,婶,别看外面太阳毒辣,车开起来风大,倒是不热,就是这汗出个不停。”

进了屋子。

看到客厅里有人在,黄小波也没多说什么,问了二丫头几句学习上的事情。

这小丫头整个儿地一个小大人做派,弄得人哭笑不得。

李文秀也是眨了眨眼。

还真没看出来。

黄小波这家伙还能跟二丫头说上话。

别看他在老李家中规中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