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 176 章(1 / 1)

成为富一代[年代] 鱼仔爱吃鱼 350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76章 第 176 章

  ◎……◎

  今天冬至节, 玉琳昨天晚上就给大家说,她今天要包饺子,中午给送到专卖店去。

  “妈妈, 我们包什么馅儿的饺子。”范亚娟留在家里看孩子, 玉琳穿戴好起床就和她说。

  “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洗漱后玉琳去菜市场买五花肉和蔬菜,买到一只鲅鱼,和一只杀好的老母鸡。

  骑着自行车回来,玉琳先给小景喂了奶把他给妈妈看着, 自己进厨房泡好葱姜水,把母鸡剁了,鸡胸肉捡出来做鸡肉白菜馅儿。

  再切鲅鱼剁成馅。

  瘦五花肉切好,加入韭黄调馅。

  揉了一大团面,放着醒。

  玉琳把蜂窝煤炉子坐好,生火烧过,把鸡块下葱姜大料炒好铲到砂锅里慢炖。

  范亚娟来厨房看了一眼,惊讶道:“你准备包三种馅儿的饺子,这么多人, 一个个的擀面皮得包到什么时候。你去看孩子,我来擀大面片,等会儿我们两个一起包元宝饺子。”

  “好。”

  范亚娟切了一大块面开始擀面,玉琳房间看了眼小景睡得正香。

  “小景, 你乖乖的, 妈妈给你包饺子吃喔。”玉琳亲亲儿子胖乎乎的小脸儿, 笑着说。

  见他还是傻乎乎的睡觉, 玉琳四周围上被子, 来厨房, 范亚娟已经擀了一大案板的面, 正在切梯形面片。

  “妈妈,等会儿饺子做好,我们做好蒜泥辣椒油,等斐哥回来送过去专卖店,让爸爸奶奶他们自己下新鲜的吃。”

  玉琳抱着案板,拿着馅料来房间包饺子,一边看孩子,见他哼哼唧唧就给他喂奶换尿布。

  范亚娟把三案板饺子皮都擀好,和玉琳一起来房间包饺子,一个个圆鼓鼓的元宝饺子包好,玉琳就端着放在厨房的案板上,没地方放了就直接蒸屉垫上冻在外面。

  严斐回来一看,这么多的饺子拿过去不方便。

  “玉琳,你给我下碗我先吃了,我去接他们回来。”严斐这话正合玉琳的心意,她也饿了。

  范亚娟做好蘸水,严斐吃了一盆饺子,玉琳吃了一碟子干饺喝一碗面汤,饱着差点走不动路。

  玉琳回房间给小景喂奶,不会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五个人一起回来,厨房里吃饺子。

  王桂花端着碗来看曾孙,小景睡醒了,正听玉琳说话呢。

  “玉琳,你包的饺子特别好吃,三种馅新鲜又香,奶奶吃的享受了。”

  “奶奶,好吃你就多吃点。这几天大家开始准备年货了,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给你请个帮手。”

  小景听到声音眼睛往这边看,惹得玉琳和王桂花看笑了。

  “小景,太婆在这里,快看!”小家伙跟着看,小手攥的紧紧地打个哈欠。

  “瞌睡了!”

  “就是的,醒来一个多小时了。”

  王桂花去厨房舀饭。

  玉琳抱起来给他喂奶,又摸摸尿垫干的,放到旁边的小枕头上看着他,让他自己睡。

  等孩子睡着,玉琳抱着被子往旁边挪了挪,也跟着一起睡午觉。

  王大河徐慧王东林严刚范亚娟一人一碗热乎乎的饺子,红油蒜泥蘸水吃的正香。

  王大河笑呵呵的说:“玉琳就是会吃,这饺子鲜香,冬天就要喝完热汤呢。”

  “爸,要不,以后我们都回来吃饭。”王东林见大家都很喜欢,笑着说:“我在家给大家做饭。”

  “我觉得,咱们把米面买上到6楼厨房去做饭,这样方便又能吃上热乎饭。做生意也不能亏了肚子。”徐慧一个韭黄鲜饺吃下去,笑着说。

  王桂花回来,舀半碗饺子坐下调味,跟着说:“这主意好,我和老头子换着看摊,给大家做饭。”

  6个大人商量好,吃过饭,去专卖店把严斐换回来。

  “晚上,想吃什么?”严斐见厨房收拾的干净,进屋来看娃,就看到一大一小乎乎睡觉。

  “中午只用了鸡汤下饺子,晚上做大盘鸡裤带面,烧一锅白菜豆腐粉条臊子汤,吃着热乎。”

  玉琳好奇,他怎么知道自己醒了。

  “好,那我去和面。”严斐洗手和面,揉了三遍,揪成小剂子擦油放好。

  看米面不多了,严斐骑上三轮车去郊区方师傅家买二百斤白面和50斤杂面,马三妹送了他5颗大白菜一堆白萝卜胡萝卜,一捆大葱。

  严斐问马三妹有没有土鸡,马三妹领居家给他买了四只母鸡一只大公鸡。

  “大姐,我们家以后都从你家买白面,过了腊月,你们每个月准备二百多斤麦面和几十斤杂面。”

  “好,都给你留着呢,现在收成好白面杂粮都不缺。”马三妹乐呵呵的说,卖白面比卖粮食划算,麦麸还能自己留下喂猪喂鸡。

  “谢谢大姐。”

  严斐回来,范亚娟已经回来做饭了,玉琳让她看孩子,自己厨房做臊子汤。

  “这么喜欢做饭?”严斐把原来的面从面缸里铲出来,把新鲜的倒进去,又把杂面分别倒进面缸,看玉琳口里唱着歌切菜。

  “我陪——小景睡觉头都要睡扁了。”

  玉琳听到一声公鸡打鸣,急忙厨房出来,院子里一个笼子关着四只母鸡一只公鸡。

  开心道:“斐哥,你买母鸡回来熬汤吗?这也太多了。我们留着两只下蛋吧!”

  听得范亚娟都跟着笑了,这个月子,玉琳憋坏了。

  “看哪只鸡下蛋,我们就留着,公鸡留着打鸣,叫大家起床。”严斐笑着说。

  玉琳更开心了。

  “斐哥,正合我意。鸡公喔喔的,会不会吵到小景睡觉?”玉琳对小宝宝目前吃了睡了吃的状态很满意,偶尔才哼哼唧唧要人抱抱,要人换尿垫。

  严斐一边烧火,一边看玉琳活力四射往锅里下五花肉翻炒着,下葱辣椒生姜,再倒进土豆块一起翻炒,她脸蛋红润,永远自信的样子。

  不由得跟着一起高兴。

  等土豆块绵软,玉琳夹一块给严斐尝咸淡,说:“斐哥,你试试看,好不好吃?”

  “我炒的洋芋肯定好吃。”玉琳说着把砂锅里的鸡块倒进锅里,继续翻炒,锅底析出红油,再铲到砂锅里。

  下大油炒了一锅臊子,严斐等锅里的水开,让她去看孩子,他给大家下面。

  “斐哥,我饿了。我不去。”玉琳依依不舍看着臊子和鸡肉,去房间看娃。

  范亚娟把孩子给她,笑着说:“饭马上就能吃了,我去帮忙做。”

  正好王东林王大河王桂花三个回来了,一起厨房里帮忙,范亚娟把舀出来的面给老位老人和玉琳一人一碗。

  “严斐,让玉琳抱小景来吃饭。”

  “好。”

  玉琳留着口水一个人跑进来,见爷爷奶奶动筷子了,端过自己的碗开始咥面。

  “奶奶,斐哥村里买的白面和我们家的一样好吃,有麦香味儿。他和的面劲道爽滑,做油泼面更好吃。”

  这是想吃辣椒了。

  范亚娟默默不语。

  玉琳给自己夹了几块鸡骨头,王桂花给她挑了几块鸡肉,说:“你现在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得吃肉,骨头只吃个味道。”

  “好。”玉琳就把肉吃了,她最爱吃洋芋,又面又香。

  等玉琳吃过去抱娃换严斐来吃饭。

  晚上的时候,玉琳两三个小时给娃唯一回奶,其他时间都是严斐在照顾孩子。

  觉睡得特别好,精力旺盛,玉琳觉得自己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

  进入腊月,一年生意最忙的也就这几天了,玉琳抱着小景每天去卖醋和点心,孩子大家换着抱。

  玉琳让王克祥在专卖店门口搞了一个大促销活动,把服装店积压了一年的货,清仓大甩卖。

  真正的大甩卖,本来十块钱的衣服,只卖4块,本来5元的现在可能就卖2元,这样打骨折的活动持续了7天,给专卖店吸引了一大波新客,顺便也把服装店的库存清零了。

  专卖店里的点心和醋,玉琳也跟着做了一笔促销,按照原来的买一送一。

  过了腊月二十,拿工资的拿到工资,分红的分了红,一家人商量回家过年的事。

  “玉琳和严斐,你们两个今年留在北城过年,孩子太小,家里交通不好,你们就不回去了。”王东林知道玉琳想回去,干脆和严斐说。

  “我和你妈妈过了正月十五就回来,你爷爷奶奶再看他们的计划。”

  王东林见玉琳低着头,有点心疼,劝道:“等小景6个月,再大点了,你们再回去。”

  晚上,玉琳窝在严斐怀里还是不高兴。

  “明天,我们带小景去找孙大夫,让她给小景准备点常用的药,我们从故都走,我跟言生借个车,我们从故都开车回家,要是小景有什么不舒服的,我们开车到故都,故都是大城市,医疗水平有保障。”

  玉琳眼泪哗啦下来了。

  “别哭了,对眼睛不好。”严斐给她擦眼泪,一边笑着说:“要成小哭包。”

  “斐,谢谢你。”玉琳不好意思的钻进他怀里。

  “不用谢,还有个问题,我们都回家,家里恐怕没地方住。三毛一间房,爸爸妈妈一间房,加上我们,要是大毛也回去,就没地方住了。”严斐抬起她的头,笑问。

  “我跟妈妈住,你和爸爸大毛三毛一起住。”玉琳故意逗他。

  “我五叔一家一间房就够了,让三毛去住,正屋里太婆的炕空着,我们去住。”总不能让大哥无家可归。

  王东林大清早就买票,碰到严斐起床。

  “爸,给我和玉琳也把票买上吧,她无聊透了,必须回去浪一浪,畅一畅心情,不让她回去,她这一年都不会高兴的,我们带着小景,我在故都借一辆汽车,回去走哪里就方便了。”

  王东林真拿这两个孩子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范亚娟王桂花知道玉琳和孩子也要回去,担心的不得了,也不说玉琳了,把孩子穿的用的全部打包都带着,等玉琳严斐回来房间被她们翻了个底朝天。

  “你爸爸买的明天早上8点的票,我看孩子,你们过去和严斐爸爸妈妈说一声吧。”范亚娟敲门进来,见严斐给孩子松开包裹正换尿垫。

  “妈妈,孙大夫说小婴儿前六个月有免疫力,我们可以抱着回家。他给开了几样常用的中成药。你就放心吧。”

  玉琳把药包交给范亚娟,孩子用的东西,她现在都不知道哪个放哪里了。

  “好。”范亚娟也听严斐说了,再看玉琳兴奋的小脸,连忙答应。

  下午,玉琳严斐和严刚徐慧说好,提着大包小包的年礼去徐外公家提前拜年,严斐又去醋厂服装店安排了过年看场的事。

  晚上,玉琳兴奋的半晚上没睡,第二天,严斐大衣里抱着包裹,小景带着毛线帽在他怀里睡得香甜。

  王东林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和父亲一个个往车上放,早先联系了范小舅的班车,约好去火车站接人。

  火车哐当哐当出发。

  严斐对面的老妇人惊讶又好奇的看着男人带孩子,女人叽叽喳喳,上蹿下跳要看风景。

  范亚娟王东林王大河王桂花的座位挨着,旁边严斐和玉琳坐的三人座,严斐对面也是三人座位,除了这位老太太,还有一对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女。

  女人好奇的看了小景半天,笑着问:“小伙子,你这孩子几个月了?”

  严斐不应。

  玉琳笑着说:“大姐,你们去哪里,不回家过年吗?听你们的口音,看你们像是南方人啊。”

  “我,我们就在前面一站下车了,我们去河北看女儿。”女人结巴着说。

  “哦。”

  等这对夫妻下车,座位上再没人,玉琳把厚被子铺上,抱小包被里的小景放到座位上睡。

  “你们这孩子真乖,我坐你们这边的座位,你坐过来看着孩子。”沈美华笑着说。

  “谢谢婶子。”玉琳高兴的挨着小景坐下,看他攥着手,呼呼大睡。

  除了饿了尿了会哼哼唧唧的哭,一路上小景很给面子。

  到了故都,言生把一辆越野车开到火车站来接人。

  送晕车要求坐班车的王桂花和王大河,坐上汽车,严斐放好行李,等班车出发。

  回来严斐上车抱孩子,王东林开车,范亚娟坐后面换着抱孩子。

  这两天,孩子的尿布攒了半包。

  抱着干净的尿布包,玉琳靠着严斐肩膀昏昏欲睡。

  作者有话说:

  主要是想写村里的一点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