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1 / 1)

成为富一代[年代] 鱼仔爱吃鱼 4584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19章 第 119 章

  ◎峰回……◎

  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看着严斐吃了包子, 玉琳推着架子车到巷子口售卖,严斐拿着几种点心送给外公,再到百货商店去推销。

  明天就是中秋节, 玉琳刚把点心摆出来就有人来问价钱, 听桃酥不要票还便宜2毛,又吃了试吃品,有人就准备花钱买一两盒子。

  “婶子,你们看, 你们买的就是这报纸上介绍过的江南名点心,看这里的照片是不是一模一样。

  价钱不贵还不要票,花点钱江南有名的点心直接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骗不了你,我的库房就在那条巷子里。”

  几个推着自行车正下班的中年人听到报纸,过来一看,果然是文汇报介绍过的江南点心。

  “给我8份儿点心,另外拿两斤桃酥。”一个带纪念章的中年人价钱不问,直接要了8份点心。

  “点心3块钱一斤,桃酥2块8, 少您一毛,您给二十九块五。”

  “三十,您给找零。”

  玉琳接了钱,找给他五毛, 送了一个5分钱的网兜装好。

  买卖一旦开张, 就不怕没人买。

  玉琳一边准备试吃的点心, 一边给围观看热闹的人读报纸, 就她自己写的点心名录, 读一个给大家拆开一个包装。

  好些人都是冲着报纸上的点心来的。

  两个小时, 玉琳卖出去了80包桃酥, 185分点心,其中玉芙蓉卖得最好。

  严斐铩羽而归。

  “说我们的点心没有正规厂家出厂证明,进不了百货商店,零星的几个供销社,也差不多一样的理由。”有的是想压价,价钱低的玉琳根本赚不到钱还要赔钱。

  严斐第一次意识到,有东西,他玩不转。

  玉琳点点头说:“等这批货出了,我就让蓉婆婆办一个集体的食品厂,到时候我会帮她办理各种手续。

  这么多点心,她一个人也做不出来,肯定是周围的亲戚们一起做的。现在以村集体为单位,办厂很容易的。”

  玉琳早就想到严斐会碰壁。

  可不让他去,他肯定不会让她干活。

  “我们明天早上去赶集,争取一天将点心都卖出去。”

  休息一下后,玉琳接纳了严斐的主意去百货商店门口摆摊,严斐推着架子车在火车站门口售卖。

  玉琳边走边回头看,堂堂的高材生,孤孤单单,一个人站在那里看摊,看得出来的浑身不自在,越看心里越不是个事。

  “文汇报上报道过的点心,大家瞧一瞧,看一看,不要票,自家做的,这些卖完就没有了。”

  走过一个路口见着卖菜的小摊,玉琳都会停下来等一会儿。

  一个下午,陆陆续续卖出去150份,玉琳往返3趟取货。

  下午,严斐比玉琳卖得快,出站进站的旅客,一问价格一看报纸,基本上都会买一两盒当特产,附近卖杂货的小贩,人手买了一盒点心,四五盒桃酥。

  玉琳提着热乎乎的馒头回来。看严斐正和几个商贩商量批发点心的事。

  “你们也看到了,我拿的200份一个下午就卖光了。批发价一毛不能便宜,我不管你们卖多少钱。”

  “你把价都定了,我们明天卖不上去好价钱的,便宜3毛钱,你们剩下的点心我们几个包了。你一看就不是做买卖的人,货出了你也松快。”

  “你们要订多少?”闻声说话的人看到明快的玉琳,几个人觉得这位,才是同道中人。

  “你还有多少?”

  “你们要多少,500以下便宜5分,500以上便宜1毛。2千份以上便宜2毛。”搞批发赚钱快风险小。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斐哥是认死理的,她也不会妥协,批发出去是个解决的办法。

  “你一个小女娃哪里来那么多的货,你可别唬我们。”

  “快点说,别耽误我晚上来摆摊。”玉琳见火车站有人,说真的等会想再来摆摊。

  看对象虎视眈眈吓唬人,往旁边一站严斐拿出馒头,慢条斯理的啃。

  “500份,便宜1毛。过了明天,买的人就少了,你会亏本。”

  “我卖的是点心,又不是月饼。现在卖不掉马上国庆节。不愁卖。500以下便宜5分。

  这是报纸,还有试吃品。

  都可以给你们。

  文汇报很多人订阅,你们找个2000人的大厂,倒手随便就卖了。”

  玉琳越说越觉得自己亏,路都铺好了,可恨自己根基浅,没人脉。

  几个人一听,有道理,他们能在火车站长年卖东西,谁还没点本事。

  “行。5分就5分,就当交个朋友了,请问怎么称呼您?”

  “我叫二毛,我的货都在那边库房,你们现在跟我去取货,还是明天早上再拿?”

  “现在拿货。”几个人商量一下叫了八个人,凑了钱一起去。

  “二毛妹子,你们就不怕我们人多势众?”看了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李老大才笑着说。

  “不怕。北城治安好。你再看看我哥,你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早看出来他当过兵。刚开始我们以为他是便衣。见了二毛妹子你,才放心。我们才是同道中人。”

  “李大哥好眼光!东西卖完了,我们也要回家了,祝你们明日发财!若以后要合作,就在这间房里留信,我们看到会回复。”

  “好说!”狡兔三窟,只怕连名字都是假的,可货真价实便好。

  玉琳给宿舍留了2包,其余450多份都卖了。

  却说这八个人都是人精,只一人两分钱买一张报纸,连夜就将全部点心一倍多的高价全卖出去了。

  “大哥,他娘的,我就没见过这么好卖的点心,抢疯了,今天好多人还要买,真要在这个留言。”

  瘦猴大清早杀过来,碰到李老大,吐掉口里的糖,说。

  “这两个人不知道哪里来的货源!我堂堂堂哥给点心厂打电话,说断货了。厂里现在没有货。卖空了。订货的排到过年了,过年我们才能拿到点心。”

  “可他娘的真是疯了,写文章的那个大学生叫什么?”李老大没有好好看报纸。

  “叫王玉琳,北城大学的学生。文章写的可真好,我一个大男人都想买点心尝一尝味道,别说婆娘老人和孩子了。”

  “你写信,叫她赶下周再弄一千份来。”李老大吐口痰走了。

  “好。”瘦猴就门上直接写要2千份点心。老大一千,他能有个300,够卖几天的。

  回到外公家玉琳心里不舒服,吃过早饭,就回屋里躺着了,连李娟和舅妈叫她去逛街都没去。

  严斐陪着外公看书,其实是两个人在联合翻译。

  休息的时间,徐外公突然说,“早上起来看玉琳怎么蔫呆呆的。”

  “她身体不舒服。”事实是心里不舒服,憋的难受。

  “身体不舒服就好好休息,你们那点心都卖完了?”严斐拿点心回家,徐外公就想明白了。

  “卖完了。批发带零售,玉琳赚了四百多块钱。”

  “就昨天一天?”徐明杰大吃一惊,都赶上他三个月的退休金了。

  “嗯。玉琳联系货源到昨天卖出去一共3周时间,不过她假期就找到了货源。写文章发表后的影响不在她预料之中。她是为了赚照相机钱才写的文章。”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着实奇妙!

  “也是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手里有点钱,加上玉琳时机选择好,正好中秋团圆节,平时再省大家也舍得过节时一家人尝尝鲜。第三点也很关键,样子味道都好的正宗点心可不便宜。”

  “一斤3块钱,桃酥两块八。除过成本平均一包挣4毛多。”

  “都像玉琳这样经商未来我不敢想象。不过,我觉得我们国家一定也蒸蒸日上飞速发展。”

  徐明杰很快想通,轻松笑着说:“你们年轻人真好,赶上好时机,和祖国一起强大起来。”

  “玉琳,玉琳在家吗?”张成恩大门进来就扯着嗓子喊人。

  见出来的只有公公和外甥严斐,张成恩激动的说:

  “爸爸,你知道我和李娟看到什么吗?玉琳文章里的点心,一盒十块钱大家还抢着买,我们看一眼都走不到跟前!

  一阵子就卖光了,还限购,一人只能买一盒,一天只卖100盒。”

  见爷爷看过来,李娟跟着点头。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吃的哪里是点心。”徐明杰笑着说,“我那里还几包,你们两个给亲家送去吧!”

  严斐昨天拿回来的。

  两个人以为是严斐和玉琳买的,很不好意思要,但赖不住点心名气大有面子,婆媳俩一人拿了一包,也不好打开看。

  严斐耐得住性子,晚上回学校才跟玉琳说这事,两个人约好明天中午去看库房的留言。

  库房门口被写了大字,报一样,数量算下来有上万份。

  玉琳去银行把尾款打过去,哪里敢订这么多的,和严斐商量后只订了2千份,还要分3次带。

  又抽空联系了李老大,让他们直接从火车站去接。

  2千份每份便宜2毛。

  商量好这些,玉琳马不停蹄打电话和王玉蓉订货,又大概说了下销售过程,害怕她没听懂。

  一回来就给王玉蓉写信,教她如何申请集体办厂,如何办理食品安全健康证等。

  一切就绪。

  2周后,李老大给玉琳门缝里扔进去600块钱,专门找人写信,扬言只要玉琳手里有点心,他全收。

  玉琳星期六中午拿到信,赶紧溜了。

  后面更是一个月没敢去库房,老老实实在宿舍上课读书,星期天回外公家吃饭。

  十一月,天气变冷,玉琳连外公家都不去了,天天躲在学校里学习,哪里暖和往哪里躲。

  连着两周没见人,18号星期六下午严斐找到学校来,在大教室里逮到打瞌睡的玉琳。

  突然桌子前挡了人,玉琳抬头见喜,“嗨,斐哥,你怎么来了?”

  见对象一脸的惊喜,严斐冷硬的心顿时变得柔软。

  “给你带了土豆包子。张婶做的,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她舍不得放油。”玉琳看他一眼,板寸头,冷酷酷漫画脸,黑褐色长呢子大衣穿得板正帅气,笔挺的长腿和皮鞋。

  哪里来的钦贵青年。

  超帅!

  “不会,我看着她做的。”严斐打开饭盒,两个包子还热的。

  “她说有人想出国,一个院子挺好,要一万五,我回绝了。”

  “嗯嗯。我没钱,一分钱都没有。我们先不买房子了。”玉琳小声说,挣钱太难了。

  两个月挣了不到一千块,还要东躲西藏,库房现在都不敢去,怕被人套着麻袋打。

  又来堵门的李老大也疯求了,真有人有钱都不愿意赚,库房这边等了一月多没信号了,对不上暗号对方还不给他发货,找了二毛妹子几十次,决定偃旗息鼓了。

  看教室里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自己和玉琳身上,达到目的的严斐笑着说:“今天和我一起回去吧,外公念叨你呢,火炕烧起来,屋里特别热,特别暖和。不冷的。”

  怕是你想我了吧!

  玉琳看看四周,才发现大家根本没看书,都在看她对象。

  可不带这样占便宜的。

  玉琳三下五除二收起书,宿舍没去直接和严斐回外公家了。

  等玉琳一走,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听到有人认出来了玉琳的对象——是严斐。

  一个中文系的瘦高个儿男生,失魂落魄走出教室。

  “李健康,你写的诗送出去了吗?”来人笑问。

  “送啥人呢。人家的对象又高又有气质,像个优雅的绅士。李大才子的酸诗还是送给我们的班花吧。”侯康王涛两个人勾肩搭背出来,对来人说。

  “你不信?去问问教室里在座的每个人,她对象专门送饭来的。

  听说是政法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严斐,行政管理专业第一名,选修了明年我们学校哲学和历史两个专业。”

  闻澜的笑容逐渐消失。

  能灭灭闻大医生的志气,侯康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不相信没关系,下学期就见到人了。”

  出了校门,玉琳跳上严斐的自行车后座,拽着他的衣服。

  “斐哥,天太冷了,风刮眼睛。”

  “没良心的。”严斐回头看一眼,大衣包住她的头。

  玉琳脸正对上他毛衣后背,手悄悄的搂上他的腰,笑着说:“我不好意思在外公家对你太亲热。我怕老人看不惯。

  斐,这么说来,我们两个还得买房。自己的房子里想干啥就干啥,没人说,也没人管。

  突然想起来,是我着相了,我们可以往前门大街再远找一找,说不定价钱,没这么贵的。”

  “那现在去看房?”

  “不去。你不是说外公想我了么,我也想他了,我们去买菜,给他老人家做一顿好吃的饭。”

  也让张婶更有动力把房子往前门大街大栅栏附近找。

  玉琳买了梅干菜,五花肉,买了一只大公鸡,买了一条2斤的草鱼。

  大白菜买了2颗,胡萝卜买了三个,还碰上白萝卜买了一个。

  “梅菜扣肉一个,干煸鸡一个,剩下的熬鸡汤,草鱼干炸,大油炒个白菜,回去找一找,有没有粉条,白菜粉条更好吃,每道菜都要放辣椒和花椒,想想都过瘾。”

  玉琳回来,先跟徐外公打了招呼,钻进厨房忙了一下午,等开饭,张婶看到一盘盘摆盘精致,色香味俱全的大菜,紧张的手抖。

  “玉琳,回来就回来,怎么好意思让你买菜做饭。等会外公给你零花钱。这一桌可不便宜。小张,你可有意见?”

  “爸爸,我没意见。只要饭菜好吃就行。”张成恩笑着说,说完还故意看了张婶一眼。

  张婶一下紧张的头上冒汗。

  玉琳一个劲儿埋头苦吃,好久没有吃过自己做的饭了,吃这一顿就等放假了。

  吃了个五分饱,玉琳见梅菜扣肉还剩下一片,也不注意餐桌礼仪了,连忙给严斐夹到碗里。

  “你不吃了?”严斐低声说。

  玉琳摇摇头,“我有呢。”

  两个人头挨着头低语,虽然声音小,但大家都听得到。

  “张婶,拜托你找房子的事,这段时间让你操心了,附近没有合适的麻烦你再往远处找一找。

  像前门大街大栅栏那边只要房子结构好,价格合适,都可以的,也不让你白操心,到时候给你跑路费。”

  “那边就离的远了。”徐明杰脱口而出,放下了筷子。

  “不是太远,现在车很方便的。外公,你可以去和我们住。家里住几天,我们家住几天,就看外公您愿不愿意?”

  “专门给您一间房。”严斐跟着说。不去看舅舅舅妈的脸色。

  “您不愿意去,我们家也会给您留房间,就像我在舅妈这里一样。”

  “对对对,爸,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怎么着你也得领了。”舅妈张成恩笑着说。

  徐外公也把话听进去了,笑着说:“好。那我就听大家的,我现在就等玉琳买房了。”

  “我和斐哥存了几千块钱,准备就照钱数买个差不多的四合院。”说要买房,玉琳还惦记着拿本钱做生意。

  玉琳说出钱数,直接惊呆了徐凯和李娟。

  徐小意啃着个鸡腿,从头到尾,大人们吃完了饭,他还拿着啃,无忧无虑。

  “玉琳,你怎么有那么多钱?”李娟饭后期期艾艾的问玉琳。

  “我爸爸给了2千块,爸爸还把斐哥给的聘礼都给我了,还有斐哥存的工资,再加上我写文章存的一点点。”自己挣的钱也是爸爸给的没毛病。

  “好多钱!”

  玉琳心道,这一点也不多,好不好,买过房简单装修一下,她又是一贫如洗了。

  李娟听玉琳爸爸一次差不多就给了她三千块钱,蔫了,她娘家别说几百块,就几十块钱都不会给她,家里十几口人还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差距太大了,根本一辈子都没法比,李娟反而心态变好了。

  “你爸爸真宠你!”

  玉琳赶紧点头,说:“我爸是对我挺好,我妈妈哥哥弟弟都对我好。”

  “玉琳,走,出去转一转,锻炼一下,我看你脸都圆了。”

  敢说人胖?玉琳追着严斐跑了。

  出了院子,玉琳停下脚步慢慢走,走着走着记起来一个事。

  “斐,我要给蓉婆婆打电话,问问她厂子办的怎么样了,饭吃得太饱我差点把正事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