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1 / 1)

成为富一代[年代] 鱼仔爱吃鱼 4163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9章 第 109 章

  ◎租……◎

  “生明, 你这房子离制药厂也不远,干脆等开春你翻修了,我和赵宇租你的房子, 怎么样?”

  王凯今年三十岁是回城知青, 考了两年今年终于考上工作,结果高考恢复了,他准备一边上班一边复习考大学,可家里父母姐妹兄弟多, 根本没有他落脚地方,别说看书学习就连吃饭都像是打仗一样。

  赵宇跟王凯的情况差不多,他家人也多,年龄差距大,一十几口人挤在单位分配的两间平房里。

  “凯哥,这么远,你真要租?”三毛看姐姐和邱云过来了。

  “这还远吗?公交车每天都来回几趟,这里离厂慢一点走也就是二十几分钟,中午下班回来做饭吃都来得及。”王凯越想心越热, 一个人一间房,谁管他。

  他这么一说,三毛觉得心里也没有那么不踏实了,可是周围都没人家, 院子里的枯井还不知道能不能用。

  这黄草滩。

  “生明, 我来帮忙。”邱云走到三毛身边, 捡起地上的镰刀说, “我可以割草。”

  “嗯, 你割!”三毛给对象一个你自己看着办的小眼神。

  “姐姐, 这是我同事王凯, 赵宇,还有闻应,吴建才。”

  二毛和大家打了招呼,几个人就各自忙开。

  二毛到墙根挖草,三毛跟着过来,小声说:“姐,凯哥刚才说,等我房子修好他要租一间,你说我今年要不要修房,这一间房3块5块的有人租吗?”

  “你不建房,你等着,不过两年,你这地就被修成公路了。”二毛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到处建设国家法律体系不完善,可没有征地赔偿款这么一说,尤其这么个残垣断壁,顶多给你几百块钱补偿。

  “那我贷款修房。我就不信我把家安到这里,谁还能拆我的新家新房子。”

  三毛一个用力,jue头下去好大一块铁,砖墙纹丝不动。

  “别用蛮力,你这是小时候活干的少了。”二毛把jue头从三毛手里一把夺过来。

  三毛只好拿了二毛丢下的镰刀一点点的割草。

  一个早上,7个人割出一间房的地,挖开倒塌的土墙,露出一堆的青砖。

  下午继续割草,也发现一些青砖,应该是原来做院墙的,后来直接被人推倒的,这样才被土墙土盖住了。

  回家的时候,二毛专门院子东头看了看枯井,里面深幽吓人,是有水的。

  今年月小,二十九就是除夕,也放假了。

  “二毛,你和三毛今天还去孙家庄吗?”范亚娟做好了早饭,看到才洗漱的二毛三毛。

  “去的妈妈,三毛弟弟一天三块钱,请我给他设计规划院子,你和爸爸也要一起去看看吗?”二毛笑着说,看爸爸虽然在吃饭,也很认真在听。

  “我去。”不知道东林去不去。

  “我也去。”王东林把手里的半个油饼递给范亚娟,笑着说,“我去给三毛看看,那地方风水怎么样!”

  “风水挺好的,前面有河,背后有山。”二毛擦干手,坐下,拿起一块葱油饼开啃。

  三毛一听爸爸也去,手脚立刻麻利起来,吃过饭,范亚娟王东林穿上旧衣服,三毛抱着一把工具。

  二毛到严斐家借了一辆自行车回来,王东林骑车带着范亚娟,三毛带二毛。

  “玉琳这火急火燎的性子,和严斐正好相反。”徐慧窗户上看玉琳一家走远了,笑着和严刚说。

  “她没说干什么去吗?”严刚尝了一口媳妇的茶,苦的,立刻悄悄地放在一边。

  “说三毛市里捡漏买到一个房子,他们今天一家人过去看看顺便打扫卫生收拾收拾。”

  “三毛买房子干什么?二毛去读书,他大哥那么远又不回来,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三层楼那么多的房间,不够他住。”

  徐慧皱眉,温柔的说:“年轻人谁喜欢跟父母一起住,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二毛北城读书,你还期望她毕业了回来?”

  “回来,可以到初中高中去教书,有什么不好的。”

  “我觉得不可能。”

  “那她想干什么工作?二毛学历够,王东林不好意思说,到时候我去说。”严刚一想到心心念念的小孙孙,一下来了脾气。

  “哼!”

  说不到一起,徐慧不想理他了。

  自行车骑了快一个小时,一家四口终于走到孙家庄路口,王东林推着范亚娟走到门前停下。

  “怎么样,我们娘仨看的房子。”

  王东林没说话,看了眼公路,再看二里外的小河,以后修路可以往河边,那边更直,都是芦苇滩也不占地。

  王东林又往房子背后看,小山腰参差不齐的房屋零星排布,是个大村落。

  “可以的,以后这里也不一定就三毛一家。这都是良田,但离市里还是太近了,将来搞城市建设肯定能规划到里面。”

  “可不说爸爸是老革命呢,就这眼光永远不过时。”二毛给爸爸比大拇指。

  爸爸说好,三毛忐忑的心也安了下来。

  “爸爸,我想向您借钱,等开春请工人盖房。我大概计划了一下砖瓦用量,先借300元。”

  “行,回去给你妈妈写一张借条。”王东林笑着说,看了眼范亚娟,说:“你准备盖什么样的房子?”

  “爸,我准备盖成一间十平米左右的房子,盖两排,算一算一排5间左右,2排10间,门口的这一排做门面房,后面的5间住人,租金相对便宜点。”

  这是三毛拉着二毛一起商量的,不过他们商量的时候,还没想盖这么多间,只是说为了安全,用围墙把四周围起来。

  临时改变计划三毛也是为了省下围墙用料,顶着地方盖房子就不用围墙,大不了公路这边的房子门先安装在院子里,等以后真的有人要租来做生意,到时候再开一道门。

  “这地方不够!”王东林拿个棍子,比画一下,说。

  “房产证上房子左右前后各5米都是我的,等房产证到手,我找村长去沟通。”

  “嗯,跟村里人搞好关系。”

  二毛特意陪着妈妈收拾地上的青砖。

  “妈妈,这是大地主家的房子,你说会不会有金银财宝?”二毛笑着和妈妈说,“这个青砖,都可以再利用。”

  范亚娟看她一眼,笑着说:“你没听孙小姐说,这房子也就是长工住的,真正的大地主一年都来不上两回,谁会藏财宝。

  看着地方不大,这么收一下,还真能盖几间房,门口这边是住人的,后面院子里是关牲口的,地主家把牲口养得油光水滑,指望它一年到头干活,靠人种几百亩地可不行。”

  回去的路上,听三毛头头是道和二毛说着他和爸爸的又改进了的盖房计划,范亚娟觉得三毛长大了。

  这小子爱躲懒,喜欢靠姐姐,二毛呢也有求必应。

  “姐,你说真的会有人租房做生意吗?”

  现在街上有人偷偷卖吃食的,卖东西的,下乡收菜当自己的卖的也有,可正大光明开店做生意,还想都不敢想。

  “我准备到北城就开一家小商店,要是学校对面有就更好了,租一间房,先偷偷地卖,等政策落实了我就办一份经营许可证。”开成杂货小超市。

  “不愧是想学经济的人,这算盘打得啪啪响。你要真敢开店,看会不会有人去举报,一个举报,搞不好,你连书都读不了。”

  范亚娟偏偏浇冷水,她把二毛的想法和东林说过,丈夫就是这么给她说的。

  “妈妈,我懂你的意思了。”二毛知道妈妈去北城陪读的计划眼见着破灭了。

  回到家,三毛和爸爸画图,二毛和妈妈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

  今年大毛依旧不回来,严斐也没有休假。

  等一家四口吃过饭到大礼堂去看文工团的慰问演出,碰到徐慧一家,大礼堂四百个座位爆满,连过道里都是人,小孩子们叠罗汉站在最高处。

  “玉琳,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北城?我们可以一起去。你外公家离北城大学挺近,周末你可以到外公家吃饭。”徐慧坐在玉琳身边,见她注意力没在节目上,才问。

  “好呀。到时候跟您一起去看外公。”

  徐慧一下就高兴了。

  大年初三,三毛张罗着要开工,让二毛陪着他先去村里拜访孙家庄的村长。

  孙大福早就听说地主小姐家的房子卖掉了,今天见两个年轻人上门也没怎么当回事。

  其实村里好几家都盯着地主小姐的房子呢,不想买,想贪便宜。就像以前斗-地主一样,想免费拿。

  尤其地主小姐一个人,几个沾了点亲的亲房虎视眈眈看谁下手去说呢,房子卖出去了,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他们这才急了。

  可着急没用,现在正过年,大家也不愿意扫兴,都等着正月十五过了再说。

  这两个年轻人就先找上门了。

  “那地主小姐真的放出来了?你们不会是强占她家的房子吧!”孙大福无顾忌的张口就道。

  “孙大叔,孙同志在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了,你没发现吗?她家的房子是有国家发给的房产证的,任何人都拿不走,别说亲戚亲房,就是亲儿子,她说是谁的,卖给谁,只要有房产证房子就是谁的。就是举报也不怕。”

  孙大福一下板凳上站起来了,“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你可以去打听一下,我们这次来是跟您商量一下,在村里请几个盖房的匠人,在原来的地基上盖新房。”

  二毛说完一下想到,这盖了新房是不是得重新办房产证,原来地基上只有3间房。

  二毛三毛今天来,其实是想要商量房子周围5米外地界的。

  “盖房子的匠人,我们村就有,你们一天能给多少钱?”孙大福盘算着先不管了,把盖房子这笔快钱先挣了。

  “你要多少钱一天?”

  “小工1块钱,大工2块5毛,一天,我们村就有砖瓦厂,砖瓦可以给你们算便宜点。”

  “砖瓦多少钱?”二毛合计一下,小工1块钱贵了,一听有砖瓦买,一下就转过来了。

  “砖瓦都是1毛钱一片。你去打听打听,我们村的砖瓦厂都是经年的老师傅看着开办起来的,绝对质量好,几百年都不会坏。”

  孙大福一见年轻人有意向,立刻拿出一个小本本写写画画,又问二毛怎么盖房。

  算下来单砖瓦都能挣千把块钱,这是个大买卖。

  这两年轻人有钱呐。

  再看他们穿衣打扮,不差钱。

  “行,你们给我看房产证,我给你协调找匠人。”孙大福本本上记了一笔,笑着说。

  现在正过年,房管所上班也要初五以后。

  等二毛三毛回家的时候,孙大福给他们两个装了一麻袋自己种的大白菜,笑哈哈的送他们两个从山上下来。

  回家向大人汇报了进程,三毛拿自己和爸爸画好的设计图给二毛看,让她提意见。

  “姐,你看看,给点意见!”

  “把地基扎牢靠,万一以后你有钱了,可以盖2层3层,都不用再推,直接在上面加。这样,楼梯建在哪里就要有计划。我们县上五叔食品厂的家属楼那样的,怎么样?”

  “水、电怎么设计!”

  三毛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这盖房就是个无底洞。

  时间不等人。

  正月十二,王东林范亚娟二毛和徐慧一家四口从C省火车站出发,2天2夜就到了北城最大的火车站。

  还不到学校报到时间,王东林范亚娟婉拒了去严斐外公家借住的好意,登记了国营招待所。

  二毛对北城充满了好奇。

  “爸爸你带着妈妈去逛一逛,我先去学校附近看一下,看有没有出租的房子。”第二天一大早,二毛背着自己的帆布包准时出发。

  北城的交通四通八达,便利又便宜。

  人们很善良,二毛走一路问一路,都有热情的大爷大妈给她一路介绍附近有什么小吃名胜人文等。

  北城大学今年新生巨增,这一段路都热闹起来。

  二毛问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出租的房子,一个大杂院有住十几家的,一家几口住一间厢房,从院子门一开就看得见的挤。

  王东林和范亚娟爬了长城,和二毛在□□拍了照片,夫妻两个就准备一起回去了。

  “女儿,别灰心,说不定明年后年就有你开店的房子呢。我和你爸爸在街上看到好几个小推车,还在麻油胡同买到了一家私人开店得豆浆油条,分量足,不要票,吃的人很多。”

  范亚娟帮二毛拉着行李箱看了看,高高的北城大学校门,清冷的校门口。

  “这么千辛万苦考上的大学,你好好读书学习。”

  “知道了,妈妈,你和爸爸放心吧。”二毛乖巧的点头。

  四人间的宿舍,住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二毛的这个政治经济专业开2个班,一共80学生。

  和二毛同住一个宿舍的都不是她这个专业的学生。

  范亚娟给二毛将上铺的床铺好,左右看看,有点担心二毛半夜睡觉会不会掉下来。

  “玉琳,应该小时候就给你们睡高低床的,你就习惯了。”

  竖着耳朵听的郭安安立刻将范亚娟的话在心里重复了一遍,然后看二毛和爸爸的眼神一下就变了。

  郭安安是北城人,知道政策复习的早,她知道这次能考上北城大学的人都不简单。

  “妈妈,我现在也会习惯的。”

  “妈妈相信你。”

  范亚娟见郭安安听着,就不说了。

  下午火车,二毛和爸爸妈妈吃过饭,他们去赶火车,她到学校参加新生开学。

  开学半个月,二毛才知道学政治经济专业的学生最大的30几岁,最小的17岁,来自不同方向,来自基层的几个人都有正式工作,而且工作的很优秀,还有的是报考的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

  班委和学生会,每一个人的简历拿出来都是一份学习报告。

  大家太优秀,也太卷了。

  刚刚开学就开始日日夜夜,如饥似渴的学习。

  卷的在自己班里二毛就是个隐形人。

  给他们上课的多数教授,都是平反后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在自己专业领域游刃有余。

  让二毛对马克思理论都有点学懂了的感觉。

  学生离不开考试,一个月后统考,二毛差点数学没及格,可把她吓坏了,心里也不惦记着开店开超市了,加入到日夜学习小组拼命的一起卷。

  等到7月放假,还不算完,因为好多同学都留校不回家继续搞学习了。

  二毛收拾着包好自己的被褥,拉着行李箱回家。

  正有风暴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