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1 / 1)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绿豆红汤 4888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更天, 天色浓黑,正是万物沉睡的时刻,安静的松树林突然沸腾起来, 一只只鸡被薅着毛塞进麻袋,它们不安地鸣叫, 却惧于天黑看不见不敢跑散。

  “勾子, 拿绳子来。”刘栓子手拎两只大鹅,被噆了好几口就换着脖子拎,待腿绑好了往地上一扔, 在嘎嘎大叫里逮鹅摸鸭。

  从天色浓黑到天幕青灰,赶在天亮前, 三个人点亮灯笼,扛着地上乱动的麻袋穿梭在树林里, 一袋袋堆在山脚。

  鸡群回归安静,大公鸡颤着嗓子高声打鸣,山下的村庄偶有回应。

  天上又下起了毛毛雨,林中的鸟雀湿着翅膀低飞觅食, 落在屋顶瓦楞上看早起的人抬着鸡笼踩着泥往西走。

  程石戴着斗笠披着蓑衣, 拎着秤杆给鸡鸭称重, 秤杆打平, 他捏着刻数给人看,“老叔你看,鸡有八十七斤。”

  “不用看,我还不相信你?你哪会在斤两上糊弄人。”皮肤黝黑的老农眯眼笑出一脸的褶子,帮坤叔把鸡拽出来塞笼子里, 空出了袋子再把十三只鸭塞进去, “快称称鸭子重多少, 我喂得可好了。”

  “五叔,你家不是养了五十来只鸭子?怎么才逮了十三只来卖?”人群里有人问。

  “母鸭下蛋嘞,入冬了再卖。”老农抽空回了一句,踮脚往秤杆上看,“有五十斤吧?”

  “有,五十三斤七两,给你算五十四斤。”程石捏着秤杆给他看,回头冲门内说:“歆莲记一下,杨五平家鸡是八十七斤,鸭子共五十四斤。”

  大门内摆着一方矮桌,歆莲和歆丹歆芋一人站一角。歆莲应了一声,毛笔蘸墨在账本上做好记录,歆丹闻言拨算盘珠子,说个数给大姐,歆芋从钱箱掏出三角碎银子放称盘上。

  “你这三个小姑子可给你帮了不小的忙,能算会写,可真厉害。”门前的妇人看杨柳出来跟她说话,她已经卖了鸡鸭换了银子,想着家里没事就留着多看会儿热闹。

  杨柳看了三个表妹一眼,匆忙点了下头,回过头朝人群里看,大声说:“有没有得闲的?宰鸡拔毛的还缺上十个人手。”

  “有,我得闲。”刚刚说话的妇人把手里捂热的银子往怀里一塞,先一步跨过门槛进屋,“我这就过去帮忙。”

  “婶子,我领你过去。”四表嫂怕她走错了地儿,举着竹伞在前引路,走到月亮门了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见又来了七八个人,她一道给领进偏院。

  刚过垂花门,空气里浓重的腥味让人下意识皱起眉,成筐的鸡鸭放干血扔在大浴桶里,青砖上滴的血被猫狗添尽。

  “让让,开水来了。”

  四表嫂捂着鼻子往空出的屋子指,“婶子嫂子们,拔鸡毛鸭毛鹅毛的人都在屋里,你们拿个箩或是拿个盆从浴桶提几只鸡鸭进去就行了。”

  她扭头快速离开,出门时碰上杨柳,简单打个招呼两人就分开了。

  “往日只想着熏的鸡鸭鹅好吃,想不到也这么麻烦,太繁杂了。”四表嫂回后院,走到廊下换双鞋,进屋跟两个妯娌说:“偏院里鸡毛鸭毛的腥味混着血腥味太恶心人了,我进去转一圈都受不住,小柳还能坐里面跟人说话。”

  听到里间孩子们吵嘴的声音,二表嫂虎着脸进去训了两声,她循着窗往外看,“这雨也不知道哪天能停,天晴了路晒干了我们也该走了,住了这么些天也没帮上什么忙,净添麻烦了。”

  说是秋收后农闲,好像也没怎么闲,一天天的没个清闲,只要想干活,手边永远不缺活儿。

  程石擦掉手上的鸡屎歇气的时候,看到三个表嫂扯了三捆花生抱着往屋里走,惊讶地走过去说:“这是怎么回事?天上也没下红雨啊?”

  “你走远点,身上臭死了。”四表嫂凶巴巴地说。

  “闲着无聊,找点活儿打发时间。”二表嫂没理他的阴阳怪气,绕过程石抱着花生捆往院子里走。

  程石听到有人在喊他,回头说:“等会儿,马上过来。”他走到西墙边掀开打湿的稻草,扯两捆花生抱进去,扔地上了又出来扯了两捆,“手上麻利点,这些摘完了喊一声,我再给你们抱几捆进来,免得弄脏了你们衣裳。”

  十捆花生摞一起堆成座小山,肉眼可见的要耗许久才能摘完,之前还信心满满想要大干特干的三个嫂子瞬间蔫巴了。但活儿是自己找的,又不能撂手不干。

  忙了一上午,村里送来的鸡鸭鹅都结清了账,程石脱了蓑衣拎着去后院,从水井里拎两桶水冲洗干净挂在枣树上。

  “洗不洗澡?锅里烧的有热水。”春婶在厨房里问。

  程石摆手,“里面的衣裳没沾上味儿,我媳妇呢?”

  “在这儿。”杨柳在粮仓里应声。

  堆放粮食的屋里也摆了方小桌,桌上放着账本,账本上记着某家某人拔了多少只鸡鸭鹅的毛。杨柳看人进来,问:“今天收了多少只鸡鸭?”

  “鸡将近两千只,鸭子有一千七百只左右,鹅只有五百多只。”程石往粮袋上一坐,撑着胳膊伸了个懒腰,“明后天,周围的几个村可能也会送鸡鸭鹅过来。”

  “我大爹他们过来了吗?”杨柳问,她大爹还有几个叔伯合伙在村头的矮山包上养了上千只鸡,年前的时候就来问过,想要比村里喂粮食的鸡卖的价高些。

  “没见到人。”话刚落,听到坤叔在院子里喊,程石出去就见杨柳大爹提了两只大公鸡过来,毛亮冠子红,品相看着极好。

  “给你们拿两只尝尝,看味道如何。”杨柳大爹把公鸡递给程石,“按你说的,没喂粮食,都是喂的虫和蚯蚓,另外就是它们自己在山里找食。”

  程石让坤叔把他家山上的鸡拎两只过来,说:“我让人晌午炒了尝尝,下午若是没空就晚上去家找你。”

  “成,什么时候都成,就你的时间。”杨柳大爹又拎着两只鸡兴冲冲出门。

  这两只鸡晌午就上了饭桌,程石跟杨柳各尝了个鸡翅膀,问不知情的其他人:“今天的鸡肉味道如何?吃着跟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什么不同?都挺好吃的。”四表嫂吐出鸡骨头,她被问懵了,又挟了一块儿鸡肉细细嚼开,“莫非不是山上养的鸡?是村里人养的鸡?”

  杨柳默认了,又问:“吃得出来区别吗?”

  这下其他的人也开始细细品尝,没问的时候没人说味道不好,问了就有各种毛病,比如歆莲说肉有些肥了,鸡皮太腻,但二表嫂又说鸡腿肉过于柴,嚼着干巴,歆丹说嚼到最后吃到了土腥味。

  杨柳都听迷惑了,她也挟了块儿鸡肉再吃,好像也吃出了不如自家山上鸡肉香的感觉。

  “谁家养的鸡?跟你们山上的鸡炒出来的味道太像了。”三表嫂问。

  “我大爹他们养在矮山里的,不是家养的。”杨柳放下筷子喝水,看刚刚挑刺的几人脸上有一瞬间的空白,她笑着说:“还是没喂过粮食的,我家养的鸡每天晚上都还会喂道粮食。”

  “肉质是不错的,你若是不说,可能也就徐襄公那样的人能尝出不同。”春婶开口,“至于味道,我觉得还是熏过之后炖罐鸡汤再品品,熏鸡买回去多是炖汤了。”

  “还是会做饭的会品尝,春婶说的在理。”程石给她挟筷子肉,说:“我心里有数了,大家吃饭吧。”

  下午没有来卖鸡鸭鹅的,杨柳跟程石带着春婶雷婶忙着给晾干水分的鸡鸭鹅抹盐,抹过盐码在洗干净的竹筐里,到了晚上用竹片串起来挂进熏房。

  “今天收拾了多少只鸡鸭?”二表嫂问。

  “一千二百多只,其中还有四百多只明早才能挂进熏房。”杨柳在账本上记下数,往外看天,主要是下雨耽误事,偏院太小了蹲不了多少人。若是天晴,宰鸡宰鸭和拔毛的人都挪去晒场,像去年那样,大半个村的人都来拔鸡毛鸭毛挣钱,四千多只鸡鸭鹅两天就给拾掇完。

  程石抱着青莺进屋,把手里的兔子灯笼放桌上,孩子也递给杨柳,“我去大爹家一趟。”

  “好。”杨柳把青莺抱坐在腿上,捏着她的脸颊对着灯光看,“张嘴,娘看看你的小牙。”

  在她刚捏嘴的时候,青莺就张大了嘴,这活儿她熟,她爹娘一天要看好几遍。

  “我先回屋睡了,摘了一天的花生,坐着不动也挺累。”二表嫂捶着后脖子往外走,前院靠墙摞着鸡笼子,关在里面的鸡鸭听到脚步声惊得闹出动静,等人走远了,它们才又安静下来。

  程石回来时只有廊下还留着一盏灯笼,他走到廊下问:“甄婶儿回来了吗?”

  “回来了,已经睡下了。”厢房里的人出声。

  “你把狗子喊进来就能锁门了,熏房里我刚添了柴。”雷婶也躺下了,忙了一天她也累了。

  程石先去走廊的拐角,狗窝里没有狗,但有几只猫。他提着灯笼出去,在稻草垛的洞里找到了五只狗,它们卧在干燥厚实的稻草上,里面暖融融的。他喊了两声,狗尾巴敲在稻草上震起烟尘和草屑,逼得他直起身连声咳嗽。

  “喵——”

  熏房的墙根下走出来只狸花猫,走在泥泞里也轻轻巧巧的。

  “还没入冬你们就贴着墙根睡了?不嫌热?”程石摸了下猫头,提着灯笼去马厩看了下马才回屋。

  狸花猫一直跟着他进屋,等门关上了它又翻墙出去钻进稻草垛里,被狗赶出来才老老实实贴着墙根睡。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杨柳听到开门声从床上坐起来。

  “你大爹……”

  “嘘,小些声,青莺已经睡了。”

  一阵悉悉索索的脱衣声,程石坐在床上小声说:“你大爹拉着我讲他养鸡的辛苦,说放了一千二百只鸡崽子到山上,如今只剩七百多只。”

  “我们给的价他不满意?已经比市价高六文了。”杨柳在心里算了笔账,按她大爹说的,养鸡没喂粮食只喂虫,买鸡崽子用不了多少钱,总体来说还是挺赚的,就是蓄养的这大半年费的心思不少。

  “价高肯定还想要更高的价,他是跟人合伙养的,到手的银子一摊,也不落多少。”程石抱着青莺放床里侧,他躺下搂着杨柳,“睡了,我困了。”

  ……

  过后的几天都是如此,程石带着三个表妹负责收鸡买鸭挑兔子,杨柳跟两个婶子负责偏院宰鸡宰鸭拔毛的活计,三个表嫂在这忙碌的氛围下不好意思东游西逛,耐着性子坐屋里摘花生。

  等到天空放晴,熏房挂满一屋子的鸡鸭鹅兔,西墙外的花生少了一垛,姜霸王也带着三个侄子过来接人了。

  程石又从山上扛了只羊下来,正巧逢着杨絮过来,他过去把丈母娘一家都喊过来吃羊肉。

  太阳蒸干了地上的水分,鸡鸭毛的腥臭味也随之消散,后院的桂花树又绽开了花苞,混着清苦的松枝燃烧的味道,驱散了下雨天潮湿粘腻的不适。小泥炉上煮着清茶,姜长盛从门外进来拎着陶壶沏杯茶水握在手里,跟前院坐着烤羊腿的程石说:“你这小日子过得也太舒服了。”

  “那你问问你媳妇是想跟你回家还是想继续住在乡下?”程石意有所指地往西墙外看,“要不你也留下再住个几天?明天跟我上山砍松树枝。”

  姜长盛拦住疯跑进来的儿子,也不嫌他衣裳脏,抱起来扛在肩上,问:“三郎,你明天是想回家还是继续住表叔家?”

  “我不回去,回去不好玩。”三郎扭着身子要下来,落地了要往外跑,跑了几步又拐回来说:“爹,你给我做个弹弓,我也要去打麻雀。”

  姜长盛糊弄两句赶他出去玩,进屋拖了个椅子放院子里坐太阳下闭眼晒太阳,半响才说:“那我就多留两天给你帮忙,你一天给我宰只羊吃。”

  程石理都没理他,晚上吃完饭他拦住大晚上要往山上跑的人,扯了十来捆花生进屋让人摘。

  三个表嫂大叫一声,各找理由脱身,前几天摘花生几乎要了她们半条命。

  “多有意思的活儿,跑什么?一大家子坐一起说说话不好?”程石站门口拦着,谁都不让走,他指着三个表哥说:“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你们就不想他们?快坐下唠唠嗑,别寒了我表兄的心。”

  “胡沁什么?小心我撕你的嘴。”三表嫂瞪他一眼,咬牙切齿地坐回去。

  挨句骂挨眼瞪又不掉肉,程石毫不在乎,这些人帮忙多摘点,他就能少受点罪。

  姜长盛他们不明所以,左看看右看看,心想不就是摘花生,又不是扛粮袋之类的重活。

  “来来来,吃了主家的羊肉就如他的意干点活儿,他高兴了明天再去宰只羊。”他吆喝道,自己先坐下扯了把花生秧,几颗花生两个动作的事,“这不挺简单的?”

  “傻子。”四表嫂捶他一下。

  程石耸肩笑,他数着人数出去又扯了十来捆进来,装花生的提篮也安排好了,然后他跑了,抱着乖乖玩红绳的青莺跟着猫狗跑,一个劲说孩子黏人不离身。

  烛火噼啪一声,屋里没了说话声,好不容易把最后一捆花生摘完,所有人默契地出门回屋洗漱睡觉。

  屋里的蜡烛接连灭了光,村庄陷入黑暗,杨柳推着凑上来的人,压着声音说:“我累了,睡觉。”

  “骗子。”程石覆身上去,“羊肉性燥,你吃了不少。”

  杨柳扭过脸把声音闷在枕头里,脚上用劲踹他一脚,这狗东西,他跑了,她不得不留在屋里陪着一起摘花生,想想就气闷。

  “摘花生要了你的狗命了。”她咬他一口。

  过了许久,院子里突然响起一声猫叫,杨柳似乎听到了开门声,她立马按着程石不让动,听到脚步声往垂花门走,她催他出去看看。

  “看什么看,今晚羊肉吃多的又不止你我。”程石把人抱起来,托着人下床,站在月光照不到的地方厮磨,在回来的脚步声里紧张又畅快的结束。

  “要不要水?”

  “你小声点。”杨柳不如他脸皮厚,躺在被窝里蒙上被子,“不要水了,别惊动人,快来睡觉。”

  ……

  但凡有姜霸王在,她总是家里第一个早起的,往日她是一个人默默起床默默开门出去练功,这次有三个武艺了得的侄子在,天不亮她就敲门把人喊起来。

  程石躲在被窝里默默念叨别喊我别喊我,惊恐地发现脚步声还是到了窗前。

  “起来,天亮了。”姜霸王丢下一句并不离开。

  杨柳闭着眼不言不语,感觉身旁的人坐了起来,她默默翘起了嘴角。

  屋里一片漆黑,程石下床还被地上的衣裳绊了一下,他吸了口气搂起地上的衣裳去外间点灯穿衣。拉开门看月亮还挂在天上,刚想恼火地问这算哪门子天亮了,扭头一看窗外没了人。

  姜霸王听到起床的动静就走了,不耐烦等他磨蹭,等陪练出来她已经活动开四肢,“走吧,先跑几趟,从这里跑到山脚再跑回来。”

  等真正天亮了,杨柳才被青莺闹起来,春婶端出热了几次的饭菜放桌上,说:“阿石跟你婆婆他们已经进山砍树了,孩子们跑村里玩去了。”

  “我是最后一个起床的?”杨柳剥着咸鸭蛋,把蛋白扔给狗,她吃流油的蛋黄。

  “还有一个……”说着门口一暗,四表嫂气色颇好的走进来,“还有饭吗?春婶也给我端碗饭。”

  杨柳瞟她一眼,正好撞上她瞟过来的眼神,一触即分,两人默契的什么都不提。

  “待会儿进山看看,这场雨后不知道还会不会长菌子。”四表嫂说。

  杨柳点头,“我也去。”

  家里的木梯被搬进山,靠在松树上上树容易许多,四个大男人加个姜霸王,不怕高还力气大,站在松枝上连砍带踹,枝桠断裂的吱呀声就没停过。

  其他人怕被掉下来的松枝砸到,都没敢靠近,站在外围捡枯枝砍杂树,杨柳割着艾蒿心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又脏又累的活儿没一个人嫌弃,都忙活得挺起劲。

  忙活了两天,姜霸王要回去了,姜长威他们也趁着路面干了能走马车就带着妻儿回去,不是住厌了,是住怕了,白天进山砍树,晚上点灯摘花生,就是天天宰羊炖鸡也顶不住。

  这次除了鸡鸭鹅外,一起带回去的还有只活蹦乱跳的公羊,姜长盛也不嫌羊臊,捆了羊抱上马车,假模假样地说:“我们都吃了好的,不能漏了大哥。”

  没人搭理他的话,程石绕着马车转一圈,看绳套都绑紧了示意能走了,“等入冬了一起过来,我请你们吃杀猪菜喝羊汤,下雪了喝羊汤别有滋味。”

  作者有话说:

  虽然这章快六千字了,但晚上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