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稳赢不输。至于其它人……都很难说。”
“若是二打一呢?”
“那倒是没有问题,破船还有三两钉,我们几个老骨头内力还不错,打跑他是没有问题。”王本坤虽然不想承认,但耶律真的武功确实极高,而且年纪不大。那九阳焚天诀效果卓绝,普通人很难靠近。
赵匡胤擦了擦汗,万幸那个耶律洪命格不好,名字也不好,练了这种旷世奇功竟然只是三流角色,否则早在几个月前就被他强行带回契丹了。
“晚辈还想多问几句,当今天下武功最高的人都有哪些?”
王本坤道:“那可不少,不过老夫心中排名第一的还是武林盟主步向阳,然后是神武王耶律真,第三夜天子雷洪。其实雷洪的功力或许不及老夫和赵敬,但略胜宋延。最重要的是,这三个在老夫眼里都很年轻。”
确实如此,步向阳最年轻才刚到40而已,雷洪稍大但也才40几岁,神武王耶律真不到50,面对赵敬和王本坤他们确实年轻。
不过真正的排名还是步向阳、耶律真、赵敬王本坤难分胜负、雷洪只能排名第四。还有宋延、独孤凰、郭威、符彥卿……天下高手之多,让赵匡胤感觉自己的渺小。原本以为自己功力还算不错,但细想一下远不如这些绝顶高手。
“哈哈哈哈~”王本坤忽然笑道:“在想天下高手?那都不是你所担心的事,你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你哥赵匡济。赵匡济是个人才,但仅此而已,你却不同。如今赵匡义年幼,能与他争夺阀主之位的人只有你,你与宗信大师私交甚好,功力进步神速,赵匡济不会看不见。况且宗信大师分鸡一事已经传遍天下,你们赵阀最后该由谁当家还说不一定。”
王本坤太了解赵阀的人了,赵匡胤小时候得过一场重病,正是练武打基础的时候,长大之后武功平平。而如今他的功力已经不俗,相信与宗信大师很有关系,竟然将这种绝品好酒双手奉上,相信这小子没少喝……
如果赵匡胤一直平凡,两兄弟没有矛盾。但赵匡胤名声雀起与宗信大师私交之好天下尽知,赵匡济不会心虚?以赵匡胤现在的功力来看,还不是他的对手,但难保几年之后赵匡胤又有突破。
“多谢前辈关心,这件事情宗信大师早已预料到了。”赵匡胤叹道:“那不正经的和尚,没事干嘛要让大家分鸡?”
“分得好,分得好啊~哈哈哈哈。”王本坤道:“老夫之所以会答应这件事情,其中有一半原因是听说宗信大师分鸡一事。老夫愿意给宗信大师和你这个面子,相信很多人也都得到消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老夫看来宗信大师与你交好是有他的原因。”
这件事情赵匡胤早有感觉,宗信那个不正经的和尚虽然整天乱来,但他所说的事情从来没错。由其是郭威会当皇帝,他还会被皇位传给柴荣……然后再由姓赵的得天下,结果天下却姓宋……
赵匡胤会胡思乱想也有原因,既然是姓赵的得天下,宗信大师为何一直在自己身边?莫非真正得天下的人是自己?
赵匡胤道:“既然此事谈妥,晚辈还有事要办就此告辞。有些事情经前辈提醒,晚辈还想亲自问一问宗信。”
“你真没问过?那好,回去问一问,看宗信大师怎么说。”
赵匡胤拱手告辞,立刻离开王阀赶往沧州。以前只是猜测,但被人提醒之后越是在意,真想立刻回到宗信身边问一问,最后得天下的人是不是自己。
………………………………
第九十二章 耶律德光
此时,契丹皇宫。
耶律真觐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将宗信的话原原本本告诉耶律德光,一个字也不敢遗漏。
耶律德光听得满头大汗,紧咬牙关。太狠毒了,简直太狠毒了。若明年春耕之后真是挥军南下,只怕会被人生擒。不过作为契丹皇帝,哪怕自绝也不能让敌人生擒。
最后,耶律真还把自己的猜想以及宗信这时间所做的事全部告诉耶律德光,确实一位得道高僧不假。
耶律德光道:“依神武王所言,高僧在谈讲之时卿就在身边,他是故意将计划告诉你,让你转告孤王。莫非高僧并无十足把握,只想以战略吓退孤王不敢南下。”
“正是。”耶律真道:“以臣对宗信大师的了解,此人确实得道高僧不假,不愿见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此人用兵如神,曾以一人之力阻挡李守贞义成军八千人,又让护法与赵阀的小子十九人打退预备军六千人。若非此举,恐怕中原又要改名换姓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宗信无意辅佐大辽,只是随口一句提点便能让契丹国力大盛,若是有心辅佐,不出三年孤王便能得天下。”耶律德光叹道:“春麦生长极好,今已开花,只等结果。孤王从来没见过大辽领土能长出这么多麦子,每每见到心情无比澎湃。”
“回禀陛下,臣已经看过春麦生长,若无意外收成不比中原低。”
“嗯!说的好。”耶律德光每次谈起春麦就无比兴奋,就喜欢听别人说春麦收成好。这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但还是忍不住兴奋之情。
大辽国土地势较高,只有夏秋两季温度适宜,春冬二季极其寒冷。原本大辽就是以游牧为主,不懂耕种,建国至今才三十余年不停寻求耕种之法。经过多年努力,在吐蕃找到一些青稞适宜耕种,但产量极少,而且口感极差。
吐蕃人与契丹人非常相似,也是以游牧为主,对耕种一窍不通。青稞是唯一喜欢的主食,但吐蕃人喜欢,契丹人却无法下咽。多数青稞都用来酿酒,要么给牛羊马匹食用。
那些所谓的高人也曾试种水稻麦子,但都失败。因为南北温差极大,而且北方少水根本不适宜种粮食,耶律德光一度放弃种粮的想法。
如今被真正的高人一语道破,如今春麦生长良好,怎能叫人不开心?只要契丹有了粮食,国力将会不断膨胀。这或许是契丹走向真正强大的最重要一步。
“神武王……孤王想问,这宗信大师是否会来大辽?”耶律德光问道:“若他只是随口迎合,倒不如将他绑来。只要让他待在契丹国土之内,哪怕不为契丹出力,也不能让他为中原出谋。”
“此事不必担心,臣以为宗信大师并非出尔反尔之人,他说会来契丹就一定会来。”耶律真道:“宗信是臣所见唯一不仇视契丹的中原人,在他眼里契丹人与中原人并无差别,确实得道高僧才有如此心境。但是……想要让他为我大辽出谋划策夺取中原恐怕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