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拿,但这却让刘彦贞非常兴奋,因为周军是真的撤了,而且是谋划了很多的撤离。
如果是感觉形势不对,忽然撤军,那么路上必定会留下走得慢的士兵被追上。但这种情况却非常危险,因为士兵们的士气并没有彻底受挫,如果遇到追击的话,他们随时有可能反抗。
但如果是谋划好的撤离,那么所有士兵的心态都已经放松,他们知道这一次是打不了,所以才会撤退。这样的撤退的士兵几乎没有再打一仗的心理准备,所以追上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刘彦贞的想法确实没错,这样的撤离是真的撤了,也不可能想到南唐士兵敢出寿州追击。因为寿州非常关键,守将不可能放弃寿州的坚固城墙与周军正面应战,所以大周的士兵肯定没有想到刘彦贞有这么一手。
当然,撤军之时队伍不可能保持非常整齐的状态同时撤离,肯定是一条长龙,不管撤离的时候有没有后手,遇上这种一条长龙的队伍,过去就能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刘彦贞越追越高兴,追了半天终于追到了大周部队,此时周军正在走浮桥渡河……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杀~~~”
刘彦贞首当其冲带头冲进队伍凌乱的周军,双方混战在一起。周军这边也是提前得到消息有人正在追击,所以渡河之时最外层的士兵一直作防御姿态。但这样的防御对于一个冲锋过来的骑兵部队毫无用处,几乎就是一场碾压试的打击。
面对刘彦贞骑兵部队的冲击,周军毫无还手之力,被俘虏斩杀将近两千将士。刘彦贞第一次品尝到这么愉悦的胜利,心情大好。但是很遗憾,刘彦贞不敢过河追击,因为他是率四千骑兵先行一步,步兵的速度根本追不上,直到天黑步兵还没有跟上大部队。
初战告捷,刘彦贞大获全胜。而此时周军就在河对岸建立防御,刘彦贞心里有底,他们不敢从浮桥过来与自己正面迎战,如果这样过来的话,来多少死多少。但自己也不敢冲过去,情况与周军一样,去多少死多少。
刘彦贞郁闷道:“咸师朗,我忽然发现其实在这里建立防御效果远比寿州好啊,你看这里的地势,他们不敢过来,当然我们也不敢过去,如果就在这里建立防御的话,周军还敢犯我边境吗?”
“大人,如果河水爆涨怎么办?”
“退几步就行了啊,我们还怕河水吗?”
咸师朗道:“如果敌人用船夜渡又当如何?”
“来多少死多少啊~都不需要骑兵,用弓箭就可以把他们全部射死在河里。”刘彦贞还没有想通,依然认为在河边建立防御这个办法非常好。
咸师朗道:“大人,是这样的。河边建防仅限于能看见敌军的情况,如果敌军从上游或是下游渡河,然后集结军队将我军包围,到那时候便是背水一战了。”
“好啊~背水一战很好啊,你可是背水一战典故出处?韩信就是因为背水一战而大获全胜。”
咸师朗尴尬道:“大人,那是韩信。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小人可不想背水一战,能安稳的赢下战争是最好的。”
“哦~~也对啊。”刘彦贞道:“肚子饿了……后面的部队怎么跑这么慢?一天到晚饭吃的不少,真让他们打仗的时候一个个还没我顶用。”
第九百八十二章 最后的硬气
“大人,咱们是骑马追击,其它士兵步下行走,速度不在一个档次,饿了就喝几口酒暖暖胃,等后面的部队来了,差不多后援补给也快到,等到时候咱们杀几头牛给大人饱餐一顿。”
刘彦贞点头道:“行行行,我要肥一点的。天色越来越暗,咱们在这里驻守一夜,等明日便回寿州在刘仁赡面前耀武扬威。我倒要见识一下他难受的脸,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我也认识他好些年了,他那张脸从来没变过,那种泰然自若的神情仿佛雷打不动,这回我就要让他动上一动。”
天色越来越暗,天气也越来越冷,士兵们什么都没带,而且饿了一整天,确实难受。正在刘彦贞准备发脾气的时候,忽然听见大批的脚步声音……
“终于来了,这群废物平时吃的比谁都多,结果真是没用。快快快……”刘彦贞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这群人奔跑的速度也太快,如果只是后面的步兵跑了一整天哪还有这力气?而且脚步声音也太重了,数量应该没这么多才是。
正疑惑着,咸师朗忽然来报:“大人不好了,周军夜渡浮桥,准备进攻。晚上视野太差,而且我们全是骑兵,虽然有弓箭,但弓箭根本射不中。”
“小事而已,就站在河岸之上,叫他们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刘彦贞不慌不忙,因为占有地利之优,根本不怕周军进攻。
过了好一会儿,咸师朗并未回报,相信是稳住了局势。但刘彦贞还是觉得不对劲,冲杀的声音是否太大了一点?而且不止是河边的方向,怎么身后的方向也有厮杀声?
正疑惑着,咸师朗又出现在刘彦贞的面前:“大人,这回是真的不好了。周军从后方袭来,我们中埋伏了。”
“中埋伏了?我们后面的部队去哪了?”
“不知道,或许是太远了,所以还未赶来。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也应该差不多了。”
刘彦贞咬牙道:“死守,坚持。等我们的军队到了就能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几千骑兵面对赵匡胤和李重进的攻击,而且还是腹背受敌,很快便全军覆没,被俘虏的士兵也全部都救走,一战下来几乎没有太大的损失,直接将刘彦贞给拿下,咸师朗全力保护刘彦贞,结果被乱刀砍死。
最后,赵匡胤与李重进会师,将刘彦贞的军队彻底收入囊中。还将刘彦贞本人带入河对岸李谷的营帐之内。
此一战夜隐身形,而且以多打少,毫无悬念。刘彦贞根本没有军事才能,唯一的本事就是玩弄一下权术,原本就没有让人带兵打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赵匡胤一行人其实早就过河了,但却立刻行军到另一个地方再次渡河,早就做好了埋伏的准备。如果大批人马直接去埋伏的话,追兵会看见他们的脚印分散,很容易暴露这个计划。所以赵匡胤宁愿麻烦一点,两次渡河之后再找地方埋伏。
这一次是赵匡胤和李重进一组,赵匡义也随军跟在二哥的身边,赵匡义的武功根本不用担心他会在两军阵前受伤,只要不被围攻就没有问题。赵匡胤一行人先派人去高处观望,等刘彦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