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闹老鼠?(1 / 1)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一树山楂 465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7章 闹老鼠?

  以前在京城的“方记”分店, 虽然服务也好,但是毕竟地方小,店员也少, 达不到现在这种场面。

  这次的开业活动做得非常盛大, 舞狮队、敲锣打鼓都做到了,还请了耍杂技的, 唱戏的,足足热闹了半日。

  新店的大牌匾上面是大大的“方记”二字, 右下角写着小小的“念真”。而开放的外卖窗口处,则是挂着一个小牌匾,写的是“念真食品”。

  今天是店铺的开业,除了店里的锅子,许多小吃还没来得及上,所以现在的外卖窗口, 就只卖着从新云州运来的牛肉干和方念真带来的葡萄干。

  店铺后头院子里的两间厢房, 一间暂时用来炒料。

  方念真此刻人在京城, 安子和小秋也跟着,新云州没人炒料了。

  除了供应京城店铺里的锅底,这一次要反向运输, 把炒好的料运回给新云州去。

  出来都这么久了,方念真只运回去过一次,估摸着那边的店也用得差不多了,要着急了。

  方念真和小严娘子在二楼的雅间观看了一会儿表演,今日店里人太多了,她们也不好在楼下晃悠。

  主要是京城里也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

  虽然明知道, 不管是多么显贵的人家都在做生意, 但是一般真正的店主是不怎么出面的, 都要交给手底下的人去亲自打理。

  方念真倒是没有这个顾虑,这家新店明面上的掌柜,还是定了小五。

  和小严娘子商量后,她们决定把之前的店铺完全改为小吃特产店了。就不做一些还要过明火的东西了。

  方记新店里,除了已经坐满的一楼大堂,二楼和三楼的雅间也差不多快满了。

  小严娘子请了一些她的闺中密友来捧场,也是想请她们尝尝正宗的方记辣锅底。

  之前的店面太小,一些权贵或世家女子根本不方便在店里吃。

  前两日小严娘子说要请客人的时候,方念真想起了那个可爱的萌妹子乌又菡。

  “严娘子可知道乌家?她家有两姐妹,姐姐叫乌又安,妹妹叫乌又菡。”

  “你说的可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家?”

  方念真点点头,“应该是了,看起来反正是大家族出身。”

  小严娘子捂着嘴凑近了悄悄说道:“方掌柜以后莫要直呼乌家长女的名讳了,如今人家已经进了宫做娘娘了。”

  方念真对此事也是有所了解的。

  那次乌又安在她醉酒,秃噜出来不少酒话,其中就说了不想进宫,不喜欢皇上什么的。

  只是没想到,此事竟然这么快。

  那估计是回了京城没多久就进去了。

  小严娘子又神秘兮兮的,“只是,进宫有段时日了,皇上却一直没定下来位份和名号,大家对此事都十分关注呢,你平日里可莫要说起此事,被有心人抓了话柄。”

  “多谢严娘子提醒,我会多注意。”

  前两日,方念真思索再三,还是没有上门,只是给乌家的门房递了请帖,上面写了乌家两姐妹的名号。

  也不知今日乌又菡会不会来。

  午市高峰已过,过了饭点,店里总算是宽松了些。

  方念真正在下楼,就遇上了乌又菡。

  “姐姐!真的是你开的店呀!”

  乌又菡很激动,又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说的很小声。

  方念真亲自引她到了一间空着的雅间,“怎么来也没说一声,我好给你留一个好位置。”

  乌又菡微微地笑着,“许久不出门了,今日方姐姐的店开业,我在新云州说好的要多给你的店捧场的。”

  方念真察觉到她情绪有些低落,许是与小严娘子说的,皇上并未给她姐姐定下位份一事有关。

  想想也知道,她们乌家近日应该是受了不少的议论。

  不过方念真给她找的这间包间恰好是尽头的一间,倒是没有别的人会打扰。

  “方姐姐若是无事,陪我一起吃吧。”

  这孩子的笑容都比以前腼腆了很多。

  人家来捧场,方念真也不肯让她花钱,自己掏腰包给她点了一桌。

  “先吃点这个山楂糕吧,这是我亲自做的。”

  “是嘛?那我可得尝尝!那次在新云州没能把方记的美食都尝一遍,我可太后悔啦。”

  乌又菡不是非常能吃辣,吃了一口辣锅子涮出来的牛肉卷,整个人就呆滞住了,嘴巴上挂着红油也不管。

  “快,快喝一口酸奶解解辣。”

  乌又菡却回过神来,摆了摆手,“不必了,方姐姐,这太爽了!”

  “啊?”

  乌又菡几近自虐一般,暴风般的速度炫了许多辣锅底的菜品,鸳鸯锅另一边的骨汤锅底她是看也不看。

  就连大白菜都放到牛油辣锅里涮,挂了满满的红油,蘸了芝麻酱就往嘴里送。

  “嘶,哈——好辣,但是真好吃!方姐姐,还好当时我在新云州没有品尝到这辣锅子,要不然回了京城我得朝思暮想。”

  乌又菡被辣得都开始大舌头了,额头上也满满的都是汗。

  吃到兴起,她还把袖子都撸了上去,“这袖子碍事。”

  芝麻酱配红油白菜,方念真没看住的时候,这丫头还喝了一口凉掉的茶。

  把方念真这个爱吃辣的人也看得直咋舌,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人菜瘾还大”啊。

  方念真叫了乌家的侍女上前,“一会儿回去了,给你们家小姐备一点养肠胃的药,再不能让她喝冷水了。”

  这么个吃法,非得拉肚子不可。

  方念真不让她再吃辣锅了,桌上的肉也吃的差不多了,乌又菡就放缓了速度。

  方念真在骨汤那边给她涮了白菜,乌又菡勉强吃了几口。

  照乌又菡这么个吃的快又不怕烫的吃法,其实这红油锅应该配香油碟。

  但是京城贵女对蒜,尤其是生蒜,似乎都避之不及,方念真便也没提。

  吃饱了,方念真还给她拿了一包葡萄干,两包不同风味的牛肉丝。

  乌又菡都不好意思了,“都白吃方姐姐的了,还要白拿。”

  “小事,日后你要是不想出来,也可以让侍女来店里叫外送,只要店里卖的,都能送到你家里。”

  乌又菡的眼睛都亮了,她正在犯愁,下一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呢!

  “那可太好啦!吃起来更方便了!”

  她姐姐乌又安进宫已有半月之久了,除了人是平安的,却没有半分消息传来。

  乌又安是被皇后娘娘选中进宫的,按照乌家的官职,皇上起码也得给乌又安封一个嫔位,若是开恩,妃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毕竟皇上的后宫其实人并不算多。

  可是皇上把人收下了,却按下不表,如今就连皇后都被幽禁了。

  乌又菡只要出门参加宴席,就会有挑事的人明里暗里地议论这件事。

  索性她就闷在家里不出去了。

  全家人脾气都不好,她还和亲娘吵了一架。

  她娘被气得直骂她,“我就不该生你,你是咱们家日子过得最舒坦的了,还有何不满足?你姐姐如今在宫里指不定在受苦呢!”

  她也对母亲回怼:“我就是不明白,为何非要送姐姐进宫!”

  “你以为是我想这样吗?可我一个妇人,能有什么说话的权利。”

  最后母女俩不欢而散,乌又菡和她娘都只能在内心感慨这世道,女子命运的不公。

  听说,母亲后来哭红了眼眶,整宿整宿地睡不着。

  次日,乌又菡就叫侍女点了锅子到自家府里,她爹是个老古板,虽然也疼子女,但是所有事必须都得规规矩矩的。

  像是“方记”这种别出心裁的锅子,她爹定然是尝都不尝的,好在最近他政务繁忙,已经好几日没有回家吃饭了。

  乌又菡和她娘坐到一桌上,吃了热气腾腾的锅子,关系总算是缓和了些。

  …… ……

  乌家的事方念真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京城“方记”新店的后厨要忙疯了,菜刀都快得要冒火星子了。

  每个人忙碌的速度都像她在现代玩过的一款厨房游戏,人们转身走来走去的,也时而有言语上的摩擦。

  “快,东城范大人家的外送好没好?”

  “我这城西的四十号单子来不及送了啊,三桌席面呢,大主顾啊!”

  “冲我吼什么呀?我把锅底和调料都装好了呀,又不是我做的速度慢。”

  情况紧急,别说安子和小秋早就上阵帮忙了。

  就连方念真和四个侍女都挽了袖子开始切菜、配菜、装盘、打包了。

  方念真今日穿得是水粉色,甚为娇嫩,头上还戴着陆恒送她的金簪,衬得整个人温柔又贵气。

  可惜那漂亮的金簪也被一块头巾给包上了——方念真怕头发掉进菜品内。

  唯一与京城女子的区别大概就是她没有长长的指甲。

  做厨子的必须得讲究卫生,她是从来都不留长指甲的,而且那样干活也会受影响。

  明明是冬日,方念真却拿出帕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明日我可不穿这华而不实的衣裙了,我还是穿回新云州的窄袖。”

  木槿在一旁笑了笑,“明日新招的店员就培训好了,应该也不需要姑娘亲自上场了。”

  开业三日,方记红油辣锅底的名气算是彻底在京城中打开了,只要是喜欢在外觅食的食客,基本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家有特色的店。

  让方念真惊喜的还有她的葡萄干,竟然被宫中的膳房看中了,采购了不少不说,还有专人联系了她,想再订一批。

  “虽然不是供给什么御膳房的,但是对我这葡萄干也是一种肯定吧。”

  只是宫里虽然采购了,但是价钱上又狠压了压。

  方念真虽说没赔本,但是算上这一路运来的人工和运费,也没什么赚头了。

  好在和宫里负责采购的大人商量好了,允许“念真食品”以此为噱头做宣传。

  宫里要的虽然占了方念真带来京城的大半部分,但是新云州那边新运来的葡萄干应该也快要到了。

  牺牲了一小部分利益,换来了巨大的名气,也是划算的。

  挂上“皇宫采购过的葡萄干”之后,果然销量又攀了新高。

  方念真可没有说这是皇上吃过的,但是路过的百姓看了这句话,就会自动理解成这样。

  宫里最大的就是皇上嘛!

  “我也得尝尝皇上都吃的葡萄干是什么样。”

  本来之前零卖的葡萄干,只有价位最低的那一款比较好卖,现在有了这么个噱头,最大的那款红葡萄干也被人买走不少。

  方念真把这一款取名为“红宝石”。

  原来旧店的分红,方念真也只来得及看一眼金额,就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新店里。

  因为与小严娘子合作的颇为愉快,两边对于新店的占股也没有什么争议,还是如以前一般。

  小严娘子又不靠这一家店活着,她也不肯为了这么点利,得罪方念真的。

  瑞王之前是受了贬斥,但是这次回京,听说皇上对他尚可,虽然也有训斥,但是还是赏了他不少的好东西。

  这便是一个信号——瑞王或许又要重新进入朝堂之中了。

  -

  一转眼,就已经来到腊月二十五了,离过年越来越近了。

  方念真他们的小院也需要买些年货,把小秋和安子从后厨解放出来后,方念真就给了两个徒弟银钱,让他们自己去置办些过年吃喝的。

  她则是要去店里一趟。

  这家新店没有消停几日,就闹出了幺蛾子。

  有店员禀报,今天进了店就看见好几只老鼠在后厨横行。

  做吃食的店,却招了老鼠,对于方念真来说,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小严娘子不好出面,方念真亲自处理。

  她皱着眉:“捕鼠器不是早就弄好了吗?罢了,今日上午先歇业,有客人问起来就说店里在调整,开门时间未定。”

  方念真直觉此事不对。

  她在新云州开了两年的店,但因为捕鼠方面极其用心,在她的店里也未见过两次活着的老鼠。

  这家新店在修整的时候,更是把所有的窟窿和孔洞,都用烟熏过,也用热水灌过了。之后工匠又全都给补上了。

  在存放食材的房间也放了捕鼠器。

  怎么还会有老鼠出现呢?还是在开业后的短短几天之内。

  要不是大福对这里不熟悉,她还真想把大福抱来,它一嗅,就知道这房子里有没有老鼠。

  店员早上开门时看见的老鼠都已经被当场打死或者去住出去了。

  小五也很是疑惑:“掌柜的,我带人到处排查过了,都没有发现耗子洞,这是从哪儿进来的呢?”

  方念真不敢大意,让厨房煮醋熏屋子,又把昨晚没收好的,露在表面的所有食材全部扔掉。

  有店员龇牙咧嘴:“这、这也太浪费了吧。”

  方念真严肃地说道:“这就是方记的规矩。小五,把这些东西当场焚烧,别扔出去了被路过的人给捡了,老鼠身上病多得很。”

  尽管处理的很快速,也警告了店里的员工们嘴上有把门的,但是方记店里有老鼠一事还是传了出去。

  说实在的,在大肃,老鼠确实难治理,养猫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养得起的。

  倒不是喂不起一只小猫,而是在大肃,猫不易得。

  前朝时候有一位宠妃,极厌恶猫,她一个人不喜欢也就罢了,还不许别人喜欢。

  当时爱美色又昏庸的皇帝就下令宫中不许养猫,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奸臣“揣摩圣意”,在他管辖的区域内也开始不许养猫。

  这人会拍马屁,得了宠妃的赏识,升官速度都快了很多。

  就难免会有很多人效仿,猫的数量大大减少。

  这也造成了后面十几年的鼠患,花了大力气才治理好。

  现在,即便要到或者买到一只猫了,也舍不得经常放出去,就怕别人家把猫给扣住了。

  所以,方念真无比地庆幸,自己竟然免费捡到了一只小猫,这看起来真是一场缘分,上天的恩赐。

  开业才满三天,就闹出了店里有老鼠的传闻。

  仔细想了想,既然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了,堵不如疏。

  在大肃,店里有老鼠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

  方念真就让自家员工有意无意地对外宣传店里的一系列治鼠措施。

  又在全店一起吃员工餐的时候把门打开,路过的食客们都会看见他们吃的香甜的模样。

  该说不说,因为方念真对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处决的果断,店里的员工吃起来都很放心,反正绝对不可能是老鼠沾染过的。

  方念真和安子、小秋亲自做了员工餐,味道又好。

  除了开着门吃有些冷,“方记”的员工算是享福了,还真是别的店比不了的餐食待遇。

  这样一来,虽然客流量比不上前两天开业的时候,但是也不至于没人来吃饭了,但凡来吃,就会被“方记”的味道和服务吸引住。

  人都是长了眼睛的,店里是不是真的干净,打眼一瞧就能看得出来。

  方念真又让后厨配菜的区域把传菜窗口的帘子给下了,也算是变相的“明厨亮灶”了。

  可这还没完,方念真打算找员工晚上在店里睡着值班。

  “小五,你知道哪几个老员工是没有异心的,悄悄安排一下轮值,不要告诉新员工,看看晚上这里是不是真的太平。”

  事实证明,方念真的担忧不是多此一举。

  “怎么了?早上就急急地寻我?”

  “掌柜的,又出事了,早上醒了,我去后院上茅房,看见院里空地上被撒了些粮食。”

  方念真却好像毫不意外一样,“然后呢?又有老鼠了?”

  “是,不过,那几只老鼠被新添上的捕鼠器给抓住了,已然死了。”

  方念真的手指一下一下地在桌子上点着,低头沉思了片刻,她附在木槿和小五耳边说了些什么。

  在过年之前,她必要把此事解决!

  作者有话说:

  晚点还有更新~(月末啦,大家有没有多余的营养液呀,求投喂,害羞逃走!啵唧啵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