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1 / 1)

逆行我的1997 白色米饭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婆的连专职司机都有了,家里男人的脸面往哪里搁。

“怎么样?上海那边还顺利吧?”

进了院子。

李文秀把二丫头支开,三个人就上了楼上,问起上海那边的情况,李文秀其实去年年底已经跟杨彪沟通过一次。

但是毕竟还是当面谈来得更直白。

“大体上还算顺利,开业的几个店差不多都稳定下来了。”

账本李文秀也看过,上海那边的生意总体上是不错,南京路那边除了一家便利店以外,剩下的面积都被他租出去了。

李文秀一时半会其实也用不上那么大的地方。

“不过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去年年底我回来的时候,有家外国公司一直在打听我们的消息,后来我也查了一下,他们估计也是做便利店的,不过具体的来头我还没弄清楚,对方谨慎得很,好像叫什么伐木累的。”

“伐木累,你是说family吧。”

李文秀算是醉了。

不过杨彪的这个消息的确算是一个大消息。

全家既然已经开始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摸底,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有些对国内的市场蠢蠢欲动了。

看来随着进入新世纪。

新的竞争很快就要开始。

目前国内24H还是一家独大,至少到年底为止,李文秀还没发现有什么品牌在便利店行业跟他们竞争的。

不过面对全家这种对手,李文秀还是比较谨慎的。

毕竟对方在这个领域比他们更长,无论是资金还是管理方式上都超过他们,但是有一点李文秀可以完败全家,那就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

------------

209 高考和离别

春天总是比想象中来的更晚一些。

但是真来的时候,又发现自己竟然没捕捉到它来过的痕迹。

有人说是因为春梦了无痕。

那其实是纯扯淡。

春梦跟春天有个屁的关系,无非就是蛋疼的那点事情。

开年回到县里。

李文秀也没继续忙着生意上的事情。

马上就是高考。

他虽然心里并没有太过于担心的想法,但是毕竟关系到能不能去上海上大学的结果。

李文秀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跟杨欣的约定仍然算数。

这可能是除了想上大学之外,唯一能够对李文秀有激励作用的事情了。

但是让李文秀郁闷的是。

杨欣在开学后突然找到他要求这段时间不跟他见面。

而理由竟然是为了不打扰他好好复习。

其实李文秀很想告诉杨欣。

学习嘛。

学学就好了,别当真。

但是这种话他又不能对自己将来的老婆说。

毕竟两人之间约好了要考同一个学校,如果说这种话,那岂不是等于告诉杨欣,我已经不在乎你跟我的约定了。

所以这种打自己脸的事情。

李文秀还是忍了。

渐渐地。

随着时间越发地临近。

李文秀也越发清晰地感受到了高考带来的压力和躁动。

老洪几乎每天都会提醒班上的同学高考还剩下多少时间,黑板右下角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在某一时刻似乎变成了另外一种文字。

有一种让人除了荷尔蒙指标值不断上升的能力之外,似乎还能让人陷入一种不知名的亢奋之中。

就连李文秀都减少了午睡的时间,而难得地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课堂和课后的习题册训练上。

一直到模拟考试结束。

在高考前最为重要的一次模拟中。

李文秀再次惊人地拿到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这让老洪多少都有了一点欣慰。

作为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

韩晓和杨欣,还有另外几个学生分别获得了前五的成绩,几个人的分差甚至只有个位数。

李文武果然还是没能冲进前五。

当然。

他还不是最惨的。

作为李文秀的死党之一。

王伟强再次成为全年级垫底的存在。

毫无疑问。

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王伟强并不会改变上一辈子的轨迹,这一点几乎已经是注定不可逆转的。

李文秀尽管想去帮自己的好哥们一把,但是这种事情,他也是有心无力。

或许只能看天意了。

模拟考试之后。

作为第九名的李文武和第十名的张欣荣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学校里开始经常性地看到两人并肩走到一起的情形,虽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偶遇那么简单。

但是偶遇的次数多了。

不仅是李文秀,就连杨伟都开始在背后问他这件事情。

毕竟张欣荣还是人气最高的几个女孩子之一。

李文秀发现李文武这家伙跟张欣荣走到一起的时候。

心里想着。

真特么典型的一队黄金搭档。

男的第九,女的第十。

男上女下,果然是天经地义。

“就你那点智商,人玩你就跟耍猴似的,小心什么时候被人吃了都不知道。”

嘿嘿笑了两声。

对李文秀的嘲讽,李文武直接选择了无视。

在他看来。

张欣荣比张丽丽还是要漂亮很多,至少在身材上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对此。

李文秀出了嘲讽以外,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办法。

在李文秀的嘲讽和老洪的再三叮嘱中。

时间很快就到了六月份。

高考也不期而至。

随着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响起来。

李文秀其实已经松了一大口气。

对于其他人来说。

可能最终的胜负还要看考试的那两天,但是对李文秀来说,他的高考其实已经结束了。

至于考试的那两天,无非就是把答案填到试卷上去而已。

作为一个经历两世人生的老司机,什么发挥失常,什么太紧张,这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明天就高考了,咱么也别喝酒了,就喝开水吧,提前祝你们旗开得胜。”

食为天新隔离的包厢里。

李文秀说了两句开场词。

完了马上就开动。

一时间筷子和汤匙齐飞,唾沫和骨头同下。

茶足饭饱。

也没有人刻意去提考试结果的事情,对于一帮已经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未来的路太长。

而他们,在高中的象牙塔里已经待得足够了,翅膀硬了,总要出去飞一飞。

再美好的未来终归也是他们的。

晚上回家的时候。

刘金兰难得地没有闲言碎语。

李日和大体上也知道儿子最近的确变了心性,除了招呼他说一下店里的几个问题以外,其他的就是作为老子的角色叮嘱了几句。

其实他内心已经很明白,现在的儿子,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他这个老子了。

“爸,你放心吧,就是个考试,没什么好担心的。”

家里出个大学生。

对于李日和跟刘金兰来说,比赚更多的钱显然还要重要。

这是这一代中国农村人最朴实的想法。

也是纯真的。

炙热的。

令人回味良久的少年往事。

晚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