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遇上了宗信,否则以自己的能力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废物。
赵匡胤其实是很小气的人,而且很记仇。同时赵匡胤又是一个很放得下的人,整天都开开心心,无论什么样的打击都不会放在心上,睡一觉天大的事都会过去。况且今天的赵匡胤心情其实很好,刚睡了一个美女,现在躺在床上慢慢睡去,嘴角还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
月山寺
宗信昏迷两天才清醒过来,大吃一顿之后与郭威坐在一起商议,郭威这两天也没闲着,除了逼也内伤之外,也踩好好点,知道如今大家身在何处。
这里叫月山寺,这座山自然也叫月山。附近有几个村庄,还有一个小镇叫作月山镇,都在山下几里之内。距离月山向北五十几里就是怀州。怀州府虽然没有开封那么大,但也是一个不小的地方,而且被布下重兵把守,因为怀州就在开封西北方向,刘承祐需要在这里布下重兵守卫开封以北。
此处距离开封已算不近,宗信用一天的时间飞了很远,甚至超过了潼关的距离,只可惜方向不正确。潼关在开封以西,但月山却是在西北方向,所以一行人需要向南行,过了渭河就能到潼关。
宗信听完之后叹道:“飞得不好啊~当时情况紧急,我只是大致测了一下风向,原以为风是往西边吹的,结果飞偏了一点,是往西北吹的。”
“能活着逃出开封已经很不错了……”郭威道:“宗信大师,接下来我们应该南下还是往别的地方走?”
所有人都奇怪,宗信虽然是让大家飞着离开,但他并不能控制方向。或许宗信也刚学会飞,而且需要借助这么大型的道具才能勉强支持大家飞行。关于这一点,也没有人怪罪宗信,毕竟如果不是宗信的办法大家都会死在开封。
虽然郭威平时显得很有自信,但大家都明白一个人的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打败千军万马。郭威想逃或许不难,但如果想要带着所有家眷逃亡就绝对没有可能,以郭威的性格一定会拼出一条命,所以如果真打起来的话,这里没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
这倒是难住了宗信,真不知道该往哪去走才好。往西走毫无意义,往北则是怀州,那里有重兵把手想要硬闯只怕是难上加难,而且往北毫无意义,除非是要去大辽地位。
如果往南的话,极有可能碰上刘承祐大军,如今这群人碰上一个大部队的话,郭威一定会拼死保护家眷,到时候郭家的人死路一条。这条路并非不能走,只是非常危险。
最后就是往东,往东就又回到开封去了,好不容易逃出来怎么可能继续往东走?回到开封?宗信再笨也不会往东去。
这下就为难了,只有向西、南两个方向走。向西安全,但却无法到达潼关,可以直接向西去至长安,在那里接受步向阳的保护。向南则是潼关,估计刘承祐会发大兵去围剿潼关,那里未必是个好去处。
宗信道:“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不如继续往西直接去长安,到了长安之后将家眷托福给步向阳,有步向阳的保护别说刘承祐了,就算契丹再次挥军南下也不会围剿步向阳的府邸。”
“宗信大师……郭某认为还是应该往南,潼关危矣。刘承祐亲眼看见你我二人飞离开封,必定气急败坏,他一定会发兵攻打潼关。如今荣儿侗儿都在潼关,咱们得快去那里增援。”
“郭大人,咱们现在是逃难。而且贫僧想了一下,潼关纵然有两三万的兵将也未必能守得住。刘承祐自然不会集结天下所有兵马,但只需要河中军就轻松攻陷潼关。你去那里也无济于事,既然来到这里那就是天意,倒不如集结旧部找地方扯旗造反,让柴荣和赵匡胤在潼关守着,等他们打得热闹咱们忽然挥军攻打,相信能成事。”
宗信想的要比郭威更远,郭威只想如何去到潼关一家团聚,但宗信已经准备让郭威称帝了。而且要让郭威打败刘承祐的几路大军,又不能将这些人赶尽杀绝,因为郭威称帝之后这些人就是郭威的子民,这一仗不能打得太大,也不能打得太久。
“郭大人不必多虑,柴荣和赵匡胤的便比我们俩都硬,也许我们死了他们还没挂。同时这也是一个考验,看他们能不能守住潼关等待我们的援军。如今郭大人你只有造反一条路,否则就只能看着全家被刘承祐杀光。”宗信道:“我早就算定你有三年天子之份,要么一世诸侯之命。如果贫僧在赤帝之事上没有算错,刘承祐早就死了。那时候你正带兵入开封,可以顺理成章登基称帝。但是以郭大人的品行一定会扶持另一位姓刘的人称帝,那时候你便是一世诸侯。只可惜赤帝真元分散,刘承祐意外获得一份真元,所以他现在还没死,你便没有一世诸侯只有三年天子。”
郭德叹了一口气道:“宗信大师,你让郭某造反……”
“郭大人别误会,并非贫僧让你造反,一切全看郭大人自己的选择。”宗信笑道:”你我二人心知肚明,刘承祐并非明君。郭大人世井出生,忠心爱国善待百姓,若是由郭大人当皇帝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为了天下百姓,为了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郭大人还是选一条好道吧。”
郭威叹了一口气道:“反正死路一条,我郭某人其实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虽然对不起先帝知遇之恩,但刘承祐要我全家死光,岂有不反之理?如果刘承祐只要我郭威一条人命的话,或许我真的会答应他也说不一定……”
“阿弥陀佛,郭大人能想通最好。贫僧想问一句,你可有兵马增援?”
“没有……”郭威虽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但那是过去。如今只是一个逃犯而已。谁还会给他面子?郭威旧部倒也不少,但他们没有必要跟着郭威造反,因为这些人吃得好住得好,何必去担这个掉脑袋的罪名?
俗话说得好,功高莫过救驾,罪极莫过谋反。若非走上绝路,没有人会选择造反,这不止是杀头的罪,还要株连九族。郭家的人已经是走上了绝路,所以郭威只有造反,虽然这样做对不起先帝刘知远,但这一切都是刘承祐的错。
郭威原本没有反心,刘承祐如果只杀郭威一人他不会反抗,但刘承祐此人心眼极小,生怕郭家的人往后报复,所以他一定会斩草除根。若非如此,郭威真的甘愿领死。
“没有兵不要紧,贫僧有。”宗信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