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七十年代知青(1 / 1)

女配带着金手指跑路了[慢穿] 满序 194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5章 七十年代知青

  方玚把采摘来的一些草药炮制、晒干后收起来。

  “又在弄你那东西啊, 村里分粮食了,赶紧去搬。”方玲扫了一眼他手上的杂草树根,眉头皱了皱, 说完就出去了。

  方玚把新摘的柴胡晾晒好, 把手仔细的洗干净跟着出去,很快就找到了排在最前面的方岩。

  今年大半年的粮食除去交了公粮的之外,都放在仓库了,现在统一分配了。

  大家顾不上干活, 连忙带着箩筐编织袋去装粮食, 玉米,红薯, 还有稻谷。

  萧楠还没见过这种场面呢。

  她和石麦冬不紧不慢的走在最后,等她们到的时候, 已经有人领了粮食和钱回去了。

  按照惯例,知青是最后分配的,别人有多少她不知道, 但萧楠心知自己也就干了大半个月,这次分粮食跟她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过来凑凑热闹。

  梧桐村的人都挤在仓库门口, 脸上笑容灿烂, 就跟过年一样,空气中都带着丰收的喜悦。-

  村长和支书大声的喊着让他们退后再退后, 给仓库门让开位置。

  其他的知青已经来了好几个了,站在人群外,不知是羡慕还是什么, 石麦冬拖着她过去:“分了多少啊?”

  “一人一年满工分的能有四百一十斤毛粮,25.8元。”

  开口的是徐立群, 他推了推眼镜:“其中人头粮占一百五十斤。”

  “那还蛮多的啊。”冯建元惊喜的道:“我只在这干了一个多月,工分肯定分不了多少,但要是算人头粮,也不少了啊。”

  “想什么好事呢?”石麦冬哼道,村里人才不会吃这个亏呢。

  萧楠耳边听着知青们的吵嘴猜测,站在稍微有点坡度的小丘上,以她5.2的视力还算清晰的看到一个个的喜笑颜开的按手印领口粮。其他人牵着编织袋竹筐,把分到的粮食装进去。

  一大家子的口粮,上千斤的粮食堆放在地上,乍一看非常多,但细一想,这是一家将近一年的粮食,就只会感觉太少了。

  村里人情绪高涨,人挨人的站在大太阳下也不觉得热了。

  萧楠随手折了片小些的蒲葵叶子,给自己扇扇风,看着前面一会儿高兴的笑,一会儿闹的。

  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

  这一年干得好不好,有没有偷懒,到这时候就知道了。

  梧桐村虽然有人头粮,但是是有最低工分指标的,有些人在分了粮食之后,还倒欠着村里的钱。

  不过这种人是少数,梧桐村那么大个村子,也就十几户人家工分不够。

  一些只有老人或者孩子,家庭孱弱的是实在没办法,村长也只能让他们欠着,村里人也不好说什么。

  但有些人,明明好手好脚,结果还跟半身不遂似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村里人都看不惯。

  比如被分出家分出来的田德贵,他侄子都结婚生娃了,他还一个人邋里邋遢的单着,一天天不干活,没吃的了就去亲戚家里蹭饭。

  “你看那个人,工分比我还少。”石麦冬拉着萧楠吐槽道。

  “嗯?”萧楠疑惑的转过去,看到正在领粮食的田德贵,嘴角的弧度下落,眼底闪过寒芒。

  不过石麦冬看了下田德贵,再看看他分到的粮食,又开心了起来。

  她虽然没有亲戚能蹭饭,但她食量要小些,而且分到的粮食还多点,肯定够她明年吃的。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总算是轮到知青了。

  萧楠中间去拿了背篓,村支书在翻着工分本算账,抬头认了一下人:“萧楠,才两百三十四个工分,你的工分不够,可以补两块六毛钱分人头粮。你要补吗?”

  “补!”萧楠立刻点头,当场掏出钱来,村里分粮的时候有份额是最便宜的,这个时候不买什么时候买。

  看了这么久,跟她心里估算的差不多,早就把钱给准备好了。

  村支书抬头看了她一眼,他听媳妇说村里新来了个大手大脚的知青,看来就是面前这位女知青了。

  萧楠可没管他心里怎么想,吃大锅饭分到粮食的感觉还挺新奇的。

  补的钱加上工分的那点,她总共分到一百七十斤毛粮,红薯一百斤,玉米五十斤,稻谷只有二十斤。

  别看东西那么多,但一般人根本不够吃,红薯不像大米,二两就够一顿。而稻谷还带着壳,等脱壳后这二十斤稻谷最多能有个十五六斤大米,剩下的都是糠。

  不过能分到就是好事,在物资管控严厉的年代,萧楠有一种意外捡到钱的感觉,乐滋滋的。

  一百七十斤一趟带回去有点重,跑两趟就刚刚好。

  萧楠让还在排队的石麦冬看着些,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就把玉米和稻谷先背了回去。等她再次过来仓库,其他的知青也分好了,这会儿正商量着怎么抬回去。

  分粮食是高兴,但东西搬不走就让人头痛了。他们借了村里的背篓和竹筐,一边背着一边挑着,挑回去。

  只是,剩下的得有人守着才行,这都是他们下一年的口粮,被谁摸走一把都得心疼死。

  “萧楠……”石麦冬转头期待的看着她。

  “你先带回去吧,我正好歇会儿。”萧楠道,一边把自己剩下的红薯给装上,等石麦冬他们一回来,她就可以走了。

  “谢谢你啊!”石麦冬乐了,挑着两筐粮食往回走。

  知青人多,几人匀一匀,跑了三四趟就都带回去了。萧楠在他们走最后一趟的时候,也就准备回去了。

  没想到今天分粮食弄到这么晚,萧楠本想请人温锅的,这时候也只能推到明天了。

  夏天的傍晚星空明亮,就着月色的光,能够清晰的看到地面的情景。萧楠背着一百斤的红薯,背微弯,也没心思欣赏这夜色,低头看着路,快速的往家走。

  咔嚓。

  萧楠耳朵动了动,脚上一顿,直觉让她转身,却只能看到月色下影影绰绰的树影,空荡荡的小路没有人声。

  萧楠眉心微蹙,似乎是放弃了疑虑转身回家,耳朵却听着周围的董静。

  大概一分多钟后,虽然没有声音,但萧楠总有一种被人窥伺的感觉。

  她不动声色的继续往家的方向走,思绪转得飞快,村里房屋分布松散,大家刚得到粮食,到处走动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还是鬼鬼祟祟的。

  “萧楠。”一阵脚步声从右边急促的过来,

  “你怎么来了?”萧楠神情微松,而后眉一皱:“都什么时候了,你也不去睡觉。”

  说着她往身后看了一下,脸上说不上是可惜还是什么。

  “刚才听说知青最后分粮食,我不放心你过来看看。”方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