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章(1 / 1)

我命清风赊酒来 我自听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两人此时的心理变化。

江令寒担心自己的师弟却无能为力,而心底应该是在恨他自己吧,恨自己这个时候只能要师弟出去打生打死,可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而且,也应该是更恨东厂或者说是颜玉书,乃至是桃花剑阁的人。

燕廷玉想着,心怀杀意对一个善于思考和聪明的人来说,的确是件危险的事情,它可能会毁了自己,也可能会毁了别人。

毫无疑问,江令寒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燕廷玉的目光,从微微颤抖的江令寒身上,转移到了他旁边的那人身上。

说实话,他对苏澈了解不多,更多的,或许就是因为对方是苏定远的儿子。作为一代名将的后辈,本就该与这脏乱无矩的江湖泾渭分明,没有丝毫关联。

但燕廷玉没想到,自己在除了从战报中得知苏澈的名字外,后来知晓对方竟是从那些江湖风媒嘴里。

忘恩负义、心狠手辣,这种让他听后发笑的字眼儿,正是出现在这个人的身上。

苏澈,是梁国最后的武状元,将门之后,本该是要入仕途,进军伍,或为将领统帅,或受眷蒙阴就此碌碌,沉寂不闻。

燕廷玉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他产生了兴趣。

而当后来知道对方正受桃花剑阁剑令追杀,梁州官府通缉,他这才真正决定亲自来了梁州城。

燕廷玉想见见这个素未蒙面的人,不只是因为好奇,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彼此出身相似;或许,是因为素未蒙面;或许,是一种可惜。

也或许,是莫名而起的杀机。

燕廷玉目光淡淡,看着那道单薄却不显柔弱的侧影,对方所受的伤明明是比自己还要重,可现在,却已经行动无碍了,哪怕是在用那把剑撑着。

这不是对功法的觊觎,而是觉得,对方身上有一股劲儿,坚韧,且让人难以理解的劲儿。

苏澈剑心通明,早就注意到了燕廷玉的目光。

他不用看,心中却对此通透。

那是很复杂的目光,好奇、恶意、戏谑、不解、杀意…

苏澈懒得去解读,因为在他心里,燕廷玉并非善人,这是个喜怒无常,且让人难以捉摸的对手。

他的心里永远藏着东西,哪怕是将恶意清晰地表达出来,让你看到,却总有更深沉更诡谲的心思藏着。

这种人,要么在他没有什么布置的时候直接杀了,要么就只能见招拆招。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在眼珠转动之间,就已经起了什么心思。

就像是现在。

苏澈不认为,对方选择来救公孙懿的目的,就是说出的那般简单。

他看了过去,与燕廷玉目光交汇,彼此相视。

燕廷玉似是对他察觉自己的目光而有些意外。

“怎么了?”他咧嘴一笑。

苏澈摇头,问道:“伤好些了么?”

燕廷玉玩味一笑,“突然关心我?”

“我是在想,今晚的肉你可能吃不到了。”苏澈说道。

“以后还有机会。”燕廷玉道:“而且,未到最后,一切还言之尚早。”

苏澈抿了抿嘴。

燕廷玉歪着脖子,带着淡淡的笑意。

后半句话,出自三国战时,苏定远之父苏恪先,长袭后周时所言。那时,梁国军队因几场战败而低迷,苏恪先并未用言语动员或是画饼,而是直接以一场胜利鼓舞了士气。

燕廷玉记得,叔父燕康曾经说过,苏恪先是一个神奇的人,不只是因为他的强大,更因为他身上有股劲儿,或者说是不一样的精气神。

那时候,他并不是很理解,事实上,因为父亲的缘故,他对燕康并无太多好感。

但现在,他在苏澈身上看到了,在今夜。

燕廷玉有种想要接近对方的冲动,来弄清,这股精气神究竟是什么。

“你有什么打算?”他在眨眼时神情如常,反而随口问道。

街巷外,到处是搜寻之声,还有咒骂,却更衬出他语气的平首发

苏澈有些意外。

他没有立即回应,因为他的确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也可能是,单纯地不想告诉对方。

燕廷玉撇撇嘴,移开了视线。

“咱们在这并不安全。”他说。

“你的意思是?”

“离远点。”燕廷玉说道:“官兵很快会搜过来。”

苏澈看着不断走动的官兵,道:“那就等他们过来。”

燕廷玉愣了愣。

“把走路的力气留着来拼命。”苏澈没有看他,目光如江令寒那般一直看着烟尘散去的方向,“免得到时候,连最后的尊严都没有了。”

燕廷玉看着他,沉默片刻,忽地笑了笑。

苏澈没理他。

江令寒原本紧绷的身子却是松懈下来。

“你说的对。”他说。

苏澈无声一笑。

燕廷玉脸上的笑容淡下去,因为他觉得,对方原来并不是在跟他说话。

166.官府江湖

季子裳趁乱冲进了青花巷,而在这个当口,就算有官兵和桃花剑阁的人发现了他,也非他一合之敌。

青花巷这里不算是重兵把守,因为对于桃花剑阁来讲,这区区几人根本没那么重要,他们今夜是要找人,派中没说具体是找谁,而他们只管跟着那三位知悉详情的长老便是。

只不过在这里,有陆延年在。

桃花剑阁入城的弟子都有些不解,为何他会选择亲自把守青花巷,看着这些燕国的军卒。

陆延年没说,他们便也不问,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翻瓦推墙,在找他们的大师兄。

那座小院的守卫力量,便更为薄弱了。

季子裳翻墙进去,躲过了把守院门的官兵,而院里竟然就没有人了。

他有些意外,同时也带着小心,循着气机感应的方向,走向柴房。

回廊上有人,却在还未出声时便被他隔空一掌打晕。

柴房上着锁,里面本是有些动静,此时却戛然而止。

“公孙懿?”季子裳站在柴房门口,问道。

里面依旧安静,只不过几息后,便有人应声,“你是谁?”

季子裳道:“聚义庄,季子裳。”

他并未隐瞒,也无需隐瞒。

门后,有人靠了过来,“本官便是公孙懿。”

季子裳并未开门,而是道:“里面还有谁?”

“燕国的诸位将士。”公孙懿说道。

季子裳觉得,区区一把锁根本困不住这些人才对。

他拽下了锁头,一脚将门踹开。

门后,公孙懿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柴房里自是黑暗一片,季子裳朝一旁侧身,静静看着里面的人出来。

但只有一个中年文士走了出来。

“他们,恐怕还得季少侠帮忙。”公孙懿气息有些虚弱,毕竟柴房不透气,而他们又是十多个人被关着,难免闷气。

季子裳早就感知到了柴房里虚弱的气机,当下有些许疑惑,难不成桃花剑阁还会对这些军卒动用私刑不成?

他吹了火折子,屏息进去。

不大的柴房里,的确是还有十来个人关着,他们都跪在地上,身