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发一笔横财。
贸易对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吸收别人先进的技术,如果打劫丰州的话或许不太好,还是暂时这样吧。反正小小的一个丰州城,想什么时候拿下都是轻而易举。
“这样吧,我御驾亲征的消息严格保密。一路上备足粮草,不进丰州范围直接进入那片沙漠。出门之时,举明王耶律安端的旗子,就让冯晖认为我们是去攻打突厥。否则冯晖要是知道我只带五千兵马出门,他或许会强行进攻,想办法杀我也说不一定。”
“遵旨。”
耶律阮的判断很正确,如果知道契丹皇帝在自己的地盘,而且他还只带了五千人马,冯晖一定会有想法。虽然他惹不起契丹,但如果皇帝在他手上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御驾亲征有利有弊,由其是这一次耶律阮并不是为了打仗,只是希望寻找火麒麟的时候耶律真和耶律安端不要打起来,否则他就算待在安全的皇宫,如果只有一方回来的话,他也会死。
事出无奈,耶律阮知道明王已经对耶律真下手了。双方武功的差距颇大,如果明王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绝不敢出手。所以耶律阮这一次完全是出于保护耶律真而来,这也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就连耶律安端都想不到。
耶律安端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还以为耶律阮是贪图火麒麟鲜血,所以才会带着五千兵马随行。就因为耶律阮一时贪意,让整件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在场有五千人,耶律安端绝不敢明目张胆刺杀神武王,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的话,耶律安端将会失去一切,这样的结果他无法承受。
如果只是失去性命的话,耶律安端好歹还有契丹明王这个称号,后世之人偶尔也会想到自己的一生戎马。虽说人死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但燕过留影,人过留名,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绝不能在临死之前落一个万古骂名。反正横竖是死,当然希望留一个好名声。
耶律安端此时纠结无比,谁知道耶律阮这个贪心的家伙会来插上一脚。如果只是这一行人上路,那时候除了耶律真之外,其它的都是自己人,回到上京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能说得过去。但面对五千人的大部队,耶律安端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的去杀契丹有神武王,一个真正的精神领袖。
耶律安端道:“陛下,此去危机重重,我看……等到了丰州之后,你暂住城外,我们几个武林高手进入沙漠就足够了,人多反而不好照顾。臣下拿到麒麟血之后,一定会把它全部奉送。”
“那不行,我必须要亲眼见识一下这只火麒麟,万一火麒麟的血必须要趁热喝怎么办?你敢保证拿回来的麒麟血有效吗?”
不敢保证,谁都不敢保证会是什么情况。如果敢说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在场还有这么多武将盯着这三父子,他们权力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只要敢犯欺君之罪,要么杀头,要么造反,耶律安端暂时不希望走到这一步。
耶律阮是皇帝,他的命令不能违背,更何况还有五千精兵加上一堆朝中高手,即便是耶律安端也不敢跟他硬气,毕竟此时的耶律安端一行人太少了,耶律阮又不让他带兵,甚至不能带仆人,要不然的话耶律安端能调动几十万兵力陪他一起去找火神殿。
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耶律安端也没想到耶律阮给自己出了这么一招。当然,只要自己不对他出手的话,耶律阮是绝对不能主动出击。毕竟是自己将他一手扶持到契丹皇帝,其它的武将和士兵也都是知道自己的势力,只要造反必定成功。
现在耶律安端距离太上皇只有一个障碍,而且这个障碍还不是耶律阮。只是耶律阮现在充当了一个绊脚石的角色。现在的耶律安端就是有点心烦,但问题不大。
当然,耶律安端也很理解耶律阮的想法,虽然有些怪罪但并没有恨意。毕竟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是人类最大的追求,虽然火麒麟的血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可以延年益寿,恢复青春这就是好宝贝了。任谁听说火麒麟的血都会像耶律阮一样心生贪念。
耶律安端道:“陛下,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即刻启程吧。”
“嗯~说的也对,耶律神都传令下去,全军西进。”
“遵旨。”
耶律神都立刻离开撩钵出外传令,整顿三军紧接着向西进军,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颇有耶律德光在位时撩钵的规模。
几乎整个上京的人都来到了契丹城西来见证新任皇帝耶律阮恢复撩钵体系,这是契丹历届的传统,他们不会久居皇宫而是在撩钵里四处游历。去到一个地方之后,根据当地的情况,再立下当地特有的政策。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系,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不同,政策如果统一的话,有些地方会好,但有些地方会差,所以各地用各地的政策才是最人情化的设定。而且根据时间的推移政策还会不断改变,有些政策只能用某一段时间,所以契丹皇帝必须要不停的游历全国,让各地政策平衡。
契丹民众之所以如此推崇撩钵就是因为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骨子里还是希望回到广阔的草原,看着草原落日,放牛唱歌。那样的生活虽然神往,但非常辛苦,所以这也只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而已。
至今为止,契丹还有很大一部分过着游牧的生活,城市里的人也渐渐开始看不起这些游牧的百姓。不过这才是他们契丹最原始的风貌,皇帝要保持契丹族的最后的骄傲。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契丹族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些劣根性,在撩钵里的生活绝对没有皇宫里这么富足安逸,他们喜欢看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过着最普通百姓一样的生活,这样可以让契丹民众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让他们知道皇帝的日子过得也不杂滴,这样穷苦的百姓就会非常平衡,也不觉得自己有多穷了。
一个社会是否安定并非看富人,而是看穷人。如果穷人感觉自己穷,他就会闹事。但如果穷人不感觉自己穷,社会就会非常和谐。
很多人说一个社会的发展要看平均水平,但其实真正要看的只有穷人而已。因为富人只在少数,他们并不能撑起整个社会。真正撑起社会的永远是穷人。穷人感觉不满,他们就会反抗,社会当然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