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6 章(1 / 1)

皇袍加身 非我不二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忽然怎么了?

范质是唯一知道赵匡胤与宗信早就决裂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回鹘的时候就已经决裂,所以赵匡胤才会先一步回到中原。

赵匡胤既然已经与宗信决裂,所以他必须要污蔑宗信的人格,把宗信说在全天下最卑劣的人。要不然别人问起他与宗信决裂的原因,赵匡胤无言以对。宗信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与赵匡胤决裂?赵匡胤该怎么回答?

范质也挺无奈,这两人关系挺好的,赵匡胤到底在发什么疯?为了留在柴荣的身边当官,他竟然这样说宗信。当然,范质也不敢怀疑这个话的真伪,根据范质对宗信的了解,算不准就杀人……这种事情他也确实做的出来。谁让他是雷洪的儿子呢?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范质难受道:“你说陛下的病是不是应该治一治了?如果他一直这样看见光头就来气,我们也很难受。”

“不需要治了吧,已经治好了。”

“此话怎讲?”

王溥道:“你傻啊?陛下灭佛之后,天下除了秃子之外,哪里还有光头?和尚不都被陛下给抓起来了吗?等这一次的灭佛行动整完之后,相信敢顶着光头来见陛下的人也就只有宗信师徒两了。这两人我们更不用担心,陛下拿他们没办法。”

“也对……没必要治了。”虽然很郁闷,不过范质算是知道光皇帝的好处了。柴荣讨厌光头,结果就把和尚赶尽杀绝。当然柴荣的手段还是很温柔的,只是让他们还俗,并没有下杀手。毕竟柴荣讨厌的只是光头而已,只要能消灭光头就行了。

范质与王溥两个躺着中枪的人回到臣相府喝酒,独孤阀的烧酒非常美味,而且酒性很烈,远比以前喝的过瘾。而且独孤阀也已经开始种粮,第一批粮食也将要收割,独孤阀门不愧是种粮世家,转眼间便恢复元气,而且烧酒的畅销让独孤阀也瞬间发财,远比以前只种粮食要好的多,而且烧酒作为战争物资非常受到军队的欢迎,无论价格再高都必须要大量采购。

王溥让厨子弄了几个好菜,而且还在外面买了一些酱牛肉和烧羊肉,两人边喝边聊,也是一种乐趣。不过这两人最担心的还是宗信,不知道宗信听到这个消息会被气成什么样。

……

柴荣回到皇宫之后立刻下旨,而且立刻命赵匡胤去执行灭佛行动。赵匡胤还很聪明的将借口也纳入告示之中,虽然民愤难平,但有了这些合理的借口,也没有人反抗,所有人都将家里的铜佛拿了出来,全部上交当地官府。

与此同时,雷洪承诺的三百万两白银也送到了皇宫,这一次护送银两的人不是宗信,也不是雷洪,而是雷天孝。雷天孝在家里宅了太久,雷洪也终于说动他,让他出来透一透气。

原本柴荣的国库还有些吃紧,得到雷洪这三百万两的支持立刻充盈,将整个大周境内所有铜佛全部收购铸成铜钱。铜钱作为最普遍的流通货币也开始受到百姓的喜爱。

其实在这种战乱的年代里,朝代更替太快,所以百姓不喜欢使用铜钱,因为这个朝代被消灭的话,他们所发行的铜钱就是废铜,没有任何价值。所以百姓宁愿用更多的铜钱换取真正的银两,因为银两绝不会贬值。

但这一次柴荣非常坚决,而且铜钱原本就比银两更易携带,也证明了一个朝代的强大。柴荣一直是赔钱让铜钱在世面上流通,但流通之后,这些钱很快就赚了回来。

柴荣这一次的灭佛行动,其实并非第一次,但却是最后一次,整个过程持续很长的时间。中原地带的佛教受到了最严重的一次冲击。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废去寺院三万余所,僧尼还俗者大约6万余人,除重点保护寺院外,一律停废。

能存留下来的寺庙只有前朝帝王有赐与匾额的重点佛寺,其余寺院一律毁去。又对僧侣条件严格限制,必须要会背诵一定卷数以上的佛经并取得尊长同意,才能出家,否则属于犯罪。

柴荣最光头的痛恨已经让他彻底风魔,但除了对待光头这件事情之外,柴荣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位明君。而且这一次的灭佛行动主要是为了让铜钱再次流入市场,如果国民一直用银两交易的话,难免不便。银子毕竟都是大面额的流通货币,买一个包子用银子怎么结帐?

第八百五十章 先攻大唐

以前铜钱不值钱的时候,买一个包子需要用很多的铜钱,卖家还有些不愿意。但是在新币注入市场之后,极大的繁荣了整个大周低端消费市场,而且发放出的铜币可以换取银两,虽然与纸币不同,但柴荣因此回收了很多的白银以及黄金,国库空前丰富。

国库丰富之后,柴荣要做的当然还是所有皇帝都想做的那件事情,统一天下。但柴荣并不是一个好战份子,让他被动挨打还知道如何应付,但让他主动出击……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了,柴荣还真有一些为难,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关于这件事情,柴荣必须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士。虽然他是皇帝,但皇帝也不是全能,对于这种事情柴荣并不在行。

柴荣在御花园里设宴,宴请几位心腹大臣。数量不多,但质量都很好。除了赵匡胤与跟班郑子明之外,还有张永德、李重进。范质王溥两个宰相,集贤殿大学士李谷,枢密使魏仁浦,枢密副使王朴。

对于柴荣来说,这里大多数都是自己人。除了范质和王溥两个宰相比较亲近宗信之外,其它人都很好。不过范质和王溥也确实有本事,所以柴荣也很看重他们。

在这些人里面,集贤殿大学士李谷、枢密副使王朴也接连受到重用。原因很简单,柴荣认为培养人才这件事情非常关键,不能像义父那样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所以必须要培养很多治国之才,在这方面集贤殿就显的尤为重要,而且李谷也确实做的不错。

王朴也是柴荣非常器重的人,魏仁浦作为枢密使这一点乃先帝钦点。柴荣并没有任何意见,但王朴的才能也非常出色,所以柴荣任命他为枢密副使,附着魏仁浦把事情做好。

御花园饮宴对于大臣们来说,绝对是好事。陛下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在场所有人都抱着期待的心情而来。虽然不知道柴荣要做什么,但他们知道这一次至少不是什么坏事。

伴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