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几年,但现在的柴宗训才只有一岁多而已。不管这个小子长得有多快,他不可能在柴荣临死之前成熟。因为宗信说过柴荣也是短命相,如今柴荣已经34岁,哪怕活到头也只有40岁,而那时候的柴宗训才只有7、8岁而已,要对付他……太轻松了。
赵匡胤道:“不过就算是柴宗训登基,我也不可能轻易夺取大周江山,而且速度必须要够快,否则很多人都准备吞下这块肥肉。反正我正在做准备工作,我要让柴荣与宗信之间决裂,让宗信在开封待不下去。只要做到这件事情……”
“唉~相公,有一件事情我没告诉你,昨天我遇到了独孤星月,她说……宗信今天就带着一家人回长安,而且准备就此消停,再也不管天下之事。你不需要做什么,宗信一定会离开开封,除非有这个必要,否则宗信不会回来了。”
赵匡胤一脸诧异的看着贺美玉,吃惊问道:“宗信走了?不打算回来了?”
“那当然,附马府没了,他待在皇宫做什么?宗信不喜欢柴荣,柴荣看见宗信就想冲过去拼命,这两人永远不可能待在一起。郭威的丧事办完之后,宗信当然要离开。而且我也听宗信说过,他准备带着身边的人游山玩水,一年四季去四个不同的地方玩,这样的日子多舒服?何必跟柴荣较劲?”
“我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赵匡胤郁闷道:“我想尽一切办法挑起柴荣和宗信,然后希望柴荣把宗信赶出开封。结果宗信他自己走了,根本不需要我做什么……”
正郁闷着,宋延又跑了回来。所有人都很诧异的看着他,刚才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宋延郁闷道:“唉~刚才谈闺女的婚事,所以把正经事给忘了。北汉刘崇听说先帝驾崩的消息,立刻举全国之兵讨伐大周,而且这一次刘崇又找了契丹耶律璟,其实耶律真不同意出兵,但耶律璟好歹是皇帝,还是有一些权力,所以耶律璟派出武定节度使杨衮带两万步兵,一万骑兵助阵。大军已经准备就绪,我这一次到开封是来请救兵的。”
赵匡胤吃惊道:“这么大的事情你现在才说?我看你一点也不着急对吧。”
“我着什么急?上一次这么大的阵势北汉都败了,这一次还不如上次的兵力如此雄厚,我怕什么?宗信在哪,我直接去找宗信,只要有宗信,再多一倍的兵力我也没什么好怕的。”
赵匡胤道:“宗信说他今天就回长安雷王府,而且郭威死后他就再也不帮大周,不管大周是死是活。”
“少来,宗信怎么可能……不是真的吧,郭威死了他什么都不管了?”
“我还能骗你吗?难怪宗信打算今天走,估计是不想管这件事情的了。宋阀主,你还是快去陛下那里汇报军情吧。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宋阀,别一转眼又变成废墟了。”
宋延怒道:“乌鸦嘴少说话,我先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估计到时候咱们会一起打回去,你也准备一下。”
宋延这一次是真的离开了,而且走的很快,生怕耽误军情。如果有宗信在,宋延真的没什么好怕,因为宗信太厉害了,别说是北汉和契丹的联军,就算大唐再一次起兵左右夹击,也会都宗信用更轻松的方式打回去。但如果宗信不在的话,就必须要与刘崇真刀真枪的硬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如今北汉又集结了四五万的兵力,加上契丹援军只怕至少也有个七八万,此时的宋阀也只有两万兵力而已,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如果真打起来的话,魏州必灭。
好不容易重新发展宋阀,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出什么事,如果魏州被毁的话,自己还要重来一次。而且如果魏州被毁,刘崇便能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开封附近,到这个漏洞太大,未必能补得过来。
宋延连忙去至皇宫求见新帝柴荣,此时柴荣也刚睡醒不久,昨天晚上与符宣懿战斗的太晚,因为很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所以柴荣一时没有控制住,稍微激动了一些,如果不是身体消耗太大,早就趁着天没亮处理奏章了。
柴荣刚刚睡醒就必须要接见来自魏州的偓王宋延,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宋延亲自来到开封汴梁城,他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与自己商议,所以柴荣也很快就准备好,直接请宋延到御书房待茶。
宋延把北汉的事情一说,柴荣当时就愣了。来得太快了,快的有些离谱……
“先帝驾崩不到一个月,像这种事情应该刚传入北汉和契丹那边才是,他们竟然已经组织好军队,正准备往魏州去了?怎么会这么快?”
宋延道:“先帝只有三年天子之命这件事情天下尽知,所以刘崇早就开始准备,刚得到消息立刻发兵。臣也是在北汉安插了很多的眼线,否则也没这么快得到消息。”
柴荣皱着眉,仔细的思考该怎么办。这一次北汉的兵力不少,四五万北汉军队,加上三万契丹援军这么多的人马要如何应对?如今柴荣手里的人马不多,只有三五万人可以调用。
郭威故意将自己的兵力分散,长年不开战的结果就是皇帝会故意削弱自己的兵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璟不断征战的原因,只要不打仗就不能白养这么多人。而且兵权不能一直握在手里,必须要将士兵分散守护各方,哪怕只是站岗也要让这些士兵有事可做。
当然,不管人多人少都要发兵。而且这次比一年多前的情况好多了,至少没有被左右夹击。
柴荣道:“如今宋阀有多少兵力?”
“魏州有两万兵力。”
“嗯~应该差不多。我朝兵强马壮,朕可以调四万兵力增援。与刘崇硬碰也绝不输他。”柴荣道:“这样,你先行一步,朕点齐人马随后便到。”
“遵旨。”
第八百四十三章 带走张契此
宗信一行人恰好就是今天出发回长安,而且经过郭威的死宗信也不打算再参与这些事情了,一个人在家里好好待着,不招灾不惹祸,这样就挺好。带着几个老婆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
宗信一行人并不是着急离开,所以此时还留在汴梁城中,只是已经离开了皇宫,柴荣就认为他们已经走了。但此时宗信来到了另一个驸马府,这里住着寿安公主和张永德夫妇。
寿安与张永德自然是热烈欢迎,他们与柴荣不同,宗信已经收了儿子张契此为徒,大家的关系自然是非常亲近。一行人坐在一起,宗信直接说明来意。
“张兄,小弟此次离开汴梁城,不知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