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 章(1 / 1)

低调做皇帝 随遇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快到来!”

陆家主失望的看着黄衣男子,沉默了下来。

黄衣男子看着沉默的陆家主,觉得气氛有些不对,随即有些反应过来疑惑道:

“林文元呢?他现在怎么还没有来!”

“林文元他已经离开了!”

“离开了,他去哪了!”

黄衣男子看着平静的陆家主惊问道。

陆家主看了一眼四周,叹息道:

“他已经准备报名参加科举了!”

听到这样的话,黄衣男子大怒道:

“什么!

他为什么要参加,他要背叛我们王朝了吗!”

陆家主冷笑道:“殿下,你还明白吗,秦皇开起的科举制度,不仅会让天下人杰全部来到他手中,更让天下人渐渐认同大秦皇朝!

不论身份,不论来历,已经让我们这些曾经王朝人杰重新找到了入朝为官出人头地的机会,更能进入更强的大秦皇朝,有多少人不愿意!”

黄衣男子惊慌道:

“怎么可能,他们看不明白吗,天下世家必定会反秦皇,到时候大秦皇朝内乱不断,我们复朝的机会就来了,曾经的两大皇朝还有和我们一样的王朝,他们躲藏起来就是为了能够打败大秦恢复他们的皇朝!”

“殿下,是你看不明白,还是他们看不明白,你以为大秦皇朝和以前朝代一样吗!

秦皇雄才大略,如此雄主帝威浩荡镇压四方,手下忠心耿耿实力极强的文臣猛将效忠,震慑八荒!

谁让敢反,谁能反抗!

秦皇完全有能力全灭天下世家,加上科举的开启,大秦皇朝根本不再缺人才,不是秦皇需要他们,而是他们需要依靠秦皇,懂吗!

从今往后大秦皇朝只会越来越强,在天下百姓中越来越稳固!”

听到陆家主的分析,黄衣男子脸色煞白,倒退几步,带着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陆家主:“

你也要离开孤了吗!”

陆家主眼神突然柔和起来:“殿下放心,我们陆家一直效忠殿下,从不反悔,只是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隐藏得更深了,随着科举的开启,大秦皇朝会越来越严控,因此我想请殿下尽快转移地方!”

黄衣男子精神一震,感动的看着陆家主:“陆家主你们的恩情,孤一定铭记于心,日后复朝绝对不会亏待你!”

“殿下,我们事不宜迟快点撤离吧!”

“好,孤立即让下人收拾东西!”

陆家主看着黄衣男子不断指挥下人收拾东西,内心露出冷笑。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秦皇朝未来将是何等的强盛,根本复朝无望!

而陆家主也将派人参加科举,至于为什么还跟随黄衣男子?

一旦陆家的人参加了殿试,成为了大秦的官员,若抓住一个时刻准备造反的王朝余孽,也是一场大功绩!

这样类似的对话,不断出现在各州,之前那些皇朝、王朝的人才因为朝廷被灭,纷纷都是待在家中,无奈叹息自己未来一片迷茫,身为战败王朝,大秦皇朝不杀他们就不错了,一个个安分守己。

而此刻拥有这样的一个惊天机会,他们怎能不兴奋,他们将以极快的速度去官府报名。

此刻各城的官府异常火爆,无数百姓纷纷围着官府观看前来报名的人才!

一旦见到有名的大才,都会引起一番轰动!

名人、隐世名人一个个出现在各地的官府的名单上。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全天下人杰的盛会,有才能的人不知多少,而一州之地数千万百姓只不过才三十位名额,而且自己最大的对手还是那些资源丰富、家世渊博的世家俊杰,想要获得名次难,更想要前往玉京城进行殿试,面见秦皇陛下更难!

但是一步登天的机会已经摆在眼前,没有人愿意放弃!

这了解到科举的各种选项规则之后,整个大秦皇朝陷入了狂热之中,各种书籍都被一抢而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而那些武者不断出入山脉妖林锻炼自己的武技提升实力,更有幸运者还得到了一些奇遇!

而例如也一技之长的工匠、农业……等这样人才也一一前往官府报备,他们的比试自然不相同,而且只有官府认可了他们的能力,就算比试失败不能前往玉京城,也可以在官府报备,当地官府若需要也可以让他们成为特殊人才进入官府得到官职!

第四百七十五章 州试开始

三月时间匆匆而过,三十二州的州试即将开启。

因为这是第一次举办科举,加上各州还刚刚掌控,因此才打算从州试开始,等到了五年一届后,基本上是从每郡开始。

郡试、州试、殿试。

李正站立于皇城之上,俯瞰玉京城,旁边是张居正、陈宫二人。

“公台,九州之外的各州参加科举的人才如何?”

对于李正来说,科举制度不仅可以让大秦吸收更多的人才,还可以尽快的让各州百姓融入大秦皇朝。

就比如明星效应,曾经各州的人才都来参加科举,那么各州的百姓也随之对官府的认可度提高,加上大秦皇朝的各种福利制度,明显比曾经各朝要好!

之前半年是统一楚域的半年,也是大秦宣传形象的半年!

随着科举制度的开展,越来越多名人、人才流入大秦,天下的百姓就会慢慢认可大秦,这也是李正马上开启科举制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能保证科举正常开展,每一步,都有大秦官员、将领监考。

科举乃是国本之策,公平公正乃是基本原则,不能有失。

最重要的科举最重要的便是选拔出人才!

人才就是一方势力的基石。

虽有无数华夏人杰能够降临,未来的疆域会越来越大,但中下层文官、武将,依旧需要大量人才填补。

陈宫微微思索结合各州统计上来的情况,露出一丝笑容道:“陛下,这一次科举可以说改变了天下人的观念,开创了先河,但凡有见识之人明白一旦科举制度继续举行下去,大秦将坚不可摧,大秦笼罩楚域已成必然。

而以陛下的实力完全可以镇压四方,无人敢反科举。

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必然要加入大秦,事已这一届人才是最多的,卧虎藏龙,竞争激烈!”

张居正也在一旁认同点头,世家豪门、各大势力加上各州曾经的人才精英,首届科举状元的意义,他们怎能不知晓,因此竞争将会特别激烈!

因为每州参加科举的人数过多,加上武试的时间不容易把控,州试七天,然后在一个月后赶来玉京城殿试!

每州文试三十人,武试三十人!

而天州是最大的州,人才也相对应多,则科举选拔人数就多一点,文试一百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