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好吃您再来!
五日后, 方念真在人伢子那里挑的人终于到了,按着她的要求,都是不超过二十五岁的, 男女皆有, 性情活泛。
这一批一共十六人,方念真准备给楼上的五个包间, 每间配备一个专属小二,楼下大堂桌数多, 足有四十桌,便配十个,还有一个在门口负责接待。
最近方念真的小店越发忙不过来了,京城里陆陆续续来了几批“尝鲜”的商队,新云州的客栈赚了个盆满钵满,搞得她都眼热了, 恨不得把自己的大宅子也改成客栈。
方念真的小店因为菜品有特色, 其实客源也不少, 一边要照顾“方记食铺”的生意,一边要冲刺“锅里捞”的最后开店进度。
终于,她的小身板扛不住……倒下了。
病来得很急, 莫大姐来店里开门,准备早点出去采购,却发现屋里没有动静,“奇了怪了,往日念真都该坐在这里吃早饭的啊。”
莫大姐去后院喊她,也没人应, 索性推门进去看。
只见方念真裹着被子睡得昏昏沉沉的, 额头上都是冷汗, 脸蛋却都是红通通的,莫大姐上前一摸,额头上的温度烫得吓人。
“呀,念真啊,念真?”
叫了几声,床上的人还是没有清醒过来的意思,莫大姐便准备去请郎中,在门口正撞上小五来上工。
“小五,你腿脚快,快去回春堂请个郎中来,念真病了!”
小五听了赶紧跑着去,这时店里的员工基本也都也来了,包括那新买的十六个,方念真将他们安置在了自己宅子第一进的厢房里。
关键时刻还是知晓稳得住局面,“掌柜的今日忙,新来的那十六个就先回去吧,昨日掌柜的教的‘服务要点’再回去熟悉一遍。”
知晓挥散那一群新员工,转头道:“莫大姐,今日生意怕是做不成了,您是咱们店里最年长的,我听您的安排。”
莫大姐也是被方念真刻意磨练过的,因为她打算开起新店以后,食铺这边就暂交给莫大姐管理了。
她思考了一下,也赞同了知晓的提议,方念真不在,这店里至多卖个炸薯条,今日实在没有必要开店了。
“咱俩留下照顾掌柜的,至于其他人,便让她们先回去了。”莫大姐也做了决策。
小五速度着实很快,回春堂的牛郎中已经被请过来了。
望闻问切过后,牛郎中又仔细分辨了一下脉象。
“病人气旺体虚,平日里精力看似充足,实际一直在透支身体,昨日应是着了凉,一下子诱发出来了,才会突然病的这样重。”
“但我看她底子还行,吃几副药先试试看吧,这几日不要吃发物,饮食清淡些。”
牛郎中开了方子,知晓和小五就赶紧去抓药回来熬上,浓浓的一碗汤药,晾到不烫嘴,莫大姐拿勺子喂进去,喂了不到五勺,方念真就醒了。
“牛郎中真神了!这药竟起效这么快!”除方念真外的三人都一脸惊喜和激动。
“神什么……太苦了,呕……”,方念真只说了一句话,就忍不住想吐。
莫大姐赶紧拿了个废桶过来接着,方念真这回放心地吐了出来。
直到感觉胆汁都要吐出来了,才罢休。喝了点清水润了润嗓子,她才感觉脑袋清醒多了点了。
“我不吃那苦药,捂一捂汗就好了,感冒而已。”
方念真一脸绝望,怀念现代的小药片,原来古装剧里演得都是真的,喝一口吐半口,还要接着吃口蜜饯。
可是一人难敌四手,更何况这屋里,知晓、莫大姐、小五,有六只手!硬是哄着劝着威胁着,让她把这碗药喝完了。
其言语恶毒到,“不赶快好起来,生意都被抢走了,新店赔光光”这种直戳方念真心窝子的话。
罢了,就当休息两日。
可“女强人”是不会这么轻易被打倒的,第二日,方念真就拿了纸笔,写“迎客规范”。
让知晓给他们讲细讲透,待自己病好全了,她还要举行“考试”,这将关系到那十六个人的工钱高低。
第三日,方念真的身子终于好了大半,店里人允许她出屋了,她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新店里,却发现这里井井有条,桌子已经摆好,包间里正在进行最后的“软装饰”。
知晓和小五对着她调皮地笑,“掌柜的,有时候你也得放开手,要不自己真得累坏了。”
“你们俩呀!”方念真心里很是高兴,她终于意识到,她手底下的员工有多么忠诚和能干。
“得,那我最近再招俩徒弟吧,以后做菜也不用我了,我就安安心心做大掌柜的。”方念真此时并不知道,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奠定了她未来“桃李遍天下”的基础。
在方念真的大宅院里又“魔鬼培训”了三日,方念真终于打算开业了。
这次开业她没有找人算日子,她对自己的“锅里捞”有自信,“希望未来,日日是好日。”
-
一场连绵的秋雨后,新云州正式进入深秋,满街的落叶扫都扫不过来。
秋风瑟瑟,一家叫“方记锅里捞”的店铺却热热闹闹开了业。
那排场大的,只要新云州城里没事的人都围了过来看,先是舞狮 ,后是戏曲班子唱戏,在气氛已经烘托到最高点的时候,爆竹声起,清一色灰绿工作服的年轻人拎着小筐,向四周洒着糖果。
“大家可以看看糖纸,盖有‘方记’字样的,可享受今日开业优惠七五折,其余食客均享受八折。”
众人就一片哗然,“哇,我的纸上有诶!”
“我看看,我看看什么样的,怎么我的就是空白的。”
也有重点跑偏的,“唔,这糖味道可真不错,不愧是方记出品。”
“大家请来这边拿号,按号排队。”小五在门口扯着脖子喊。
方念真按照二人位、四人位和包间制定了三种号码。
今日包间已经订出去两间了,一间自然是说了“开业不能落下我”的知州夫人,不过她是低调前来的,方念真特从后门领了她上楼。
另一间是曾经订过她卤肉的孙家,孙家夫人今日亲自来了。
楼下大堂霎时间就坐满了,就有那小厮挎着个小筐,用木夹子,夹了干净的热毛巾给客人取用。
又奉上一小碟瓜子,“客官您等着上菜的时候可以嗑瓜子解闷儿。”小二们都笑脸相迎,这让一些食客受宠若惊。
当然也有一些窃窃私语的,一个中年男子就低语道:“这怎么还有姑娘做小二啊,抛头露面的不大好吧。”
话刚落地,他旁边的女人就掐着他耳朵,“你瞎说什么,人家瑞王都说了女子可以出来做工养活自己,怎么你比瑞王还高贵啊?”
“哎哟哟,祖宗我错了,我就随口一说,真没别的意思,锅子上来了,咱们快尝尝吧。”
在方念真的丰富下,如今锅底已经多达四种:清油辣锅、大骨汤锅、浓香西红柿锅、酸菜鱼锅。
不少食客都“抱怨”这锅底种类太多了,一次根本尝不过来。
最受欢迎的果然是方念真辛苦研制的“清油辣锅”,秋日里身子易着凉,吃一口辣的涮肉片再好不过了。
而且,新云州百姓的“耐辣力”经过方记小吃摊和方记食铺的洗礼,已经又上一层楼了。
“嘶,这个也太辣了,吃得我舌头都麻了。”一桌客人率先吃完了,小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赶紧端过来一碟冰镇山楂罐头,“这是餐后水果,各位客官请慢用。”
一桌食客都喜笑开颜,虽然分下来也就一人一颗山楂,可是都吃完了还能有这份小吃奉上,简直太暖人心了。
方念真和知晓站在柜台前等待食客结账,第一桌结算的食客就对方念真竖起大拇指,“方老板,你这门生意绝了,好吃,又吃得舒服,下次我还来。”
那桌食客在自桌小二弓着腰热情地护送下出了店门,门口的迎宾小二铿锵有力地喊了一句:“贵客慢走,好吃您再来!”
“嚯,吓我一跳!这方记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方念真这边热热闹闹,把几乎一条街的生意都抢走了。
其他店里零零散散的,只有几个觉得“方记锅里捞”排队太长的食客,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其他的店,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唉,我隔着条路都闻见对面锅子店飘出的辣香味儿了,怎得这口中的排骨汤越发没滋味儿了。”
“谁说不是呢,吃不上那锅里捞可真是心痒痒。”
“听说还不贵,这几日开业还有优惠呢,而且菜可以点半份儿的,咱们三个也能凑一桌吃到不少花样了。”
这家店铺的二楼楼梯口,一名健硕的男子停住了脚步,听着楼下食客们的议论。
“这家方记,果然有那么好吗?”
他面前的仆人恭恭敬敬:“回公子,这确实是我们新云州比较出名的铺子。”
那仆人又悄悄凑到他耳边说,“而且,奴才刚刚瞧见,那知州夫人也进了店。”
“哦?这倒是有趣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